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 過去的新城 現在的舊城 鳳山車站 (3/18)
鳳山,緣起於滿清時代,為統治台灣而劃分台灣、鳳山二縣治理。鳳山(即今高雄縣舊邑)因丘陵地形呈西北向南;有如飛鳳展翼之勢的地理特徵,故名鳳山。鳳山車站創建於民國前6年(西元1906年),殖民地時期日本為疏運農產品及軍事需要,由台鐵縱貫線高雄港站為起點延伸建築,即在高雄港站9公里394公尺處以簡陋的木造站房設立車站營運,並徑沿至九曲堂、屏東、枋寮而為台鐵縱貫線的屏東支線。本站正處於台糖旗山線(旗山─九曲堂)、小港線(林園─小港)間,為殖民地時期農產品及軍事轉運的重要車站,後經改建。
過去,打鐵這個行業曾經很興盛,在高雄也有打鐵街,短短的30公尺,雖不及台北多,但卻也擔負了重要的責任。
現在還有幾間店在營業,店外擺了一些鐵制的用品,就這樣隱身在巷弄之中。
斑駁和沙土透露出年份,一代傳一代。
正好遇上有人來磨菜刀。
打鐵街的附近還有一個歷史古蹟,那就是「東便門」。
東便門又稱為「同儀門」為清嘉慶九年時,鳳山知縣吳兆麟所建的四門之一,是當時進城的主要道路,城門外還有濠溝護城,已列為國家三級古蹟。鳳山市區內殘存的清朝鳳山縣城遺蹟,為與高雄市左營舊城區別,鳳山市縣城稱為新城。
東便門臨鳳山溪(昔稱東門溪),經東福橋可通對岸,為城內打鐵街與城外過溝仔街通道,也是縣城往屏東(昔稱阿猴城)的門戶。
現在的鳳山溪…
現在的東福橋過去只是用木板搭建,因為年代久遠再加上水流沖擊而重建。
離開東便門和東福橋之後,來到一旁的市場。
這條間上有很多吃的東西,不怕餓肚子。
因為我沒有很餓,查了一下手機,發現了這間「老店水煎包」,現包現煎,很新鮮。
他們家的水煎包不是很大顆的那一種,一顆十塊,也算是可以接受。
裡面內餡是高麗菜和豬肉已有調味,煎的有點焦,我個人還蠻愛的.
走出市場後,往大東公園的路口,有一間招牌寫著「彰化肉圓」,很久沒有吃肉圓,再加上前一天看了食尚玩家介紹彰化美食,決定來一顆。
他們家的肉圓不算小顆,NTD35。
外表炸過,有點硬,但不會很乾,裡面的皮還是Q彈有咬勁,我覺得不錯吃。
裡面的內餡竹筍和豬肉也給的不算少,很有飽足感。
難怪外帶和內用的都不少!
吃飽之後,再走到鳳山站,準備換個地方打發時間。
高雄相本: http://photo.pchome.com.tw/fevhg/0969/
打鐵街
高雄縣鳳山市三民路44巷
東便門
鳳山市三民路44巷28號
老店水煎包
高雄市鳳山區維新路2號
07 743 8301
11:00-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