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11 09:34:07管理心情

餘生

餘生

 

週末和W老師一起進行課程,中午吃飯兩個人便開始閑聊。

「家裡都還好嗎?」我問他。他知道我問的是他必須要辛苦地照顧著日漸失智的母親。

「就這樣撐著呀,」他回答我:「時好時壞的,但壞的時間愈來愈多了。我媽媽有的時候會清醒的時候和我說說話,但更多時間她不知道自己在幹嘛。常常吃過了說沒吃飯,常常出門卻不知道要去哪裡。

「其實有的時候,她不清楚或昏睡反而好,包著尿布還好處理。反而是清醒時,她會把尿布脫了,然後一昏迷反而弄得到處都是。醒來後又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依然能夠好好的和人講話卻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事。」

我看著他,也只能說聲「辛苦了。」

真的辛苦了,辛苦的不只是負責照護的親屬,當事人何嘗不辛苦?我們看到愈來愈多或是身體健康但逐漸失去意識;也看到意識清楚但日益失去身體健康的長輩。失去身體健康的,看到許多事情與夢想卻無力可做;而意識漸失者,則是根本來不及和子孫交待自己的事情與夢想。而無論是哪一種情境,重要的是不知這樣的歲月何時得以解脫。對照護者而言如此,對被照護者亦如此。

餘生這件事,終有一天都將會成為我們的課題。餘生的類型也有許多種,或許是來不及交待一切便突然離世、可能身體健康但意識不清、可能意識清楚但身體失能、也可能身體與意識都逐漸失去能力;當然,我們最期待的是身體和意識都健康地完成這段人生。從時間的長短而言,餘是逐步忘記我們曾經有過的一切,更有甚者是臥病在床數年及數十年,直至歸零。

在照顧長者的餘生時,努力維持我們的心力於不墜,即使是「久病床前無孝子」,也要設法讓這些曾經關愛過我們的長者能夠感受到我們所回報的關愛。當自己走向餘生時,我們也有可能會成為被照顧者,那麼在成為被照顧者之前,我們能不能降低發生的可能或是降低發生後的遺憾,不要讓自己或他人陷入愁困。

我們不知餘生會是什麼樣,也不知餘生會有多長。從現在開始的每一天,都當成餘生,認真地活好過好。要降低發生遺憾的可能,在於我們平日對身體健康的維護與定期的檢查。要減少發生後遺憾後的遺憾,便應該及早去進行那些不想留下遺憾的事情。只要開始面對、只要開始做,遺憾就有可能減少。

可能是我們都想避開這個話題吧,於是我們聊著自己的工作、自己的單位,結果又不知不覺聊到自己打算何時退休、退休生活以及那早已被政府東減西扣的退休金。每個人從踏入職場之後,多少受到職場工作型態與現在社群媒體的渲染而對退休後的生活有些期待吧。

然而這幾年,每次談到這個話題,我總是回應著:「還沒想好退休後要做什麼。要先規劃好退休後的時間安排,才能好好評估何時要退休這件事。」但無論如何,我必在屆齢退休前想好它。然後我才能在屆齢退休後,也可以繼續自己的有效時間安排與生命規劃。對我而言,我希望「退休」只是達到法定工作年齢的一個「標記」,卻不是自己的職涯的終止。相反的,說不定退休可能是另外一個生涯的起點。

年輕時,我們不耐地聽著上一代絮絮叨叨地說著一些「陳腔濫調」,更不耐地聽他們說著我們小時候的陳年往事。直到我們有一天成為父母時,才會不禁冒出一句同樣的陳腔濫調,「養兒方知父母恩」。關於人生不同階段的感受,我們也已經不知從多少人的書中口中看過聽過。自己也到了成年之後的下一個階段,也有了更多的感受。原來那些陳腔濫調,都會是真實的感觸與提醒,都是真實的生命體悟。

人生有限,若以十年為單位,前十年,我們從懵懂無知開始,維持著生命初始的童稚,逐漸學習與成長。第二個十年,主要時忙著學習、成長,忙著應付考試與期待快快長大。第三個十年,初入職場發現了一個全新的世界,或有趣或失意,或忙著找尋人生的另一半與下一個階段。第四、第五個十年,哈哈那是埋首深耕的廿年,工作與事業、家庭與孩子,你幾乎忘了一切的曾經與未來。突然抬頭一看,已經到了接下來的十幾廿年,你才發現錯過了的、來不及注意與關心的、一心想要有時間要補上的,都一鼓腦地堆在你面前。再加上前面提到的那些可能「遺憾」。

我們試著重新拾起夢想,重新面對自己;接下來,我們要學著敢於面對與拾起,也敢於遺忘與放下。做好自己對未來的規劃與準備。然後,我們誰也不知道真正的然後是什麼;就是好好面對「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