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5 20:20:07果前
轉載-何謂五根及五力?
何謂五根及五力?
五根(梵語pañcendriyāi)是三十七道品的第四科,與眼、耳、鼻、舌、身等五種色根相對,亦名五無漏根。根有「能生」的意思,因為信、精進、念、定、慧的五種道品,是能生起一切善法之根本。依此五根,能令人生起無漏聖道。
五根在佛法中分有兩類:
第一類是生理機能的眼、耳、鼻、舌、身,名為物質的五種色根。
第二類是道品次第的信、精進、念、定、慧,名為五種無漏法之根基。道品中的五根,能令人生起無漏的聖道;而道品中的五力,則是依據五根而生起五種破惡成善的力用。
五力(pañca balāni)是三十七道品的第五科,也即是依據第四科的信等五根而生起五種力用,因其皆有破惡成善之功,故名為五力。
《大乘義章》卷一六云:「以信等五種道品,出生出世聖道之力偏強,故名為根,又因此,五根依次而有對治不信、懈怠、放逸、掉舉、無明煩惱等之作用,故名為根。」
《止觀輔行傳弘決》會本卷七之一有謂,修行之人:「縱善萌微發根猶未生,根未生故萌善易壞,今五法使善根生。」
三十七道品的修行是有次第的,從前三科(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的修觀和修定的根基紮穩之後,就會產生五種善根,每一種善根的根基都是有力量的,根據這五種善根再繼續修行,那個力量就是功能,那就是五力。所以說,五根與五力彼此是互為因果的關係。經過前三科的修行基礎而產生的善根,成為解脫道和菩薩道的基礎,所以稱它為「根」。
根就是根本的意思,任何植物都有根,如果根深而大,它的生長力就會愈來愈強,如果根細而小,遇到太陽就會被曬死,遇到雨水就會被沖毀。修行也是一樣,如果根基不夠深,很容易受環境影響,而改變自己的意願,甚至生起退心。因此,修行佛法首先要培養這五種善根。
這五種根又名無漏根,無漏就是從煩惱得解脫。如何培養這五種根?就是要先修「四念處」─主要是修觀、修定;然後用「四正勤」來修四念處─以精進的心既修觀慧,又修禪定;再以四正勤的功能修四種神足,即「四如意足」,四種神足就是四種定。觀慧和禪定的功能產生之後,信心就會穩固,第一根的信就產生了。
事實上,在修四念處時五根就已開始在奠定基礎。四念處是觀身、觀受、觀心、觀法,再用精進心來修這四種觀法,進而轉成禪定的修行,對修行的方法產生信心之後,修行便得以更精進,禪定的功能就會愈來愈深,智慧也愈來愈增長。所以,五根並不是單獨的,而是由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一脈連貫下來的。
五根在佛法中分有兩類:
第一類是生理機能的眼、耳、鼻、舌、身,名為物質的五種色根。
第二類是道品次第的信、精進、念、定、慧,名為五種無漏法之根基。道品中的五根,能令人生起無漏的聖道;而道品中的五力,則是依據五根而生起五種破惡成善的力用。
五力(pañca balāni)是三十七道品的第五科,也即是依據第四科的信等五根而生起五種力用,因其皆有破惡成善之功,故名為五力。
《大乘義章》卷一六云:「以信等五種道品,出生出世聖道之力偏強,故名為根,又因此,五根依次而有對治不信、懈怠、放逸、掉舉、無明煩惱等之作用,故名為根。」
《止觀輔行傳弘決》會本卷七之一有謂,修行之人:「縱善萌微發根猶未生,根未生故萌善易壞,今五法使善根生。」
三十七道品的修行是有次第的,從前三科(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的修觀和修定的根基紮穩之後,就會產生五種善根,每一種善根的根基都是有力量的,根據這五種善根再繼續修行,那個力量就是功能,那就是五力。所以說,五根與五力彼此是互為因果的關係。經過前三科的修行基礎而產生的善根,成為解脫道和菩薩道的基礎,所以稱它為「根」。
根就是根本的意思,任何植物都有根,如果根深而大,它的生長力就會愈來愈強,如果根細而小,遇到太陽就會被曬死,遇到雨水就會被沖毀。修行也是一樣,如果根基不夠深,很容易受環境影響,而改變自己的意願,甚至生起退心。因此,修行佛法首先要培養這五種善根。
