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06-云何為『眾生得疾成大乘』
標題:云何為『眾生得疾成大乘』
眾所周知:『眾生』者,又名有情,即一切有情識的動物。集眾緣所生,名為眾生,又歷眾多生死,名為眾生,十法界中,除佛之外,九界有情,皆名眾生。至於云何為『眾生得疾成大乘』?依《佛說演道俗業經》開示:眾生得疾成大乘。所謂
(一﹚ 布施有四事得至大乘:一曰布施給諸窮乏;二曰不擇豪、劣,行輕、重心;三曰所可施與,無所悕望不求還報;四曰以此功德施於眾生。
(二﹚ 奉戒有四事疾成大乘:一曰守口、護身心,不念非;二曰出入行步不失禮節;三曰不願生天、轉輪聖王、釋、梵之位;四曰以是禁戒惠施眾生。
(三﹚ 忍辱有四事疾成大乘:一曰若罵詈者不計音聲;二曰若撾捶者計如無形;三曰若毀辱者謂如風吹;四曰有加害者常懷大哀。
(四﹚ 精進有四事疾成大乘:一曰夙夜奉法未曾懈廢;二曰寧失身命不違道教;三曰勤諷深典不以懈惓;四曰廣欲救濟諸危厄者。
(五﹚ 禪思有四事疾成大乘:一曰樂習精修閑居獨處;二曰靜身、口、心令不憒亂;三曰雖在眾鬧常能定己;四曰其心曠然而無所著。
(六﹚ 智慧有四事疾成大乘:一曰解於身空,四大合成、散壞本無主名;二曰其生三界皆心所為,心如幻化倚立眾形;三曰了知五陰本無處所,隨其所著因有斯情;四曰曉十二緣本無根原,因對而對現。
(七﹚ 智慧復有六事疾成大乘:一曰解色如聚沫;二曰了痛痒如水泡;三曰思想如野馬;四曰曉生死如芭蕉;五曰察識如幻;六曰心神如影響,計本悉空皆無處所。
(八﹚ 慈有四事疾成大乘:一曰慈念十方;二曰如母育子;三曰極愍念之;四曰如身無異。
(九﹚ 哀有四事疾成大乘:一曰愍之;二曰為之雨淚;三曰身欲代罪;四曰以命濟之。
(十﹚ 喜有四事疾成大乘:一曰和顏;二曰善言;三曰說經;四曰解義。
(十一﹚ 護有四事疾成大乘:一曰教去惡就善;二曰常訓誨歸命三寶;三曰使發道意;四曰開化眾生。
由此觀之,如是『十一者』,即所謂眾生得疾成大乘,此為吾等學佛修道者不可不知。何以故?蓋『得疾成』者,謂能夠很迅速地成就達到。又『大乘』者,梵語摩訶衍,譯作大乘。大,簡小之稱。乘,運載之義。灰身滅智,求空寂之涅槃之教為小乘,開一切智之教曰大乘。即菩薩的法門,以救世利他為宗旨,最高的果位是佛果。大乘從凡夫修到成佛,立五十二個階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十信是由十住中的第一發心住內,分開另立的,若將其縮入發心住內,則只有四十二位。其中十住、十行、十迴向,稱為三賢,僅算是資糧位,十地稱為十聖,才是修習位。論時間,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
總而言之,眾生有多義:(一)眾人共生之義。如同《法華文句》曰:「中阿含十二云:劫初光音天,下生世間,無男女尊卑眾共生世,故言眾生。此據最初也。」(二)眾多之法,假和合而生,故名眾生。如同《法鼓經》曰:「萬法和合施設,名為眾生。」《注維摩經》曰:「生曰:眾生者眾事會而生,以名宰一之主也。」《大乘義章》曰:「依於五陰和合而生,故名眾生。」《大經慧苑疏》曰:「眾法成生,亦名眾生。」《法華文句》曰:「若攬眾陰而有,假名眾生。此據一期受報也。」(三)經眾多之生死,故名眾生。不曰眾死者,以有生者必有死,有死者必有生故也。如同《般若燈論》曰:「有情者數數生,故名眾生。」《大乘義章》曰:「多生相續,名曰眾生。」《法華文句》曰:「若言處處受生,故名眾生者。此據業力五道流轉也。」《俱舍光記》曰:「受眾多生死,故名眾生。夫生必死,言生可以攝死,故言眾生。死不必生,如入涅槃,故不言眾死。」願與諸仁者共勉之!2021年1月12日星期二
妙音書院【http://blog.xuite.net/famscl/a 】 -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