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3-05 22:03:42鯊魚

藍風箏(The Blue Kite)

導演:田壯壯
編劇:蕭茅
年代:1993

1921年共產黨在中國成立,長期下來不斷與國民黨內鬥,直到二戰時緩和下來,其後在毛澤東的帶領下為了建立無產階級社會,以關注農民問題與低下層勞動人民的名義,進行了中國歷史上兩大荒唐運動:1958年的大躍進與1966年進行文化大革命,結果造成了社會連年的動亂與家庭的流離失所,反而把人的尊嚴與價值踐踏於腳下,卻呼嘯著「造反有理,革命無罪」的口號,付諸於暴力的行動,打倒一切右派勢力、大地主、資本家等反動份子,60年代中便彌漫著這種暴力的思想,這與馬克思(Marx)在提出無產階級革命背後所擁有的「人道主義精神」(Humanism),完全背道而馳,左派份子從公辦到私下的仇恨都以反動的名義讓人遭受批鬥,極度扭曲了馬克思主義的人本精神。
第五代導演的共同特色,便是對文化大革的反省與批判,包括了:陳凱歌的《霸王別姬》(Farewell My Concubine,1993)描寫30年到到文革的動盪時代,藝術成了政治的犧牲品與宣傳工具、張藝謀的《活著》(Life Times,1994),則以黑色幽默的筆觸描繪文革的荒唐與自食其果的下場。田壯壯的《藍風箏》(The Blue Kite,1993)中透過女主角從結婚起的家庭生活到最後文革的結束,開頭的喜氣熱鬧婚禮對比片尾一場文革批鬥後的慘淡灰色的街道。經由女主角生活的每況愈下與轉折對當時的社會生活給予高度的批判。女主角的丈夫因被指為右派人士於是被調去勞改,在一次意外中身亡,留下了十多歲的兒子與妻子;當她再婚後(嫁給丈夫的好友)但他也因為為了黨部的勞動競賽而忙壞了身體,得了肝病於婚後兩個月即去逝;當她為了兒子日後的生活與家庭生計著想,嫁了一個中產階級者,沒多久光景又因文革的批鬥,拆散了倆人。諷刺的是她一生都是過著低下層的日子,最後也被勞改,展現出這運動對人的暴力無道,資本家過往剝削勞工人民,現在換成他們盲目的剝削人民。如此的行逕與極右派的法西斯(Fascio)及納粹(Nazi)又有何分別呢?
雖說是提倡大家公平平等的共產社會,但片中仍可見其導演對這體制漏洞的諷刺。在一場社區眾人吃大鍋飯的戲,負責發菜的老婆婆對別人說人人平等不多不少,但一回頭便對角邊一桌的小孩說道要給他們一碗肉吃。這表現出口號上的平等只是檯面上的標語罷了,當某人掌握到既得利益後,仍是把好處往肚裡吞。
家庭團圓的戲也是詮釋重點,由一開始歡喜熱鬧的喜宴、節日的團圓都是以高彩度調性呈現,隨著黨部整風運動的開始,極力掃除右派人士,此後隨著女主角生活層次的低落彩度也逐漸下降,而家中團聚的人越來越少,女主角勞改中去逝的丈夫,右派逃亡的弟弟,在其後她弟弟的結婚喜宴,參與的人寥寥無幾只有自己的母親、太太與女主角的兒子鐵頭,對比一開始眾人的合樂氣氛不禁使人倍感蒼涼。
片中風箏的意象表徵著人對未來的希望,一開始鐵頭還是幾歲大的小孩時,藍色的風箏被樹頭頂的枝幹勾住了,於是他爸爸說另外再做一個給他,影片後段,鐵頭親戚女兒的爸爸在與她放風箏時,不小心便把它勾到了枝頭,當她問鐵頭是否有辦法拿得下來時,他說道回頭再做一個給她。這說明了風箏希望的意涵是一代傳一代,當自我身在動盪不安的時代中,這種希望便一直傳續下去。影片的最後一幕,鐵頭被紅衛兵打倒在地,他望著天上時,鏡頭捕捉了殘破的藍色風箏掛在錯綜的樹枝上,表現出他對這社會意識的失望,也展現出原本應是關懷低下層人民照顧勞工階級與農民的人道思想,結果受到扭曲意識型態的煽動,眾人以雞毛當利劍,踐踏的不都是自己的國民自己的同胞嗎?而這一切只是因為政治信仰的不同,導致這場荒謬至極的流血革命或說是一場鬧劇。這不也是變向的另一種對低下層人民的剝削嗎?所以不論是左派的共產意識或右派的資本主義,如果其背後沒有更高層次的道德主義去支撐這些意識型態的話,演變成極右或極左間的對立衝突,真正生活受苦難不還是低下階級的人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