2004-10-14 18:39:51尚未設定

隨手記1

在網路上發現這篇文章,很有意思,去年在校內教學研究會上討論特殊學生的性別教育中提出來有關的資料來 這跟當一個特教老師有什麼相關?翻遍市面大部分教導性教育的書籍,以衛教派性教育論述居多,這存在有什麼問題?sts的研究與討論又與我們有何關聯?別忘了,科學從來不是價值中立的,從科學研究的歷史脈落來看,通常充盈著西方的白人的男性的價值與利益取向,是的,我們所熟知精子勇猛無敵衝鋒陷陣/侵略/插入的剛猛圖像深深烙印在我們對生殖的想像與理解之中,而有趣的是,近來也發展出反轉的論述:並不是精子奮力前游,以卵子為最終佔領目標(這裡競爭的是男性基因的優劣),相反的,其實卵子是個大黑洞,具有巨大能量能吸納千百萬精子(看,如此精子不就成為被動的客體!?)而當你向學生教導/灌輸/移植這樣的精子勇猛向前衝的性教育內容時,真以為這就是真理/真相嗎?如果有所謂高級迷信,那麼就是屬對於科學研究致上崇敬眼光者流

但是的確,在學校所傳授的知識是主流價值,尤其在今日更是如此,複製社會主流價值觀,要求勞動階級父母也要向中上階級父母親一樣付出時間關心孩子的課業,控制/管理掩蓋教育本質與目的,學校型態的制度功能成為進入社會前的訓練場,學姊轉來貝爾傑[獎卡食物鏈]即是,對我來說,這是我所認為的學校教育的困境,過多的繁文縟節形式活動使得整個學校體制無法更有彈性的運作,無法充分發揮學校型態機構的功能(也許這在今天是一種全新的挑戰,因為有學校以來,學校向來是有階級區別的,school原意即為休閒/有錢有銜階級,所從事之活動無不是教導社會主流價值觀)教師便於管理掌控,於是行之以獎卡或懲處,身處其中,明知這不能作為唯一方式,卻仍以多重人格行使之,這是作為一位現代教師的人格與精神分裂症

再回來說衛教派性教育(指師大衛教係妟函文教授一脈)成為校園性教育之主流論述其來有自,興起之初,乃經學者強調從科學角度了解性之所由,以導正國民視聽,促進民族之生命力等等,這與科學成為世代崇尚之高位價值的背景有關,再者引述[翻轉世界的角度/吳嘉苓、成令方 ]一文中所言傅科的知識權力論追蹤知識生產機構所大量生產的論述,如何可能成為作為權力部署的方式,校園內的教育內容並不單純只是作為教育內容

今年暑假在樹德科技大學參加性學研究所承辦之兩性平等教育研討會,其中一篇論文發表討論有關性教育的名稱/範疇(畢竟現又有性別教育,性/別教育等),對於想要在學術範疇中給予定位定義對於學術研究也許會有更明確可依循共同談論的焦點,然我卻不喜歡其中探討誰涵蓋誰,不過會中可感受到衛教派性教育的修正方向,但仍不惶令人有收編性別教育,性/別教育之遐想,会中也邀請性權派代表人物何春蕤教授做開場演講,倒是這點讓人覺得其中幽微的學術權力關係令人感到有意思(純屬自以為是的過度想像!!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