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學說主張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晦翁、遯翁等,
徽州婺源(今屬江西)人,南宋著名的理學家。
朱熹一生著述繁富,
著名而影響最大的是《詩集傳》和《四書章句集注》。
它們成了後來歷朝學子必讀的教科書。
朱熹學說的核心就是一個「理」字,
他認為:「未有天地之先,畢竟也只是理。
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無此理,便亦無天地,
無人無物,都無該載了。」朱熹強調「格物致知」,
即窮天理、明人倫、講聖言、通世故。
他把傳統的綱常加以理論化和通俗化,
認為「三綱五常」應是社會的最高道德標準,
並且認為這是永存而不滅的。
這套學說對專制主義和帝皇權力的強化有很大的作用,
後來成了統治者的正統理論,影響深遠而巨大。
他的學說源自北宋的程顥、程頤,故學術界常以「程朱學派」稱之。
閩學
以朱熹為宗師,因僑居福建,改稱其學為閩學。
朱熹學問淵博,朱熹集宋代理學之大成
,淵源-周敦頤、張載、二程,朱熹指出,要把握深奧的理,
就須透徹地研究各種各樣具體事物的具體道理,
這便是他的格物致知論的大意。
他認為,學者最為要格的物有下列四者:
窮天理,明人倫,講聖言,通世故,即客觀規律、
人際關係、孔孟之道和社會問題等四方面。
對知行問題,朱熹認為在認識上要堅持知先行後,
不可顛倒,但在實踐時須強調行重知輕,貴在實行,
達致知行相須相互資助互發。在天理人欲問題上,
朱熹主張遏人欲而存天理,
認為對人的過分欲望應予以遏制和控制,
這樣才能不失去道德倫常的秩序。其為學主張窮理致知,
反躬實踐,頗與近代科學歸納法相似,著述極多,
有論語孟子集註、大學中庸章句、啟蒙、易本義等。
宇宙論
-----理與氣朱子認為宇宙的本體及本源
, 是由”理”與”氣”構成的.他綜合了周敦頤和程頤之說, 認為天地萬物啟始時,
只有”太極” (即”理”)存在, 是個抽象的本體,
是個”極好至善的道理”. 他說”未有天地之先, 畢竟也只是理.”
至於氣
, 朱子則世間萬物的”本質性本源”.具有陰,陽等不同形態, 配合起來而構成”萬物”.
而萬物都存有”理”和”氣”, 事物的性質, 由理來決定,
其形體則由”氣”所賦予. 換言之, 萬物雖有不同差別,
但所包含的”理”, 卻是相同的.
人性論
1.性即理-----人人有一太極
在人性論上, 朱子提出”性即理”說.
朱子用”理”來解釋”太極:, 耳太極則存在於人性之中.
他說: ‘事事物物, 皆有個極, 是個道理極至……此是一物一極,
總天地萬物之理, 便是”太極”.’ 又說, ‘人人有一太極,
物物有一太極.’
朱子認為太極存於人性
, 因此, 人性基本是善的.2.存天理’, 去人欲
朱熹認為人性相同, 但氣質有異,
因此有”天地之性”及”氣質之性”的分別.
由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兩概念衍生,
朱子提出了”道心”和”人心”之別,
“道心”無私無偏, 符合中庸之道.
而為使”道心”常為一心之主, 朱子便提出了”天理”.,
“人欲”之辨. 他說: ‘人之一心, 天理存則人欲亡,
復盡天理, 方始為學.’ 此即”存天理, 去人欲.’
認識論
由於人性中含有
”氣質”, 而”氣質”又互相有差異,故人不免為物欲所蔽, 不能發現本性行為太極).
故此, 朱子教人為學, 必先改變氣質,
特別注重”大學”的”八條教”. “大會”的修養法,
列為格物, 致知, 誠意, 正心 修身, 齋家, 治國, 平天下八條目.
朱熹認為
”格, 政,即,窮”要存一個”敬心”,他說:’ 敬只是此心自做主宰處.’ 意即時刻不忘喚醒此心,
使到”心”能克制自己萌生的私欲. 故此, “
心”與”理”是不能分離的. 如能格物致知,
就能依次完成其他六項, 達致”治國, 平天下”的境界.
理即最高境界︰
他相信人和萬物的最終本源是「理」,
而對理的最高了解是「太極」。
人若要達到理的境界,必定要修養身心。
提出三綱五常︰
他認為經過修身,人便可達「極」,
即仁、義、禮、智、信,通稱「五常」。
他認為「三綱五常」是人性的最高境界,
即是「性即理也」。
格物致知︰
他提出了格物致知,亦即是物窮理的主張。
他認為天下事物均有「理」,
人們必須通過對客觀事物的研究,才能獲得「理」,
故他主張通過讀書才能求得「理」。
第一張照片真是美豔動人,比大明星更像大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