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09 21:56:57fianse

在沮喪與驚喜之中

今天在車上和老婆討論教學時,我們發現當我們遇到無動力學習的學生,真的都很沮喪,完全不知道該怎麼辦?不管是講述式教學或者是分組討論,每班總是會有一、二個這樣的學生。老婆在實踐大學教,一開始她還以為這幾個學生是不喜歡她的課,後來她和其他同事交談,才發現這幾個學生真的不是針對她,他們每堂課都如此。唉。

即便我們夫妻發現在自己的課堂上,其實這樣的「客人」學生已經很少了。但我們仍然會沮喪。

也許面對這樣的學生,老師們唯一能做的,真的只有陪他們走一段吧。

幸好,我的客人比較少。當我重看自己的課堂錄影,觀察分組活動的情況,發現各組學生大都能認真轉身投入討論,並立即在小白板上寫下討論的結果,這些討論的議題甚至是很嚴肅的,例如今天有一班學生討論的問題是「軍備競賽的優缺點?」



這個問題是由報告小組設計的,報告者請各組針對這個問題討論後,再將答案寫在小白板上。我操控數位攝影機也仔細看著教室各組的討論情形,各組真的都很投入。之後報告者再請各組口頭說明。那樣討論的氛圍真的很讓我感動。即便我剛剛才罵過一組很混的學生,但學生們仍熱烈投入討論並沒有受到我影響。

我苦惱於部分無動力學習的學生的狀況,但也常常被學生的認真報告所感動。學生們準備的問題,站在教室後頭的我也常試著在心裡回答,因為這些問題的設計真的很值得我去思考和回答,甚至很多時候比起我的問題設計好太多了。

然後,我在想,這樣的課程安排(包括分組活動,由學生進行課程報告等等),除了我給予學生更多的課程主導權外,我到底給了學生什麼?他們的不學習與學習有哪些是因為我的存在而存在呢?尤其他們的學習成效如何去檢驗呢?所謂高層次的思考,該如何去評量?雖然我或許成功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參與程度,試著創造一個平台讓學生從做中學(參與主導課程),而不僅僅是聽我說學逗唱講述課文重點,但我到底幫助了學生什麼?



每週一堂公民課,才45分鐘,如果再多一堂課,我相信我一定可以做得更好。比如,我可以給予更有深度的回饋,但在包容學生的學習與從錯中學,時間是必要的投資,偏偏我可以自費去買各種數位工具來備課,就是沒有更多的課堂時間。有時我也覺得「好像」沒有準備的學生真的在浪費大家的時間,但如果他們沒有站上講台,我又如何確定他們真的沒有準備呢?當我在後頭看著學生因為緊張或沒有準備而呆在講台上時,我也會很自責,也會很生氣,自責自己是不是給了一份學生無法承擔的挑戰,生氣學生連準備都不準備就直接放棄,而且也不提早來找我討論他們的困難。當然也有好多學生主動來找我確認他們的報告內容,作好準備。



總之,關於引導報告的部分,我也是一直在思考與修正中,我試著在學期初就透過計畫表以及其他方法來引導學生準備報告,我也發現二年級和三年級因為課程的難度不同,以及二年級才被我帶一學期,對於心智圖才算有一點概念,如今我這樣的要求會不會太強人所難了。不管年級的差距,就連班級的差距也是我必須一一去因應的。有些班有特別的情況,讓我必須另外去思考如何處理。所以我才想到用心智圖來處理各班的報告準備情況。唉,因為這些舞台搭建工作、和幕後整理工作都必須由我一個人來做呀。


照片說明:這是某組學生報告時必須準備的心智圖,他們先用XMIND製作再手繪,最後再交給我用行動式掃描器來掃描


我真的只能邊進行課程,邊進行調整。也希望能兼具課程的深度與廣度。有時我試著為自己打氣,我應該是在所有學科當中,唯一在課堂上可以看見這麼多熱烈參與討論的臉龐的一堂課了。學生們自己成就了一堂課,而不是記得我的課,記得郭老師有多好笑。是的,我的教室裡,笑聲或許變少了。但學生認真參與的神情變多了,也常常打動了我。我好想這個班級的其他老師也來看看,你們習慣讓學生在課堂睡覺或聊天或放空的這個班,竟然也有這麼專注的時候。



但,我還是忍不住在想應該如何評量我的教學成效?專注指數嗎?有這樣的評量嗎?我想我是被過往考試引導教學的框架綁死了,我了解自己還是無法跳脫出來。印象中,芬蘭、丹麥、紐西蘭的國中小都沒用這樣的考試方式來評價教師的教學或學生的學習。但我們還是有所謂的段考。所以我又沮喪了。

本來想放好幾張學生課堂專注討論而發光的近照,但鑑於最近個資保護走火入魔的情況,我想我就免了吧。就算加上馬賽克,又有誰還能看見什麼是「專注而發亮的神情」。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