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2-07 00:50:49樂水

我們還要美化這世界嗎?


  上次講了白馬王子,反應似乎不錯,不單單朋友讀了來向我談感想,連平時不多讀報的晚輩也說讀了獲益良多。但他們似乎連理想化是什麼都不知道就過快地否定理想化。

  理想化的特徵是一邊為你美化對象,為你的慾望指引了方向,一邊卻掩蓋對象的本質性特徵。在上次無知女孩的例子中,白馬王子沒有性慾,不會排泄,甚至在什麼情況之下都不會有婚外情問題。難道這個白馬王子還是人嗎?哪個人沒有性慾、不會排泄、不會發脾氣?這個女孩愛的也許是個外星人……

  理想化很奇怪,它教會你追求某東西,卻又抹煞了這東西的本質性特徵。它教你追求民主,又不告訴你阿羅不可能定理;它教你尋覓自由,又不告訴你自由帶來的任性妄為;它使你迷戀某個人,卻又不告訴你過份接近她的時候會發現的污點。當一個人懂得過份接近會導致的反感和失望,他就會開始學習保持距離,學會追之餘也要學會逃。

  人們過快地否定理想化,其第一反應自然是貶低一切,例如發現社會中黑暗之後把社會中的愛也貶低為虛偽。而當我在追求理想失敗之後所獲得的教訓則是學會追和學會逃,要懂得保持距離。這意味著我不能得到她,因為得到她就意味著“一切的高尚淪為日常生活”,而保持距離,則可以遠遠地欣賞她的美,彌留於幻想當中。

  人們說要保留戀愛最初的感覺,要為雙方留下私人空間,要尊重對方的決定什麼的,其實都是保持距離,使自己繼續陶醉於理想化中,漠視他者的真實缺陷。回過頭我們也明白了愛幻想的人為什麼特別喜歡“在路上”這意境──因為“在路上”意味著永遠不會到達目的地,他可以不停地想像什麼美好的將會降臨。

  保持距離會沉迷於想像,不敢正視現實;貶低一切會放棄理想,磨滅一切崇高的價值。除了美化現實和貶底現實,我們還有別的路可以走嗎?在一個晚上,Trista跟我說理想化給予人們希望,使人們勇於活下去,因此沒有人能擺脫它。如此的話,自由只是一個讓人甘於獨裁的自我安慰!我暗自思忖,希望找到一條穿越理想化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