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17 20:24:26果前
轉載-《維摩經》與慈悲喜捨──
轉載-《維摩經》與慈悲喜捨── 二、四無量心的意涵
文殊師利言:「若菩薩作是觀者,云何行慈?」維摩詰言:「菩薩作是觀已自念,我當為眾生,說如斯法,是即真實慈也。」文殊師利又問:「何謂為悲?」(維摩詰)答曰:「菩薩所作功德,皆與一切眾生共之。」〈觀眾生品第七〉
慈與悲兩字,在佛教聖典裡是可合可分的,經常卻是合起來用的。梵文的慈與悲是兩個不同的字,但也可以結合在一起用的。例如《大智度論》卷二七云:「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
又在《大智度論》卷二○及《佛持論》與《涅槃經》說,慈悲有三種:眾生緣慈悲,以一慈悲心,等視十方一切眾生,如父母兄弟等的親人。法緣慈悲,此乃三乘聖人境界,既斷煩惱,已無我相及一異相,故欲一心拔濟眾生隨順其意拔苦與樂。無緣慈悲,此唯佛的境界,諸佛不住有為,不住無為,不住過去現在未來,故無所緣境界,但以眾生不知諸法實相,受煩惱苦,佛則不為什麼而讓眾生自然獲得拔苦與樂的利益。
初發心的菩薩,能做到第一階段的眾生緣慈悲,已經很好。若見有眾生因飢餓苦,則給與食物,令其飽足解決飢餓之苦而生歡喜,其動機及發心既是慈亦是悲,但這布施的行為則是屬於悲行。我們常聽說,菩薩發大「悲」願,就是因不忍心見眾生受苦受難,而欲予救拔,令其離苦得樂。如僅係心中發了悲願,卻還沒有行為表現出來,也有用。雖沒有辦法馬上兌現,既然發了悲願,終有一天能夠做到。
《維摩經》所說的「真實慈」,是第三階段的無緣慈悲。所以該經要說:「行寂滅慈,無所生故;行不熱慈,無煩惱故。……」一共舉出了二十九個項目,來說明真實慈的內容。
如果不發悲願,等於沒有度眾生的意願,也就不太可能會盡自己的一切能力去學習、充實、成長,進而幫助他人,所以悲願可說是對一切眾生的承諾。
《維摩經》說的:「何謂為悲?」就是將自己所修的一切功德,布施給一切的眾生。通常稱為迴向,可以解釋為把自己的功德分享給眾生。功德可分為兩類:1有漏功德,2無漏功德。
做有漏功德,就像是投資,希望回收,做了好事想享福報,就像是一邊賺錢,一邊花錢;一邊存錢,一邊提錢,那麼所能擁有的錢將是有限的,永遠無法圓滿。也像一隻杯底、杯身、杯緣有裂縫、有洞孔、有缺口的茶杯,倒進去的水終究會流出,永遠裝不滿。
有漏功德雖像有漏洞的茶杯,水會不斷流走無法裝滿,但是做功德是很好的事,即使是有漏功德還是要做,也要鼓勵人多做,這對社會是有益的。多做有漏功德可以得到人天福報,在人間是富貴中人,在天上可享天福。
無漏功德,則與有漏相反,例如持戒布施而離我執,不求回饋。無漏的意思就像一隻完整的茶杯,杯底沒有洞,杯身亦無裂縫,倒進去的水,有多少裝多少,直至裝滿為止。
今天晚上我講經的功德很大,說不定將來你們比我早成佛,如果我要你們記得我曾經為你們講過經,屆時不要忘了來度我。這樣想當然沒有錯,可是一旦有所期待,希望有所回饋,就屬於有漏功德。然而如果你們成佛之後,抱持反正我是做無漏功德,不思回報,所以就不理睬我了,那也不對!
