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成就或成就他人
這一橋段主要是在評論一個人的成就應如何看待?是成為一位國際知名的舞者比較有成就呢?又或者是成為一個教國小六年級學生跳舞的教師有成就呢?電影不留餘地認為,當然是前者。
這種論點(國際知名舞者>國小教舞教師)很真實的反映社會現狀。導演或編劇不自覺地反映了社會主流的看法,這種「職業貴賤」觀,想必是不分古今中外的。令人遺憾的是「命運規劃局」對「命運」這概念的處理,也未免太淺弱了!這部電影似乎只是想提醒我們對「自由意志」的珍惜,以及宣揚「命運是掌握在我們自身,但不是在所有人身上,除非你夠認真對待」這樣的命題。
我不由得想起「自由主義」與「社群主義」的論辯,個人與社群,「社群」不妨將它看成命運這種大集合,個人的意志當然有其意義,但對個人意志的這種強調卻也是相隨於「市場經濟」的成型才日漸成為我們的生活語言,而這也不過幾百年時光而已,我們很容易去漠視過往幾千年持續運轉至今的人類價值框架,也就是信仰「自由主義」的現代人比較傾向忽略命運/家族/社群的綜合影響。所以社群主義作為對自由主義的反動或質疑,在現代格外顯得有其意義。個人自由選擇的同時,不能忽略社群價值框架的限制。
以電影的橋段來說,女主角有可能成為知名國際舞者,也有可能成為默默無名的國小教舞教師,但如果只是命運一連串偶然與巧合或命定的安排,那麼除了生命軌跡不同以外,唯一不變的本質不正是對跳舞充滿熱情以及具有優異舞蹈天份的女主角嗎?何者比較有成就呢?自我成就或成就他人?不能是一樣有成就嗎?
我剎那間明白了「教師」這份職業的苦悶是如何形成的?社會期待教師們能充滿熱情地成就他人,因為這份工作的本質正是如此,但同時主流社會卻推崇選擇「自我成就」的人士。就如同「命運規劃局」的女主角如果因男主角做錯了決定,將導致她從原本可能的「自我成就者」變成可悲的「成就他人者」!而這樣的可能性讓男主角選擇了無聲的離別。
等等!請各位等等!是這樣嗎?「成就他人」何時在我們的主流社會裡成了這樣的職業悲劇?我們不是希望每個人懂得自我選擇,真心找尋自己最想要的舞台,然後熱情的綻放、擁抱自己的選擇,無論自我成就或成就他人都值得我們去尊重,只要這是妳/你真心熱愛的工作!不是嗎?當然,有機會選擇真心想要的職業/工作,固然值得開心,但如果在一連串命運的安排下,妳有了不一樣、出人意料的結局,生命就必然是可悲的?是這樣嗎?就像女主角這麼真摯而熱情的人格基調,一旦成為國小教舞的教師,想想又將是如何激發多少學生對於肢體藝術的熱情呢!
我當然知道多少國中小教師早已不對於「成就他人」這件事抱持熱情,但又豈只是義務教育的工作者,各行各業恐怕也是如此吧。這是我們此時此刻的社會氛圍啊。但還抱持著這份熱情的教師,他們到底是如何自我維持或自我燃燒呢?也是很令人玩味再三啊。
前些時候我也看了另部影集「警網急先鋒」,那一集紐約警局局長終於透過個人的努力解決一大難題,功勞卻完全被紐約市長搶走了,局長自言自語「警察本來就是這樣的工作性質,如果想得到肯定,那就換個工作吧!」可愛的是全家人一聽到局長爸爸頗帶無奈地說出這些話後,每個家人都帶著既調侃又慰藉的語氣對爸爸打氣說:「啊,你是一個好警察啦。」
呵呵呵,讓我又笑又哭啊。
其實只要未滿十八歲,我們教師處理起來,都是這樣痛苦或者說有苦難言啊。像敝校曾有過家長請議員召開記者會,我們主任只能到現場被批,但因為孩子明明是做盡壞事,可是因為未滿十八歲,所以什麼都不能講,結果看起來就像學校心虛的樣子。唉。私下記者也表達同情,根據記者的社會經驗來說,其實也知道這個戴口罩的學生從外貌看起來,絕對也不是什麼無辜者。可是又能如何呢?
我最近跟當輔導老師的前同事聊天,覺得他們比我們更慘耶。他們做了多少事情都不太能到處說(事關學生的隱私),但是如果有問題的話馬上就是眾矢之的....
感謝分享!
http://www.yyj.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