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2-30 16:48:32樂水

思想,殊途同歸


  好吧,接下來應該如何?讓一個有思想的作家尋找他的過去如何?他很孤獨,渴望真正的愛情,三十五歲年紀也不輕,卻沒有一個固定的伴侶。他每遇上一個女人就會自然地想起他的初戀情人,尤其這幾年,他發現沒有一個女人能比上他年少時瘋狂愛過的女人。

  但他孤獨,無法一人上路,於是花了一筆積蓄,雇了個三陪女,陪他重遊故地,尋找他逝去的故事,重召他久違的感情和愛情。

  你狡黠的眼睛轉了一下,可見你轉瞬已懂我的用意。對,一個文人與一個三陪女的故事。前者乃女人仰慕的職業,他們筆下生花,滿腦深刻的見解和獨到的想法,性格古怪無法捉摸,卻代表真善美;後者是女人鄙視的職業,她們水性楊花,為了金錢不惜出賣寶貴的肉體,甚至把純潔作賣點,真情當特色,簡直是假醜惡的代表。

  然而,讓真善美與假醜惡雙方的代表一同參與這趟旅行不是很有趣嗎?表面上,這是一場尋根的旅行,背負著歷史的重擔和真善美的追求,但我卻要暗地裡安排他每天晚上寂寞之時例行公事般將三陪女推倒在床,發洩自己的激情。這種發洩行為說明這個文人從來沒把三陪女當女人。

  我偏偏不讓這個文人愛上這個三陪女,也不讓三陪女愛上文人。文人無時無刻期待著與初戀情人的再偶,而在尋根旅途的最後,他發現一直追尋的初戀情人竟是他眼前的三陪女。三陪女以前也沒愛過他,一切回憶都是他的幻想。他還以這些回憶為靈感,寫出無數膾炙人口的感人小說……

  當他詛咒三陪女犯賤的時候,他沒有發現自己也是罪魁禍首之一。他自己就是嫖客中的一員,購買自己初戀情人的身體。但當他發現這一切時,他想尋死,因為他的一切成就竟然源自一個三陪女;但他又不能死,因為他自殺就意味著他為這個三陪女而死。

  為什麼讓他生死不能?這不是暴君行為嗎?的確,但如果我讓他輕易死了,讀者就不會深刻地感受到那種張力並為之痛苦和思考。他們無法認同文人的虛偽,又無法認同三陪女對感情無所謂的態度,最終他們必須面對自己,質問自己的看法,並質疑已有的價值觀。

  你點點頭,明白我之所以天馬行空繞個大彎,只是希望更多人評估一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