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3-02 21:14:45鯊魚
週末(Weekend)
導演:高達(Jean Luc Godard)
編劇:高達(Jean Luc Godard)
年代:1967
布爾喬亞階級(bourgeois)的群眾所追的生活美學,是具有文化價值、個人主義(individualism)的自由、多層次的享樂,講究生活的品味與休閒活動。但在高達(Jean Luc Godard)的電影語言中,卻以一貫平面性的處理與具有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疏離化手法(distanciation),來展現並批判布爾喬亞階級生活與意識型態上的淺薄與無深度,缺乏意義。
例如:在一場鄉間郊道塞車的戲中讓我印象深刻,高達(Jean Luc Godard)的鏡頭以冷靜近乎漠然(冷眼旁觀)的態度,從左至右一鏡到底,保持了空間的完整性與時間的連續性,帶有巴贊(André Bazin)寫實的意味,其內容上卻極至的風格化且充滿高度荒謬性來批判與諷刺,布爾喬亞階級在生活上刻意突顯與普勞階級的分別,強調自身的特殊性,結果只是一種個人主義的被消費罷了,反映出他們消費社會的標準化與齊一性,更加強了集體性概念,所以一到假日所有布爾喬亞階級的人都前往郊外追求休閒娛樂,反而造成了集體的大塞車。除此之外有趣的是,主角冷漠的開過了造成塞車的車禍現場,道出了布爾喬亞階級情感上的冷漠與疏離,這樣的麻木甚至是為自我利益的追求或一時的尋歡,而去傷害他人,在片處處可見。
另外,吸引我的是,影片進入中段開始,在路旁便了出現了很多堆疊焚燒的車輛,我們可以從汽車在片中的指涉了解到,汽車做為布爾喬亞階級消費、娛樂、出遊上的便利交通工具,從大排長龍的塞車開始,便道出了商品所充斥的消費世界,消費行為變成一種僵化,而當資本社會中的其中一個環節出了問題,也會跟著牽連到其他環節。汽車理當給予人類是具有便捷感、進步感、與時尚的表徵,但在片中卻與車禍、意外、死亡、塞車、噪音…等等相結合,高達以此表述對商品社會的攻擊,而汽車被焚毀的視覺效果也指涉著具有失敗的意味。
在一個充斥著商品化的社會中,高達也批判著一切都是具可交換性的,資本社會中交換價值取代了使用價值,於是高達將此誇張化,伴侶、感情、慾望都是可替代與可交換的,形同商品一般,也藉此批評中產階級者的虛偽的保守主義(Conservatism),其實內在是充斥動物性的慾望與衝動。另為,資本主義的物化模式甚至於連時間都可以被商品化、物化,片中不斷的出現將一星期切分為日,再將一天分割為小時的對白,並且經常出現標示時間數字的字卡。
馬克思(Marx)所提出的階級鬥爭,高達也沒有放過發揮的機會,一場戲是農人與小布爾喬亞階級的女性因為一場車禍而對立爭執,而當小布爾喬亞婦女去求助於片中主角時,他們漠然的揚長而去,最後是小布爾喬亞婦女與農人聯合叫罵主角的無情,並且在此插入了一個反諷的畫面,把不同階級的角色全部擺在一個畫面中,背景是貼滿政治標語與廣告的牆,再以字卡說道:一張假的照片。一種假象、諷刺的和諧與團結。
此片整體來說以極為怪誕與荒誕不經的手法批判了資本主義社會的諸多缺失與問題,再現出資本社會高度發展的情況下,其背後沒有更高度的道德意識做基礎,那這社會甚至世界將走向人性極為貪婪充滿罪惡、墮落即天主教教義中的七大死罪(貪食、貪婪、妒嫉、驕傲、憤怒、淫慾、懶惰)。高達層出不窮的創意也令人折服,但他所犯的缺失與艾森斯坦其實相去不遠,他們的相同處是都以影像作為思考、批判、說服的工具,但卻太過於依賴形式主義(formalism)手法,以致最後讓人逐漸失去耐心且了無新意,也無法做有效的說服,換言之即難以感動受眾,如此也難以與觀眾產生心理認同與共鳴。過於形式美學上的探討而忘了最終人道精神的詮釋。
