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5 00:16:02exist

〈布拉格雨,捷克語〉

〈布拉格雨,捷克語〉2019-12-15

     帶著旅行常有的熬夜倦意,趕赴在布拉格最後一次也是第二次的捷克語課。

   住在布拉格的日子裡,每天都會經過舊城區裡的布拉格市立圖書館,總會進去圖書館裡讀點書或者藉機休息一下。有時會到地下室跟著市民一起排隊領號碼牌,等著使用限時的電腦上網,由於鍵盤和系統不同於平時使用的,所以好不容易連上臉書,卻得通過一堆亂碼般的認證程序,往往畫面只能顯示友人的照片,若是使用者名稱為中文,就會變成亂碼,難以猜測該如何點選,只好碰碰運氣。若是順利通過認證,連上臉書介面,也只能隨意的看看照片,或者打上幾個簡單的字母。中文在異鄉成了一堆無法解密的亂碼,支離破碎。

   有天看到圖書館的公告欄上張貼了關於捷克語的課程消息,也不需要事先報名,只要上課當天準時出現,當天繳費用即可,上課的費用也十分便宜。我查看了上課的日期,剛好在我居住的期間內可以上兩次課程。

   進到圖書館詢問了一下關於課程的教室位置,熱心的館員帶著我左彎右拐,找到了捷克語教室。第一次上課的老師是一位年輕熱情的美女教師,親切活潑的帶領大家練習生活對話。上課的同學來自各個國家,懷著不同的目的來此學習捷克語,他們已經學了一陣子,課程已經遠離基礎字母的發音與習寫,進行到生活對話了。

   第二次課程來了另一位女老師,發下了新的講義。我依舊緊張,彷彿踏入了異星球,聽著大家口中說著難以理解的語言,卻也得到不一樣的經驗。當大家依著老師的指示,開始相互練習對談或是唸句子,一人扮演甲,另一人則當乙。對於我這個初來乍到,連捷克字母有哪些,該怎麼發音都不曉得的插花客來說,真是鴨子聽雷一頭霧水。

   雖然被放水了幾次,也還是陷入搞不清楚現在到底要做什麼,到底要寫些什麼的窘況,幸好第二次碰面的英國女孩熱心的幫我翻譯,也跟著大家交換練習瞎說一通,唸唸電話號碼的數字或者假日下班後要做些什麼之類的對話。

   大概只有我這個旅行者會短暫地來參加這樣的課程,大家都已學了好一陣子。我並沒有企圖想學會或者偉大的目標,只想在這個來自世界各地外國人的課程中感受這個城市語言的音調節奏與氛圍,這兩天好像可以慢慢抓到一點單字一點點的情緒,彷彿透過語言文字就能更貼近這個古老的城市一些。

   來自白俄羅斯的同學試著想表達,卻沒有適當的語言可以貼切的表達想法。我們都一樣,當我也表達了這樣的感受,我們都可以理解對方一些,卻無法用合適的語言進行溝通。人們都在語言之外,試著找尋溝通的方法,如果語言像水一樣,透過滲透就能明白對方,那世界間的交流或許輕鬆了一些。也許擁有共通語言的人們,要找尋彼此都能心領神會的語言,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語言文字透過懂它的人才誕生了意義。

   我們相隔著語言的大海遙遙相望,以一種人類基本需求的同理心去揣測對方、理解對方,然而不免因著語言的隔閡,有種隔靴搔癢的無奈。剛來到布拉格時的天氣陰陰雨雨,撐著傘走到舊城廣場,鮮少遊人,連馬車都停在一旁等待不知何時會來的遊客。天文鐘定時的一遍又一遍的敲響,不分晴雨,也不在乎是否有洶湧的人潮駐足。這城市的美麗景點,遊人不需要懂得捷克語,也能很輕鬆的理解它的魅力。

   離開圖書館時,戶外下起了大雨。接連幾天酷熱的天氣,整座城市像在火爐中被蒸熟似的。這場大雨把所有的烏雲聚攏到布拉格的天空,整座城市變得灰暗沉重,告別了同學,撐著小傘走進大雨中。這場大雨淅瀝嘩啦的從天而降,滲入布拉格廣場的石磚縫中,降在胡斯雕像的頭頂上,打濕了整修中的泰恩教堂,也濕潤了忠實的天文鐘,當然這場大雨也未放過火藥塔,還有查理大橋上的雕像與藝術家。

   我悠閒的走進舊城巷道中,看著路標看著招牌,看著店家的廣告看著紀念品上的文字,看著地圖上的標誌。學著簡單的捷克語單字,由拉丁字母加上一些附加符號所組成的斯拉夫語系語言,比如查理大橋是「Karlův most」,「most」在捷克語是「橋」的意思;布拉格寫作「Praha」;小王子則是「Malý princ」。就這樣一字一句的拼湊布拉格的形狀。

   回到住處,搭乘古老拉鐵門式的中古電梯上樓,關上房門,脫掉被雨水泡濕的鞋襪,趕緊沖了個熱水澡,換下一身狼狽。透明的天窗可以看到雨水滴滴答答的敲打玻璃,推開一旁厚重的木窗,我在小閣樓裡看見樓下的火車站月台也在雨水中寂靜。我的布拉格小空間裡也是安靜無聲,打開了電視,陌生的捷克語也像窗外的布拉格雨一樣滴滴答答的落在我的小閣樓裡。

2019-12-15刊登在中華日報副刊

布拉格雨,捷克語 | 中華日報|中華新聞雲 (cdns.com.tw)

上一篇:〈時差〉

下一篇:〈重新過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