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75-何等為『在家菩薩應生之想』
標題:何等為『在家菩薩應生之想』
眾所周知:『在家菩薩』者,指在家學佛受持菩薩戒的人。如維摩居士不存梵儀而修佛道者。但受五戒八戒或十善戒。如同《優婆塞戒經》曰:「菩薩有二種:一者在家,二者出家。」至於何等為『在家菩薩應生之想』?依《十住毘婆沙論》開示:在家菩薩應生
(一)三想。即妻是(1)無常想;(2)失想;(3)壞想。
(二)又有三想。即妻是(1)是戲笑伴非後世伴;(2)是共食伴非受業果報伴;(3)是樂時伴非苦時伴。
(三)又有三想。即(1)不淨想;(2)臭穢想;(3)可厭想。
(四)又有三想。即(1)怨家想;(2)惱害想;(3)相違想。
(五)又有三想。即(1)羅剎想;(2)毘舍闍鬼想;(3)醜陋想。
(六)又有三想。即(1)入地獄想;(2)入畜生想;(3)入餓鬼想。
(七)又有三想。即(1)重擔想;(2)減想;(3)屬畏想。
(八)又有三想。即(1)非我想;(2)無定屬想;(3)假借想。
(九)又有三想。即(1)因起身惡業想;(2)起口惡業想;(3)起意惡業想。
(十)又有三想。即(1)欲覺處想;(2)瞋覺處想;(3)惱覺處想。
(十一) 又有三想。即(1)枷杻相;(2)鎖械相;(3)縛繫相。
由此觀之,如是『十一種』三想,即為在家菩薩應生之想,此為吾等學佛修道者不可不知。何以故?蓋『想』者,謂名句文身熏習為緣,從阿賴耶識種子所生,依心所起,與心俱轉相應,取相為體,發言議為業。又係心性作用之一,浮事物之相於心上,以為起言語之因者,與一切之心相應而起。如同《俱舍論》曰:「想,謂於境取差別相。」《唯識論》曰:「想,謂於境取像為性,施設種種名言為業,謂要安立境分齊相,方能隨起種種名言。」
總而言之,學佛修道者為了脫生死,超出三界,勢必要選擇『身心皆出家(如古今中外『明心見性』之高僧)』,至少也要選擇『身不出家而心出家(如唯摩詰居士、龐居士、傅大士、王龍舒居士、彭際清居士等大德)』,方能『明心見性』,或上輩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俟證得『八地(不動地)菩薩』果位後,再倒駕慈航到『娑婆世界』普度眾生,滿菩提願。否則『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六欲天上現五衰,三禪天上有風災,要君修到非非想,不如西方歸去來』。願與諸仁者共勉之!2009年5月25日星期一
妙音書院【http://blog.xuite.net/famscl/a 】
【 http://blog.sina.com.tw/famscl/ 】
【 http://blog.nownews.com/famscl/】
【http://city.udn.com/blog?famscl 】
【http://hk.myblog.yahoo.com/famscl/ 】
【http://hercafe.yam.com/blog/famscl 】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famscl 】
【http://club.pchome.com.tw/myclub/famscl/ 】
【http://blog.youthwant.com.tw/b.php?bid=905 】
下一篇:2476-何等為『家之過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