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8-01 11:54:21鯊魚

塞瑟島之旅

塞瑟島之旅
導演:安哲羅普洛斯(Theo Angelopoulos)
編劇:安哲羅普洛斯、Thanassis Valtinos、Tonino Guerra
年代:1984

追尋與孤獨一直是安哲羅普洛斯(Theo Angelopoulos)電影中重要的母題,如《霧中風景》(Landscape in the Mist,1988)中姐弟倆追尋幻想中的父親,在此片中透過角色詩化的性格遊走在生命的邊境,片中不用重演希臘歷史爭戰的過往,我們便可在男主角的父親身上的孤獨體會到,歲月的軌跡所堆疊出的滄桑與現代社會形成強烈對比,安哲羅普洛斯帶著後設語彙,利用詩化的長鏡頭緩緩道出真實與虛假、過去與現代、完美與破碎…等,這些衝突的省思。

全片可以劃分幾個段落來觀看,首先是銀河的序幕、重現兒時回憶、追尋父親的輪廓、父親與家園、港口的無奈。

在銀幕上跑字幕卡時畫面是幽冥神秘的銀河星雲,安哲羅普洛斯曾表示這畫面只是表現出某種記憶的感受傳達。似乎把銀河中的神秘感與記憶的神秘相互連結。而接著的第一場戲是一個男孩獨自在街道上捉弄士兵的戲,由士兵的出現可以看出希臘當時是處於軍權統治階段,當小男孩躲起來後,畫外音出道出指導他動作的聲音,此時才透露出這是一場後設戲的表現,接下來的安排才說明這第一場戲原是導演正在拍攝的影片即《塞瑟島之旅》以導演(男主角亞歷山大)的家庭為出發點。

隨後的戲鋪陳得極為動人,亞歷山大來到片廠我們看到一群老人排隊正接受角色面試,每人只講一句:「是我」,隨後亞歷山大來到一間餐廳,畫面捕捉他站在吧台旁,看到後面的鏡子出現一位賣薰衣草的老人,亞歷山大馬上被他吸引住,看著他走出餐廳然後站在一旁休憩拭汗,然後離去。在這場戲中亞歷山大由鏡中看到老者然後他馬上回頭,鏡頭拉到亞歷山大然後搖鏡看到老者叫賣的模樣,老者由鏡中虛幻的影像馬上變成真實的存在,這由虛轉實也呼應著剛才一群選角面試的老人,戲是虛構的角色更是虛假的,但這老人的出現把亞歷山大正在導的戲由虛假拉回現實,然後當老者出了餐廳休息時,背景是一群排隊在門口等著面試的老人,這又再度強化真與假的衝擊性,當老者繼續走時,亞歷山大跟隨其後此時畫面走過倆著人搬著一尊具型塑像走過,前景是餐廳的窗框彷如監獄般的囚禁,中景是假造的塑像背景是亞歷山大對真實的追尋。到下一場戲我們才知道亞歷山大跟隨老者的原因,是他神似亞歷山大流亡到俄國的老父,這老者到處賣花的模樣,慢慢的走到餐廳外的桌前休息拭汗,這辛勞的模樣指涉出似乎他父親在俄國是否也是過這類的生活?這利用窗框表現囚禁的符號,象徵著亞歷山大父親對未來的何去何從,受到俄國遣返但希臘又不承認他,變成毫無容身之地,而亞歷山大一路的跟隨賣花老者的腳步,也表現出他永遠只能在他的步伐後捕捉父親某種愛恨交錯,但卻永遠無法體會到他過往在歷史的軌跡中所經歷的變遷,所以他對父親的捕捉只是擺盪在真實與虛幻之間,面對被迫離家32年的父親,他所能做的只有盡力滿足他的願望而已,這無力感的呈現透過他跟隨賣花老者的腳步來詮釋再完美不過。