最近有好多位居士來見我,請我幫他們的忙,其中一位居士,遇到困難已經好幾個月了,我告訴他:「念觀世音菩薩或準提神咒,一定會有感應,改善困境,甚至解除困難。」他問我:「為了自己的困難而念佛持咒,不是有為嗎?不是有漏嗎?」我說:「難道因為那是有漏的就不做了嗎?」我要他持準提神咒二十萬遍,念觀世音菩薩聖號一百萬遍,教他心裡想著:「雖然現在自己有困難,但是還有更多的眾生處在比我更大的困境中,但願那些眾生都能解除困境。」結果他又認為這也很奇怪,而說:「我自己的苦難尚未解除,卻去管別人的苦難。」這真是一個矛盾的人,我只好對他說:「能有漏就有漏,能無漏就無漏,先有漏再無漏吧!」
「何謂為喜?」答曰:「有所饒益,歡喜無悔。」〈觀眾生品第七〉
「喜」的意思在《維摩經》而言,是在利益了眾生之後,不論對方的反應如何,只要對眾生真有益處,定會喜悅,不會後悔。一般人是無法歡喜無悔的,但作為一個菩薩,對上述三種類型的功德都應歡喜。
當我們做了功德,對方有所回饋時,我們心裡應作如是想:「這個人得到我的幫助能夠感恩圖報,真是有善根,是一位知恩報恩的菩薩。」佛教本是個報恩主義的宗教,當然要為此人心生歡喜。
如果碰到沒有回報的情況,又如何呢?應想:「對方得到利益,可能現在沒有能力回報,也許將來有一天,他會懂得把他自己的所能及所有,去協助他人。」播種的人,其目的不是為自己,收成之後,能供給其他眾生,就值得歡喜了。
如果遇到恩將仇報的情況,又如何歡喜得起來呢?我們要想,這個人接受我的幫助反而來害我一下,這是要成就我的忍辱心、精進心、不動心,是要成就我的無我、無漏、無相的心,是要成就我的大慈悲心,所以這是大菩薩的化現,既然是遇到了大菩薩,怎麼會不歡喜呢?
若能作如是觀想,我們隨時,都能心生歡喜而無後悔之心了。
「何謂為捨?」答曰:「所作福祐,無所悕望。」〈觀眾生品第七〉
「福祐」是造福給他人,修「福」而不希望成果,即是「捨」。福有兩種:一是有漏的福,二是無漏的福。所謂有漏的福德,是指「善有善報」、「種瓜得瓜」、「養兒防老」、「積穀防饑」,都是屬於有所希望的,修了有漏的福,能夠得到人間天上的福報。
一般人都是生活在希望之中,沒有了希望,就活不下去,也不會有進步。「希望」是對的、是好的,有希望可能是有漏福,但也並非一定是有漏福,端視該希望是為了自私還是為了慈悲;自私為己是有漏,慈悲為眾生是無漏。因此,「希望」與悲願的意義是相同的,發願、盼望、祈禱,都是一種希望,希望令一切眾生得利益,就是悲願。
從希望家人得利益,再漸次擴及團體、地域、社會、國家,乃至我們生存的世界及所有的人類,最終為十方一切眾生,都得利益。地藏菩薩所說「眾生有盡,我願無窮」,就是一個大希望,也是一種大悲願。
凡不是自私自利地為個人,而是為一切眾生去追求、去努力者,在《維摩經》中不名為「希望」,而名為「捨」,故無所希望而廣作福德,才是最大的功德,也才是無漏的福報。
慈與悲兩字,在佛教聖典裡是可合可分的,經常卻是合起來用的。梵文的慈與悲是兩個不同的字,但也可以結合在一起用的。例如《大智度論》卷二七云:「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
又在《大智度論》卷二○及《佛持論》與《涅槃經》說,慈悲有三種:眾生緣慈悲,以一慈悲心,等視十方一切眾生,如父母兄弟等的親人。法緣慈悲,此乃三乘聖人境界,既斷煩惱,已無我相及一異相,故欲一心拔濟眾生隨順其意拔苦與樂。無緣慈悲,此唯佛的境界,諸佛不住有為,不住無為,不住過去現在未來,故無所緣境界,但以眾生不知諸法實相,受煩惱苦,佛則不為什麼而讓眾生自然獲得拔苦與樂的利益。
初發心的菩薩,能做到第一階段的眾生緣慈悲,已經很好。若見有眾生因飢餓苦,則給與食物,令其飽足解決飢餓之苦而生歡喜,其動機及發心既是慈亦是悲,但這布施的行為則是屬於悲行。我們常聽說,菩薩發大「悲」願,就是因不忍心見眾生受苦受難,而欲予救拔,令其離苦得樂。如僅係心中發了悲願,卻還沒有行為表現出來,也有用。雖沒有辦法馬上兌現,既然發了悲願,終有一天能夠做到。
《維摩經》所說的「真實慈」,是第三階段的無緣慈悲。所以該經要說:「行寂滅慈,無所生故;行不熱慈,無煩惱故。……」一共舉出了二十九個項目,來說明真實慈的內容。
如果不發悲願,等於沒有度眾生的意願,也就不太可能會盡自己的一切能力去學習、充實、成長,進而幫助他人,所以悲願可說是對一切眾生的承諾。
《維摩經》說的:「何謂為悲?」就是將自己所修的一切功德,布施給一切的眾生。通常稱為迴向,可以解釋為把自己的功德分享給眾生。功德可分為兩類:1有漏功德,2無漏功德。
做有漏功德,就像是投資,希望回收,做了好事想享福報,就像是一邊賺錢,一邊花錢;一邊存錢,一邊提錢,那麼所能擁有的錢將是有限的,永遠無法圓滿。也像一隻杯底、杯身、杯緣有裂縫、有洞孔、有缺口的茶杯,倒進去的水終究會流出,永遠裝不滿。
有漏功德雖像有漏洞的茶杯,水會不斷流走無法裝滿,但是做功德是很好的事,即使是有漏功德還是要做,也要鼓勵人多做,這對社會是有益的。多做有漏功德可以得到人天福報,在人間是富貴中人,在天上可享天福。
無漏功德,則與有漏相反,例如持戒布施而離我執,不求回饋。無漏的意思就像一隻完整的茶杯,杯底沒有洞,杯身亦無裂縫,倒進去的水,有多少裝多少,直至裝滿為止。
今天晚上我講經的功德很大,說不定將來你們比我早成佛,如果我要你們記得我曾經為你們講過經,屆時不要忘了來度我。這樣想當然沒有錯,可是一旦有所期待,希望有所回饋,就屬於有漏功德。然而如果你們成佛之後,抱持反正我是做無漏功德,不思回報,所以就不理睬我了,那也不對!
