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0-28 01:05:17fianse

gossip185:天使與惡魔

前些時候,和親愛的老婆大人一起同我們學校的資優班出遊。(這是好友的資優班,她特地邀我們夫妻同去)

原本以為會是一趟知性的快樂之旅,結果因為學生的團體觀念太令人不可思議,有點敗興而歸。老婆看了那群學生的表現,不無同情地問我:「國中的學生果真很難帶啊?!」當下我立即回應,我的學生絕對不會這麼離譜,我一定會在戶外教學前,教導好他們良好的觀念。如果我做不到這一點,我根本不會讓他們出去。或至少讓不識相的學生留校,免得出事或讓人見笑。

我的這一班學生是從去年開始帶的,我不敢說自己付出多大的努力,可是我一直提醒自己至少要讓學生懂得基本待人處事的觀念,這一年多來,從愛車被刮事件,到學生鬧情緒上演八點檔連續劇,個人當然是身心俱疲,原本以為自己會灰心、甚至放棄,結果自己的個性不是那塊料,仍然堅持著自己的原則試著和孩子對話、溝通。

有些時候,成功了,到頭來又好像一場空歡喜。但有些時候,學生又彷彿天使般讓我驚喜。讓我不斷詢問自己,是我做了什麼嗎?還是因為幸好我沒做什麼?

記得上個月我身體不舒服,回家休息,請同事幫我看午休,隔天同事對我說:「我很生氣。」我嚇了一跳,以為我的學生做了什麼事。她才接著說:「你們班午休根本不需要老師看嘛,還不到午休時間,全班已就定位,安安靜靜地就位了,看了你們班的表現,我再回去我們班,才知道我們班有多麼吵鬧。」

聽完她的話,我才鬆一口氣,同時也暗自欣喜孩子的自律。但我的同事不知道的是為了讓學生養成這個好習慣,我也苦口婆心和學生做了許多次的溝通,告訴學生說:「如果等鐘聲響才回教室,相信大家還是心浮氣燥無法好好休息的,可是如果大家願意提早五分鐘回教室,喘口氣的話,午睡的品質一定會更好。」那時,學生還很反彈呢。唉。導師們不就是在這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裡試著教育學生一些比較適當的觀念嗎?

今天看了一個新聞,某國中一班的學生串連起來要求學校更換導師。我苦笑了一下,猜想當我對學生要求很多的規定時,他們心中會不會也是想更換導師呢?話說回來,導師可不可以也要求換學生呢?

前兩天,我們班的英文老師特地向我稱讚了我們班的表現,她說因為有些事要處理,所以比較慢到我們班,等她上樓時,發現那樓層的班級都還沒進教室,只有我們班安安靜靜地在教室等她,原本以為學生會在外頭嘻鬧甚至吵到別班,結果沒有。而且,學生的學習態度也讓她感動,有些孩子升上國三,其實英文的程度落差很大,可是我們班的那些孩子不會因為跟不上,上課就睡覺,甚至還認真聽她上課、寫筆記。

聽完她的讚美,做為導師的我當然開心不已,發現學生愈來愈懂事,對我而言,真的就是一種很大的回饋。

導師對學生的影響是深遠的,不論好壞,我當然知道自己的能力限制,但,我相信有些基本原則應該是所有導師們不應該棄守的吧。我也期待自己在學生表現不適當的時候,多一點耐性去堅持,而不是選擇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極態度。

例如,我不在乎班上有沒有得獎,所以我很少因為班上有否得獎而生氣,但我會因為班上同學出現霸凌行為或刻意透過各種方式去傷害弱勢的學生而大動肝火。我會馬上請家長到校處理,那怕別人認為我小題大作。或請輔導室介入處理。因為一個人課業不好、生活習慣不好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步調或方式來慢慢學習,可是無意義的欺負他人絕對是心靈生病的表徵,已經不是一個人了。這樣的人應該都送到月球上。

這是我的想法。如果可以的話,導師如果可以選擇學生的話,我絕對不要有這樣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