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5 20:30:26果前
轉載-悟不等於解脫 ↑
轉載-悟不等於解脫
正統的佛教修行人,不會隨便說自己已經是聖人,特別是在中國,所有的祖師沒有一位說自己是聖人,都說自己是凡夫。許多大乘菩薩示現的是凡夫相,聖人和凡夫在一起,現凡夫相、凡夫身來度眾生;如果說自己是聖人,凡夫會覺得這不是一般人能達到的,結果會導致與人間脫節。
有一次我問達賴喇嘛:「在西藏,開悟的人多不多?」他說:「開悟,對菩薩而言是解脫,那不是凡夫菩薩的解脫,而是聖人菩薩的解脫。開悟之後的菩薩,已經斷一分煩惱,還有未斷的煩惱沒有顯現。聽說臺灣開悟的人很多,那開的是什麼悟呢?」我說:「真是慚愧,我們沒有人告訴大家什麼是開悟,所以認為只要有一點神祕經驗,就是開悟。中國禪宗、天台宗就有講過這個問題,我也知道經驗不是開悟。」
禪宗講的見性不等於解脫,見性是指和空性相應,可以說是開悟,但並不等於是解脫。譬如,沒有見性的人如同是在雲霧裡,雲和霧將視線擋住,根本不知道遠處有座山在那裡,只聽過有人說那裡有座山,但是自己從來沒有見過。見性,就像雲霧突然間開了個縫,從縫中一看,知道前面有座山在那裡,但是縫合攏之後,山又看不到了。雖然已經看過山,曉得那地方有座山,但並不表示已經上山了。見性,又好像在黑夜中,沒有燈,什麼也看不到,此時突然有個閃電,在一閃之間變得好亮,全部東西看得清清楚楚,然而一閃過後,又什麼都看不到了,只是在閃的那一剎那中,看到了一些東西。
所以,大慧宗杲禪師說自己:「大悟一十八遍,小悟不計其數。」也就是說他經常與空性相應,但之後又會被煩惱蓋住。數字的形容並沒有意思,重點在於說明悟境並不等於解脫。開悟是見性,是與空性相應,但不是解脫。請大家不要太重視自己是否見性,重要的是煩惱與痛苦是否減少,是否比以前慈悲、快樂。
圜悟克勤禪師說過,古代把關很緊的祖師,印可他人見性開悟,那個印是金剛印;但是現在很多老師給的印,是用冬瓜做的「冬瓜印」;我則形容,目前有更多的印是「豆腐印」。
有一次我問達賴喇嘛:「在西藏,開悟的人多不多?」他說:「開悟,對菩薩而言是解脫,那不是凡夫菩薩的解脫,而是聖人菩薩的解脫。開悟之後的菩薩,已經斷一分煩惱,還有未斷的煩惱沒有顯現。聽說臺灣開悟的人很多,那開的是什麼悟呢?」我說:「真是慚愧,我們沒有人告訴大家什麼是開悟,所以認為只要有一點神祕經驗,就是開悟。中國禪宗、天台宗就有講過這個問題,我也知道經驗不是開悟。」
禪宗講的見性不等於解脫,見性是指和空性相應,可以說是開悟,但並不等於是解脫。譬如,沒有見性的人如同是在雲霧裡,雲和霧將視線擋住,根本不知道遠處有座山在那裡,只聽過有人說那裡有座山,但是自己從來沒有見過。見性,就像雲霧突然間開了個縫,從縫中一看,知道前面有座山在那裡,但是縫合攏之後,山又看不到了。雖然已經看過山,曉得那地方有座山,但並不表示已經上山了。見性,又好像在黑夜中,沒有燈,什麼也看不到,此時突然有個閃電,在一閃之間變得好亮,全部東西看得清清楚楚,然而一閃過後,又什麼都看不到了,只是在閃的那一剎那中,看到了一些東西。
所以,大慧宗杲禪師說自己:「大悟一十八遍,小悟不計其數。」也就是說他經常與空性相應,但之後又會被煩惱蓋住。數字的形容並沒有意思,重點在於說明悟境並不等於解脫。開悟是見性,是與空性相應,但不是解脫。請大家不要太重視自己是否見性,重要的是煩惱與痛苦是否減少,是否比以前慈悲、快樂。
圜悟克勤禪師說過,古代把關很緊的祖師,印可他人見性開悟,那個印是金剛印;但是現在很多老師給的印,是用冬瓜做的「冬瓜印」;我則形容,目前有更多的印是「豆腐印」。
上一篇:轉載-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