最近有好多位居士來見我,請我幫他們的忙,其中一位居士,遇到困難已經好幾個月了,我告訴他:「念觀世音菩薩或準提神咒,一定會有感應,改善困境,甚至解除困難。」他問我:「為了自己的困難而念佛持咒,不是有為嗎?不是有漏嗎?」我說:「難道因為那是有漏的就不做了嗎?」我要他持準提神咒二十萬遍,念觀世音菩薩聖號一百萬遍,教他心裡想著:「雖然現在自己有困難,但是還有更多的眾生處在比我更大的困境中,但願那些眾生都能解除困境。」結果他又認為這也很奇怪,而說:「我自己的苦難尚未解除,卻去管別人的苦難。」這真是一個矛盾的人,我只好對他說:「能有漏就有漏,能無漏就無漏,先有漏再無漏吧!」
「何謂為喜?」答曰:「有所饒益,歡喜無悔。」〈觀眾生品第七〉
「喜」的意思在《維摩經》而言,是在利益了眾生之後,不論對方的反應如何,只要對眾生真有益處,定會喜悅,不會後悔。一般人是無法歡喜無悔的,但作為一個菩薩,對上述三種類型的功德都應歡喜。
當我們做了功德,對方有所回饋時,我們心裡應作如是想:「這個人得到我的幫助能夠感恩圖報,真是有善根,是一位知恩報恩的菩薩。」佛教本是個報恩主義的宗教,當然要為此人心生歡喜。
如果碰到沒有回報的情況,又如何呢?應想:「對方得到利益,可能現在沒有能力回報,也許將來有一天,他會懂得把他自己的所能及所有,去協助他人。」播種的人,其目的不是為自己,收成之後,能供給其他眾生,就值得歡喜了。
如果遇到恩將仇報的情況,又如何歡喜得起來呢?我們要想,這個人接受我的幫助反而來害我一下,這是要成就我的忍辱心、精進心、不動心,是要成就我的無我、無漏、無相的心,是要成就我的大慈悲心,所以這是大菩薩的化現,既然是遇到了大菩薩,怎麼會不歡喜呢?
若能作如是觀想,我們隨時,都能心生歡喜而無後悔之心了。
「何謂為捨?」答曰:「所作福祐,無所悕望。」〈觀眾生品第七〉
「福祐」是造福給他人,修「福」而不希望成果,即是「捨」。福有兩種:一是有漏的福,二是無漏的福。所謂有漏的福德,是指「善有善報」、「種瓜得瓜」、「養兒防老」、「積穀防饑」,都是屬於有所希望的,修了有漏的福,能夠得到人間天上的福報。
一般人都是生活在希望之中,沒有了希望,就活不下去,也不會有進步。「希望」是對的、是好的,有希望可能是有漏福,但也並非一定是有漏福,端視該希望是為了自私還是為了慈悲;自私為己是有漏,慈悲為眾生是無漏。因此,「希望」與悲願的意義是相同的,發願、盼望、祈禱,都是一種希望,希望令一切眾生得利益,就是悲願。
從希望家人得利益,再漸次擴及團體、地域、社會、國家,乃至我們生存的世界及所有的人類,最終為十方一切眾生,都得利益。地藏菩薩所說「眾生有盡,我願無窮」,就是一個大希望,也是一種大悲願。
凡不是自私自利地為個人,而是為一切眾生去追求、去努力者,在《維摩經》中不名為「希望」,而名為「捨」,故無所希望而廣作福德,才是最大的功德,也才是無漏的福報。
上一篇:轉載-《維摩經》與淨化人生──
下一篇:轉載-《維摩經》與心靈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