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13 20:32:11果前

4594-云何為『菩薩之所行境界而無邊際』

標題:云何為『菩薩之所行境界而無邊際』 眾所周知:『菩薩』者,具名菩提薩埵Bodhisattva,又曰菩提索埵,摩訶菩提質帝薩埵。舊譯為大道心眾生,道眾生等,新譯曰大覺有情,覺有情等。謂是求道之大心人,故曰道心眾生,求道求大覺之人,故曰道眾生,大覺有情。又薩埵者勇猛之義,勇猛求菩提故名菩提薩埵。又譯作開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義譯也。總名求佛果之大乘眾。如同《注維摩》曰:「肇曰:菩提佛道名也。薩埵秦言大心眾生,有大心入佛道,名菩提薩埵。」《大乘義章》曰:「菩薩胡語,此方翻譯為道眾生。具修自利利他之道,名道眾生。」至於云何為『菩薩之所行境界而無邊際』?依《佛說除蓋障菩薩所問經》開示:云何是菩薩所行境界而無邊際?謂菩薩 (一) 如世間風能於十方無量世界,開發成辦一切種子。 (二) 菩薩智風亦復如是。 (三) 於普遍無邊世俗勝義一切法中,廣大顯現開覺安布。 (四) 及廣宣說如來眾會,菩薩眾會,世間一切眾會。 (五) 隨思隨行以無礙心,於諸方處一切通達而無邊際。 由此觀之,如是『五者』,即所謂菩薩之所行境界而無邊際,此為吾等學佛修道者不可不知。何以故?蓋『所行境界』者,謂菩薩隨思隨行自家勢力所及之境土,又其所得之果報界域,謂之境界。如同《無量壽經》曰:「比丘白佛:斯義弘深,非我境界。」《入楞伽經》曰:「我棄內證智,妄覺非境界。」又『邊際』者,言物之窮極也。如同《唯識述記》曰:「邊際者是窮盡義。」 總而言之,『菩薩』者,佛教指上求佛法,下化眾生的聖者。在三乘中,菩薩高於羅漢而次於佛。菩薩標榜大慈大悲,普渡眾生,是大乘精神的象徵。北周‧庾信《五張寺經藏碑》云︰「如來說法,萬萬恒沙;菩薩轉輪,生生世界。」菩薩,乃是梵語菩提薩(Bodhisattva)的省音,意譯為「覺有情」、「道眾生」等。我國民間熟悉的菩薩有觀世音、大勢至、文殊、普賢、彌勒、地藏等。菩薩普渡眾生,往往變現各種「化身」,如觀世音菩薩就有「三十三身」。如同《法華經‧五百弟子品》謂︰「內秘菩薩行,外現是聲聞。」聲聞,即羅漢。唐‧白居易《送守實上人遊江南》詩云︰「無妨菩薩是船師。」船師,是「凡夫」身。此外,「薩(Sattva)除譯為「有情」、「眾生」外,亦譯作「勇猛」。因此,「菩薩」亦可釋謂勇猛求取佛道的聖者。願與諸仁者共勉之!2015年6月13日星期六 妙音書院【http://blog.xuite.net/famscl/a 】 -官網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