編劇:高達(Jean Luc Godard)
年代:1967
布爾喬亞階級(bourgeois)的群眾所追的生活美學,是具有文化價值、個人主義(individualism)的自由、多層次的享樂,講究生活的品味與休閒活動。但在高達(Jean Luc Godard)的電影語言中,卻以一貫平面性的處理與具有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疏離化手法(distanciation),來展現並批判布爾喬亞階級生活與意識型態上的淺薄與無深度,缺乏意義。
例如:在一場鄉間郊道塞車的戲中讓我印象深刻,高達(Jean Luc Godard)的鏡頭以冷靜近乎漠然(冷眼旁觀)的態度,從左至右一鏡到底,保持了空間的完整性與時間的連續性,帶有巴贊(André Bazin)寫實的意味,其內容上卻極至的風格化且充滿高度荒謬性來批判與諷刺,布爾喬亞階級在生活上刻意突顯與普勞階級的分別,強調自身的特殊性,結果只是一種個人主義的被消費罷了,反映出他們消費社會的標準化與齊一性,更加強了集體性概念,所以一到假日所有布爾喬亞階級的人都前往郊外追求休閒娛樂,反而造成了集體的大塞車。除此之外有趣的是,主角冷漠的開過了造成塞車的車禍現場,道出了布爾喬亞階級情感上的冷漠與疏離,這樣的麻木甚至是為自我利益的追求或一時的尋歡,而去傷害他人,在片處處可見。
另外,吸引我的是,影片進入中段開始,在路旁便了出現了很多堆疊焚燒的車輛,我們可以從汽車在片中的指涉了解到,汽車做為布爾喬亞階級消費、娛樂、出遊上的便利交通工具,從大排長龍的塞車開始,便道出了商品所充斥的消費世界,消費行為變成一種僵化,而當資本社會中的其中一個環節出了問題,也會跟著牽連到其他環節。汽車理當給予人類是具有便捷感、進步感、與時尚的表徵,但在片中卻與車禍、意外、死亡、塞車、噪音…等等相結合,高達以此表述對商品社會的攻擊,而汽車被焚毀的視覺效果也指涉著具有失敗的意味。
在一個充斥著商品化的社會中,高達也批判著一切都是具可交換性的,資本社會中交換價值取代了使用價值,於是高達將此誇張化,伴侶、感情、慾望都是可替代與可交換的,形同商品一般,也藉此批評中產階級者的虛偽的保守主義(Conservatism),其實內在是充斥動物性的慾望與衝動。另為,資本主義的物化模式甚至於連時間都可以被商品化、物化,片中不斷的出現將一星期切分為日,再將一天分割為小時的對白,並且經常出現標示時間數字的字卡。
馬克思(Marx)所提出的階級鬥爭,高達也沒有放過發揮的機會,一場戲是農人與小布爾喬亞階級的女性因為一場車禍而對立爭執,而當小布爾喬亞婦女去求助於片中主角時,他們漠然的揚長而去,最後是小布爾喬亞婦女與農人聯合叫罵主角的無情,並且在此插入了一個反諷的畫面,把不同階級的角色全部擺在一個畫面中,背景是貼滿政治標語與廣告的牆,再以字卡說道:一張假的照片。一種假象、諷刺的和諧與團結。
此片整體來說以極為怪誕與荒誕不經的手法批判了資本主義社會的諸多缺失與問題,再現出資本社會高度發展的情況下,其背後沒有更高度的道德意識做基礎,那這社會甚至世界將走向人性極為貪婪充滿罪惡、墮落即天主教教義中的七大死罪(貪食、貪婪、妒嫉、驕傲、憤怒、淫慾、懶惰)。高達層出不窮的創意也令人折服,但他所犯的缺失與艾森斯坦其實相去不遠,他們的相同處是都以影像作為思考、批判、說服的工具,但卻太過於依賴形式主義(formalism)手法,以致最後讓人逐漸失去耐心且了無新意,也無法做有效的說服,換言之即難以感動受眾,如此也難以與觀眾產生心理認同與共鳴。過於形式美學上的探討而忘了最終人道精神的詮釋。
Weekend是我最喜歡的高達電影,那場一take過的塞車戲和搶耳的響號聲依然印像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