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06 16:23:03Sunny

●「花蓮好食光,幸福好便當」,花蓮便當隆重登場!


花蓮縣政府於今日(10425(星期四))上午11時起,於臺北車站大廳進行花蓮縣農村再生區域特色便當「花蓮好食光,幸福好便當」發表記者會,發表了3款花蓮特色便當及展售在地特色農產,現場還有阿美族太巴塱部落的熱情舞蹈開幕,熱鬧非凡。

花蓮縣政府為了整合當地農產,透過農村再生區域產業計畫開發了3款花蓮特色區域便當,並且邀請在地社區組織及農會等單位同時展售當地農特產品,增添羊年春節的多元風貌,本次活動有水土保持局魏勝德科長、花蓮縣王燕美議員等貴賓熱情參與為花蓮農產行銷大力推廣。

此次3款花蓮便當由花蓮縣當地知名餐廳銘師父藉由中式料理、思維廚房法式料理及我的咖啡館原民料理來呈現花蓮在地當季的特色便當。總計各限量50個便當於現場販售,並有20個由在地社區、農會展售年節應景之在地當季農特產品,讓大家洋洋得意過好年!

此次3款花蓮便當的開發,由位於吉安鄉的銘師父餐廳莊忠銘主廚,本著「在地食材,新台灣料理」的理念,製作美味精緻的中式料理,此次利用花蓮玉里的食材金針根、鱘龍魚,使便當有別於一般的風味。光復鄉我的咖啡館主廚陳惠珠,則善用當地的野菜食材,光復的紅糯米做為便當主食,車輪苦瓜、葛鬱金等野菜,讓便當充滿原民風。法式餐廳思維廚房的主廚陳家寧則用法式料理的方式創作便當,使用水璉糯米雞做為主菜,特別的馬告布朗尼成為其甜點,讓法式料理中,充滿著在地風味。

農業處副處長張仁智表示,本縣農村本縣農村環境優良,好山好水的無汙染環境,加上農民用心耕耘與媽媽們製作的農特產品是一連串食安風暴後的良心產品。為了推廣花蓮縣的農特產品,本府透過農村再生的區域整合,邀請銘師父、思維廚房及我的咖啡館優先開發3款特色花蓮便當,整合在地當季的食材,讓社會大眾更加了解花蓮獨特農產食材。現場除了便當製作與販售外,還有來自花蓮各地的社區、業者及縣農會等相關單位,於現場展示販售各樣的在地商品,民眾可在現場買到南富的紅糯米、赤科山及六十石山的金針以及山里的手工傳統編織等各類地方產品,活動還安排有讓民眾能夠參與製作的DIY課程,使民眾對於花蓮的食材能夠有更深切的體驗。

花蓮的好山好水吸引了各地人士前來遊玩。為了讓大家更能體會花蓮這麼優美環境下所生產的農產,以及更認識花蓮在地的人文風情。因此,希望透過花蓮便當的開發,增加大家對花蓮的印象,同時能夠到花蓮的農村社區及休閒農業區進行深度的農村旅遊體驗,了解各個族群的生活文化。本次的活動是一個讓大家更了解花蓮的窗口,未來希望大家除了到花蓮、看花蓮,更能品嚐花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