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9-10 00:36:14蕙君

讀詞

每一次,打開新學期的詞選講義,就會有種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覺,因為詞,是每一個中文系學生必修的重要科目,不過很可惜,當時還是學生時候的自己,年紀太輕,為了一些奇奇怪怪的理由,只要聽見關於「詞」,心裡就會覺得討厭,所以等到課一修完,就立刻把這些美麗得像是水波漣漪的文字,通通丟進深鎖的書櫃裡,就連多花一分鐘留戀也不願意。

直到這個秋天,老師們決定選用詞選作為上課講義,我才有機會重新打開書櫃,再一次拿起陳舊的《全唐宋詞選》和其他參考書籍,一頁一頁、一頁一頁……用一種參加同學會的心情,向那些其實還記得的老朋友們說聲:「嗨,好久不見!」然後,神奇的事情就發生了。

我發現自己,在翻開李白〈菩薩蠻〉的時候,會有天地這麼大,而我只能一個人佇立在高樓,看著十里一長亭、五里一短亭,又十里一長亭、五里一短亭……一直一直向遠方延伸,世界好大好大,卻什麼也不屬於我,什麼也抓不住的倉皇,手足無措;讀李後主〈清平樂〉,眼前會出現歌仔戲台上一個個撩起水袖,揮淚泣訴的花旦,想起蘇軾評論後主:「慣作婦人語。」,即使眼前落梅如雪花片片,春草綠意盎然,後主心裡所想的仍然是:繁花盛開的春天過了之後,世界再也不會比現在更美好,還有,與思念人遠遠告別,越想念就越見不著面的憂傷;咀嚼蘇軾〈水調歌頭〉,會想起「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無恨月長圓」,其實月亮何其無辜,它只是隨著星球運作,呈現光影的變化,卻為了詩人找不到可以寄託與怨懟的那個人,只好概括承受所有的喜怒哀樂,還有詞人不能說的心事。

好像,讀詞再也不是一件討厭的事情,而是在把玩一件又一件精緻的玉器,如果沒有把時間暫停,心跳也停止下來,眼睛就不能夠好好地把晶瑩剔透的玉看得清楚,手指也沒有辦法仔細地撫摸每一個剛剛經過的刻痕,體會每一吋的圓潤跟光滑。
然後,我察覺自己的心,停留在張志和的〈漁歌子〉。

漁歌子 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我喜歡詞裡那種,春水漲了,眼前一片煙雨濛濛的鮮明與柔和,看似寧靜其實充滿活力的氛圍,它讓我回想起,去年和創作坊夥伴們一起到台東旅行時的下雨天,記得那天,我們已經玩了一整個下午,打算在回到民宿之前,先到黃老師跟廠長推薦的「蕭家肉圓」解解饞,沒有想到,車子都還沒有熄火,大雨就像是擔心吃不到美味肉圓似地,搶先一步下滿了整個視線,因為雨實在是來得太突然了,我們於是摸呀摸,總算找出隨身的幾把雨傘,才一個挨著一個躲在傘下,匆匆忙忙地準備迎著大雨前進「蕭家肉圓」,經過十字路口的時候,還因為急駛而過的車子,讓原本乾淨優雅的老師們,頓時成了一枝枝落水的羽毛撢子,模樣之狼狽,只能用「好笑」兩個字來形容,但是,我們每個人的臉上卻都沒有一絲絲的不悅,有的只是享受旅行的快樂,好像這場大雨其實也是其中一個行程,如果不能好好享受,旅行就變得不完美了。