這五種根又名無漏根,無漏就是從煩惱得解脫。如何培養這五種根?就是要先修「四念處」─主要是修觀、修定;然後用「四正勤」來修四念處─以精進的心既修觀慧,又修禪定;再以四正勤的功能修四種神足,即「四如意足」,四種神足就是四種定。觀慧和禪定的功能產生之後,信心就會穩固,第一根的信就產生了。
事實上,在修四念處時五根就已開始在奠定基礎。四念處是觀身、觀受、觀心、觀法,再用精進心來修這四種觀法,進而轉成禪定的修行,對修行的方法產生信心之後,修行便得以更精進,禪定的功能就會愈來愈深,智慧也愈來愈增長。所以,五根並不是單獨的,而是由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一脈連貫下來的。
四如意足是四種定境
↑TOP四如意足是基本的佛法,是四種定境,又名四神足或四如意分,是三十七道品的第三科。三十七道品是修道的重要資糧,共有七科,也可稱為七個階段或七個層次,依次為: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加起來一共是三十七項,因此稱為三十七道品。在此之前,已經分別講過第一科「四念處」及第二科「四正勤」。
四如意足的梵文叫作catvāra ddhi-pādā,是得神勝如意的四種定,名為神足,又可稱作為神妙的、神奇的力量,但其真正的意思是有四種神妙的腳,是以定為足。如意足,是神用自在、自由自主。可以根據自己的心願、意志,不受外境的影響;可以約制內心的煩惱,不會表現成為不善的動作及語言。
一般人修行禪定,目的是在希望入定,在定中,自然不造惡不善業,暫時不起煩惱、痛苦,然而並未能從潛在的煩惱隨眠,永得解脫,出定之後,瞋怒驕慢等心還是存在。若依佛法道品的次第修行,由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繼續修習增上,便能以觀慧及禪定之力,將煩惱由粗而細,逐層伏斷。
以中國禪宗的修行來說,雖然是重視開悟的,但開悟並不一定要入次第禪定,只要能夠見到自性或空性,便算開了小悟。開了小悟,並非完全沒有煩惱,而是清楚知道自己的煩惱並沒有斷,也清楚知道自己的心有時候沒有辦法控制自己。因此,有一些所謂已經見性了的修行人,他們還是有許多的煩惱習氣,不論是在語言中或是在動作中,會表現出不清淨的情緒以及不清淨的行為。因此,見性之後的人還是要多聞 熏習、打坐、修定。禪宗是先用觀慧入門,若無基礎的禪定工夫,想要一悟徹底是很難的,故在一悟再悟之後,仍得繼續修行。
四如意足的梵文叫作catvāra ddhi-pādā,是得神勝如意的四種定,名為神足,又可稱作為神妙的、神奇的力量,但其真正的意思是有四種神妙的腳,是以定為足。如意足,是神用自在、自由自主。可以根據自己的心願、意志,不受外境的影響;可以約制內心的煩惱,不會表現成為不善的動作及語言。
一般人修行禪定,目的是在希望入定,在定中,自然不造惡不善業,暫時不起煩惱、痛苦,然而並未能從潛在的煩惱隨眠,永得解脫,出定之後,瞋怒驕慢等心還是存在。若依佛法道品的次第修行,由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繼續修習增上,便能以觀慧及禪定之力,將煩惱由粗而細,逐層伏斷。
以中國禪宗的修行來說,雖然是重視開悟的,但開悟並不一定要入次第禪定,只要能夠見到自性或空性,便算開了小悟。開了小悟,並非完全沒有煩惱,而是清楚知道自己的煩惱並沒有斷,也清楚知道自己的心有時候沒有辦法控制自己。因此,有一些所謂已經見性了的修行人,他們還是有許多的煩惱習氣,不論是在語言中或是在動作中,會表現出不清淨的情緒以及不清淨的行為。因此,見性之後的人還是要多聞 熏習、打坐、修定。禪宗是先用觀慧入門,若無基礎的禪定工夫,想要一悟徹底是很難的,故在一悟再悟之後,仍得繼續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