下一場是他因隨著賣花老者碰巧來港口邊,剛好是他要接真正父親回家的時間,當輪船靠岸昇降梯緩緩的降下,攝影機運動以同樣緩慢的速度去捕捉它落地的過程,這一長鏡頭的漫長似乎也訴說著老父數十年流亡的歲月,長鏡頭接著看到一雙腳走下來,到濕漉的地面上停了下來,此時我們除了他的雙腳外仍未看到老父的模樣,只透過地上一灘水的反映隱約看到他模糊的容貌,這經由水反射的意象,也象徵著不真實的虛幻,而積水是在希臘的土地上,這說明了日後希望驅逐他的命運。而父親手中提著小提琴在片中從未看他演奏過,亞歷山大也道出從不知道父親會拉小提琴,可見是他流亡俄國後所學,所以小提琴的符號表徵著父親被放逐異國的傷痛,片中的小提琴配樂也是描繪父親的母題音樂,一種憂傷綿延的情感,我們不曾見過老父親拉奏,只在片末當母親受邀舞台上講話時,聽到海上傳來悠揚的提琴聲,也許是配樂也許是父親的拉奏,但都未曾見過,這種距離再現出無法輕易闡述的傷痕,所以我都只看到他手提或擦拭著琴或經由畫外音傳遞,這傷痛無法簡單或膚淺得用影像呈現,透過這距離塑造了詩意也更內化了哀戚的情緒。

當父親回到家園後,更強烈的表現出歷史的變遷使得過往的容顏不復存在,對父親來說家園的土地充滿著血淚征戰的回憶,當他們初到時父親以鳥語般的口哨與遠處一位老友對談,這獨特的口哨語言是他們年輕時或處於戰論亂期所相互連絡的模式,但現在看來與人是一種隔閡,除了他的老友與太太外幾乎沒人可瞭解。另一場戲是他走在散亂的墓園中,邊走邊道出往生者的名字,之後父親與老友在一旁唱起當時的歌曲。這些都間接表述出父親與歷史變遷的關係,隨後以當地的居民對比出現代與過去的衝突,居民簽署賣地的合約,以得到可觀的金錢,安哲羅普洛斯在此以一句話諷刺著資本主義:「如果天空可以賣的話,他們也想把它一快賣掉。」而這些居民多不住在這只是趁著資本家的收購以便賺取一筆,他們和父親對這片土地歷史的記憶對以出兩者的衝擊,居民與這片土地沒有感情看到的是現實的利益,而父親則是堅持是無法回首的歷史與鄉愁。

到了港口,大海的茫茫更表現出父親的渺茫,最後沒有國籍的他只能在公海上的大雨中等待,這也批判了行政體制的冷漠,在此穿插了一群表演的流浪藝人,他們與老父親同樣是流浪者但對立的孤獨與熱鬧、擁有國籍與放逐。這對比也延伸到亞歷山大身上,一個鏡頭捕捉他站在一面鏡子前,鏡中反影出他與背後熱鬧的流浪藝人的歡樂表演,前景的他是模糊的卻聚焦於鏡中的他,再次展現出虛與實的關係,流浪藝人的歡唱對比著他的孤獨,對他來說這歡樂是虛幻的,但現實中實體的他卻失焦,代表著他對父親未來的不知所措與無奈,這些矛盾都表現在虛幻鏡中自己清楚的影像。而在此鏡頭的前一鏡是亞歷山大因為找安靜的講電話之處,意外得撞見姊姊正與一位水手在房中發生關係,但這一段在DVD中遭到剪除,這主要是展現出姊姊維拉對父親的態度,亞歷山大對父親是具有深度隔閡下的無力,而維拉是無法接受父親在消失32年後又再度出現,但卻因自己一味的堅持而為大家惹了許多麻煩,她可說代表著現實社會的一面,在一場戲是亞歷山大在加油站正在加油,畫面的構成是前景站著亞歷山大與維拉,背景是車上的父親,維拉抱怨著父親為大家所帶來的問題,透過父親坐在車中模糊身影,表述著他在維拉心中的地位,只是記憶中的影子罷了。

全片帶著「詩寫實主義」(Poetic Realism)的敘事詮釋出角色的悲劇性格,片中由濕漉漉的地面到最後港口的大雨,象徵著角色悲涼的一面,最後一場是老父與妻子在公海的汽艇上,日初後他們所面對的是放逐丈夫的希臘,所以他們解開繩子漂流在海上…,就如同馬賽勒・卡內(Marcel Carne)的《日出》(Jour se lève, Le,1939),日初時分男主角以自殺面對這不歡迎他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