那場大雨裡的我們,就好像是那青箬笠、綠簑衣的悠閒釣叟,即使遇見斜風細雨,即使模樣狼狽好笑,也不用急著更衣、回家,重要的是,能夠盡興地擁有自由、美好的時光。

然而,就在自己還沉浸在斜風細雨不須歸,那樣從容自適的時候,我卻突兀地想起,幾天前娘家媽媽打來的電話,她說小姪女綺綺的導師在班上進行家庭調查,順口就對著班上的孩子說:「家裡是單親的人,通通站起來!」綺綺傻傻的,也就跟著乖乖站了起來,接受同學們異樣的眼光,媽媽在電話裡雖然是輕描淡寫地敘述著這段故事,但是,把話聽進耳朵裡的我,頓時毛骨悚然,接著胸口就被氣憤一下子填滿了,我不懂,一個負責照顧一年級小小孩的老師,不是應該用盡所有方法跟力氣來愛孩子、保護孩子嗎?怎麼可以反其道而行,這樣漠視孩子心裡可能會受傷,只是為了「方便調查」,就要這些本來就很脆弱的孩子,像是一件衣服也沒有穿地赤裸裸站在所有同學面前,接受所有人的評論,真的好殘忍!

我想,如果那個班導師曾經接受過韻文的薰陶,如果她曾經仔細地停留在每一個字、每一句詩、一句詞,然後靜靜地感覺、慢慢地咀嚼這些文字,也看見過這些文字裡的美麗世界,那麼我相信,當時候的她,一定會好想好想把這樣子的美麗帶給孩子,而且絕對不會那麼狠心地對待他們。相較之下,我覺得創作坊的孩子真的好幸福,因為創作坊的老師們,總是長時間浸泡在文學世界,尤其透過韻文的精緻,我們看見時間洪流裡那些不停地轉哪轉的璀璨風景,等到上課的時候,就可以像個說書人那樣一一說給孩子們聽。

秋芳老師用極端熱烈的「喜歡」,把每一首詩詞的時代背景,以及背後的故事說得活色生香,並且塗上濃濃的感情之後,再悠悠地唱給孩子們聽;我們的文學樹—依雯老師為每一首詞賦予文學味道濃厚的意象延伸,傳達只有她才能夠經營出來的精采;秀芝老師則是將詩詞和我們的生活結合在一起,詞人喝酒吟詩,我們就喝咖啡唱詞,當奶油沿著咖啡杯的邊緣流進咖啡液,開成一朵又一朵奶油花的同時,一首首詞的芬芳,也隨著咖啡香在整個空氣裡蔓延開來;一直認為自己跟詞其實不是太熟的書瑋老師,為詞選加進許多另類、好玩的解讀,讓原來只是輕聲吟唱的詞,更多了一些頑皮的味道;向來浪漫還有一些些任性的淑儀老師,始終堅持詞裡的憂傷和唯美,藉著強烈的渲染力,讓孩子感受一句又一句的相聚與分離、絕望與深情。

也許孩子們離開創作坊之後,這些所有背過的韻文,早就忘得乾乾淨淨,但是我們相信,那些曾經背誦過的聲音、想像過的畫面,有一天,當他們再一次和這些從前相遇,可能對彼此的感覺,早就隨著長大有了巨大的改變,可能和我一樣,有一種和老朋友相聚的又熟悉又陌生的感覺,當然,也可能根本互不相識……不論是哪一種可能,都不會是我們在進行韻文教學之前就先預設好,希望孩子變成那個樣子,我們所做的,只是把自己喜歡的、覺得美好的一切,當作是豐富孩子生命的營養,一點一點、一滴一滴,像打點滴一樣,加進我們的語言和教學,即使時間不停向前滾去,即使世界正在快速地汰舊更新,但是那些真的對孩子好的營養,我們還是會一直一直堅持下去,一如斜風細雨之中,仍舊堅持一身青箬笠、綠簑衣的煙波釣叟,就算沒有太多的掌聲跟讚美,到最後也可能空手而返,但因為志不在漁,因為沒有一定要的結局跟收穫,我們所能夠看見和給予孩子的世界,也就跟著更大了……。
秋芳老師 2008-09-10 07:48:01

謝謝蕙君老師
為這麼多的孩子
攔下風風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