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6-22 15:20:16李喆

膜(發表於自由副刊)

<極短篇> 膜

◎廖冠博

那是很多年以前的事了,對精神科學可說是革命性的突破,後來的成品卻完全超乎自己的想像。

每晚我總要試圖進入一巨型脂膜球,體驗待在魚卵裡等待孵化的感覺。

靠著那球體的保護(透明、充滿膠質、富彈性的膜),適當調配氧氣與營養劑的比例,人可以在裡頭待得很久很久……

也許就像是回到了精卵的層次,允許觀看自身分裂的內在,那些沒有時序,片斷,跳接的畫面,會不會就是輪迴的亂數分布記憶。但這些記憶的序列僅存放在膜裡,像是宗教儀式所必備的神祕性,離開膜便忘了一乾二淨,僅剩下一場場印象深刻卻完全想不起來的夢。

小型脂膜球最早的學術用途是拿來包裹並投遞小型藥包,對細胞特定區域做治療;也有運送DNA序列或幹細胞做再生治療的嘗試。

當脂膜球與細胞膜表面接觸的時候,細胞膜上的蛋白質會辨認出脂的種類,兩者會自然融合成一體,脂膜球的封閉表面一旦被破壞,內容物就會進入到細胞裡。

精子與卵子合而為一也要經過這樣的步驟,這可以說是任何生命誕生所必須的儀式,於是我動了一些歪腦筋,想祕密偷渡這些記憶。

要人為製造脂膜球並不難,依比例取得脂膜球的成分,接下來就像炒菜一樣,循著既定步驟,持續過電三小時的膜囊球約是女性卵子的大小,長一個星期的大小大約就能包裹一個成人。

但是……關於提煉記憶,忘得一乾二淨相較之下是簡單多了,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忽然察覺何不順勢利用原本認為是缺點的強項,反正威而剛一開始的用途也跟後來完全不一樣。

每當我心情煩躁,想讓自己平靜下來。

我,都會進入那神祕的空間。

心情特別不好,就會進去個兩三天,由於什麼也記不住,一場大覺下來,總覺得自己的身心都有獲得新生的感覺。

這項發明意外成了本世紀最受歡迎的商品之一,它治癒無數的憂鬱與重度躁鬱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