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11 21:07:24果前
轉載- 善的互動、愛的循環
標題 : 善的互動、愛的循環
一九八九年,臺灣慈濟志工葉慈靖到馬來西亞工作,感受到當地人純樸善良,也發現
許多貧病苦難人需要幫助,這第一顆種子就此啟動了志業,一九九三年,檳城慈濟聯
絡處成立。
二十年後的現在,北馬超過五百位授證的慈濟委員、慈誠隊員,已經是「千手千眼觀
音」了;這群人間菩薩在過去的歲月中,照顧了二十六萬六千多戶次窮困家庭。
起於一念心,經過時間累積、力量合成,匯聚成一股愛的能量,振作起無數沈迷的
心、扶起眾多貧苦無力的人,甚至引導他們再去幫助別人,形成「善的互動」、「愛
的循環」;實在令人感動。
今年六月董事會中,聽到馬來西亞的慈濟會員約六十萬人,我期許他們「全馬聯愛鋪
滿地」,招募一百萬位會員。他們回去之後,合和互協推動「百萬好菩薩」。
吉隆坡大愛兒童教育中心六歲的黃煒軒,有次跟媽媽逛街,聽到店家介紹:「這個皮
包是小牛皮做的,是真皮。」他趕緊拉住媽媽說不可以買,「牛的皮剝起來做包
包,牛會痛痛。」媽媽聽孩子的話,從此不再購買真皮用品。
煒軒聽到「百萬好菩薩」運動——每人發一念心,不只自己做好事還要勸人做;他很有
同感,先是把自己平常存的撲滿捐出,放學後還到外婆的公司勸募愛心。
媽媽看到他被人拒絕,很不捨,問他會失望、難過嗎?他說:「不會,因為後面還有
很多好人在排隊。」他鍥而不捨地繼續勸募,一週就募到了二十一位好菩薩。
得到了法,不只是「我知道了」,還能讓「善法如水循環」,在人群中布善種子,不
受風雨烈日的影響而退失付出的心念;愈發心、愈不怕辛苦,所收穫的成果愈豐碩。
人與人之間相互照顧,做「不請之師」,彼此勉勵往正確方向精進,這就是「度眾
生」。連幼童都能發心立願,用感恩、尊重、愛度人;相信人人只要有心,也可以克
服困難,廣度眾生。當社會上每一個人都是菩薩,日日做好事,人間就是淨土。
下一篇:轉載- 如何讓法不漏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