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1-28 00:04:07ETON

天上聖母 俗稱媽祖

天上聖母,俗稱媽祖、天妃、天后、媽祖婆,昔屬航海之神,今台灣民間信為「萬能女神」是台灣民間最崇奉的神明,僅次於觀音菩薩,故有「家家觀音,戶戶媽祖」之諺,足證台灣民間對媽祖崇祀熱烈之一斑。

媽祖姓林名默娘,父林惟愨 (五代末都巡檢) ,母王氏,連育五女一男,曾禱於觀音大士賜夢乃娠,宋太祖建隆元年 (西元九六O年) 三月廿三日,降生於福建省興化府莆田縣湄洲嶼紅螺鄉,命名九娘,因出生彌月不啼,故亦名默娘。八歲就塾讀書,精通四書五經,聰慧異常,儀態超凡,秀麗端莊,生具佛性,十歲便朝夕焚香,誦經禮佛,十三歲遇一道士玄通授以玄微秘法,修研玄機,窮理盡性;十六歲復得同符寶笈,參禪靜修得道,出神入化,常身在室中而神遊各地,能布蓆海上屢屢拯人出險,救災救難,且能驅邪濟世,極得鄉里愛戴。十九歲隨父兄渡浦南溪,中流舟覆,泅水救父,結果因父親溺斃,而堅誓死不嫁,終身侍奉母親,事親至孝,因以孝聞。宋太宗雍熙四年 (西元九八七年) 九月九日重陽,時年廿八歲,功行圓滿飛昇而去,殁為海神。後時有人見其衣朱衫,飛騰海上,有如航海明燈,慈悲心腸,行善救人;自此凡海舶危難,有禱必應,且有目睹神兵護持或媽祖親臨救援者,靈異之蹟,不勝枚舉。至北宋哲宗元祐元年 (西元一O八六年) 開顯立祠,里人德而祀之,東南沿海各省,廣被恩德,遠近敬稱「通賢靈女」。
其後迄今千餘年來,每顯靈救難、解困濟厄、保國佑民的聖蹟,罄竹難書,史不勝錄,從「大清一統志」「清四庫全書地理類外記東西洋考」「天妃顯聖錄」「天妃娘媽傳」「天上聖母源流因果」「鄭和通番事蹟碑記」「福建通志」等各官書文獻中窺其一斑,不僅大陸東南沿海民間奉為海上救護神,即內陸各省,亦多立廟奉祀。世人敬愛媽祖,乃暱稱「媽祖婆」 (意即 最親愛的祖母) ;歷代皇帝也感於媽祖靈威顯赫,功在國家,都有襃贈封號,宋、元、明、清各朝代皆然,舉其犖者:如宋高宗紹興廿五年 (西元一一五五年) 之尊為 崇福夫人,元世祖至元十八年 (西元一二八一年) 之尊為 護國明著天妃,明成祖永樂七年 (西元一四O九年) 之尊為 宏仁普濟天妃,清聖祖康熙二十年 (西元一六八一年) 之尊為 昭靈顯應仁慈天后,乃至清世宗雍正四年 (西元一七二六年) 之尊為 天上聖母等等,自宋徽宗宣和五年 (西元一一二三年) 媽祖首次封號「順濟」起,至清穆宗同治十一年 (西元一八七二年) 媽祖最後封號「嘉佑」止,國史載明媽祖尊號者,即達卅七個之多。足見歷代官方、民間對媽祖之崇仰了!
明桂王永曆十五年 (清順治十八年,西元一六六一年) 民族英雄延平郡王鄭成功攻台灣,師阻鹿耳門,後得神助漲潮入巷,一舉繵殲滅荷蘭軍,深感媽祖之靈驗,乃大力宣揚聖德,在台灣各地到處建廟奉祀。降於今世,媽祖神威遠播,祭祀信仰更加興盛,普遍深入民間,中央政府內政部尊崇媽祖為全國性神明,可證古往今來,世人對媽祖信仰皈依之程度,影響社會人心至深且鉅的! 即鄰近東北亞 (日、韓)、東南亞各國亦極多媽祖之祀廟,正是聖恩遠播,不分畛域,無遠弗屆,千秋萬世,日月同光了。

綜觀媽祖一生,由救父拯人、福佑家鄉、驅逐海寇,以迄海上救難的事蹟,屢見不鮮;從宋代海外貿易的拓展,元代的海漕糧運,明代鄭和下西洋 (今南洋諸國) 宣揚國威,迄至清代移民大批冒險渡海來台拓墾,皆需要祈求航海平安順利,因此使得海神媽祖的地位更加宗高和重要無可取代,從此分靈各地,普及全台,遠及四海,無論大城小鎮、窮鄉僻壤,任何各角落皆有媽祖香火之足跡,隨之媽祖廟到處林立,而由福建的地方鄉土神,昇化為大陸各省信奉的神明,神格功能也從海上救難,躍為全能的慈悲之神,成為世上最受信仰之神明;由於媽祖的慈悲正直、顯化濟世、救渡眾生、聖德參天,備受中外人士之尊崇,不但是中華民族向海外發展的新象徵,也是國際人士共同信仰的海洋保護神。



資料來源:慈聖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