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4-02 16:21:09愛睿客
陳玠安與黑色詩兩首
■關於梓評的詩◎陳玠安
真正認識梓評時,他已經不太寫小說了;其創作朝向另一個方向,我會說那是一個「詩意」的轉折。或許是因為戲路太廣,又或者當時正值創作上的一種深切反思,我感覺他其實並不太確信自己在創作上的方向──當然跟他過度謙遜也有關聯。
在他準備第二本詩集《法蘭克學派》期間,我們不時聊到關於「詩意」這件事情,我深覺他理解詩的方法,有了一種深刻內化,於是在後來的作品裡,看見了其幽微卻顯著的質變。當我翻著《法蘭克學派》時,曾與他堅定地說:「作為你的讀者,我希望你堅持寫詩;或許踟躕於創作的路線,但請不要忘記詩意是你歸屬的最大資產。」他在詩意自覺,生活私密間調和著;抒情的面貌於其筆下具有微觀性質的龐大構思,而對於藝術及生活的感知,供給了信手拈來的養分──但卻未被濫用。若說《如果敵人來了》精選吸納著梓評年少時每個單一抒情呈現,《法蘭克學派》則像是擲地有聲的詩人反思迴旋之展現。完整性已然不可同日而語。而後的散文集《除以一》,更是詩意遍布──許多篇章讓我想起散文詩的概念。梓評終究是屬於詩的,我一直這樣相信著。
這裡的兩首詩有個共同特色,一是觀看草間彌生展覽之感,一是《黑眼圈》發想,兩詩均先穿透了既定藝術形態,再以詩意進行轉化。先前提到他對藝術的敏銳,但更有甚者,他不把「觀看」與「感受」單聲道呈現,而築構了另一個,在內化私美學後的脈絡鋪陳。透過詩意的眼,去「再現」事物的狀態。這樣的「再現」,非敏銳或感受力即可達成:那需要一個詩意的召喚,而非感想僅僅。草間彌生個展與蔡明亮電影本身已經具備龐大特質,但另一方面,兩個藝術形式皆具有開放性質,足供詩人進一步探索。梓評用生活的真實五感,去搜尋引喻的可能,寧靜獨白設定交織著豐沛感官描繪,似近又遠地回答了一種抒情。在兩首詩裡,這回答的主架構是色彩;層次裡,他鎖定主題,吐納自己。讀著讀著,彷若經歷了兩種混合的詩意交替:創作發想的本身,及詩人對於美學一種嚴謹、誠懇的應答。
■黑鏡──草間彌生KUSAMATRIX個展,六本木,2004
如果能打開通往黑暗的長方形
事先跟有懷錶的球體道别
啊我們身上都穿滿野獸的斑點
使用一兩種蛇類的捲曲
有人是毒素微量的菇
儘管鏡像意義缺乏
但鮮豔而孤獨地在高樓膚內增殖
在此之前,必須先撫摸某一朱紅的痣
學習草履蟲般自在變形
在有巨大玩偶的白牆邊邂逅歌姬
她唱著:現在是死亡時刻到了,現在
有三種凝視在交易
快速通過的青春幹線還繼續前行
兩面圓鏡的夾層裡
是一條無限延伸的複製的梯
如果已被邀請
在妖怪的快樂國度
隱約聽見燈與細菌在對話:
誰都穿越龐大且秩序的長方形
看黑暗如何折射彼此
在另一螢光色應許之地
有人赤裸承租嶄新肉體
有人沉重地卸下背後的鏡
■黑眼圈──蔡明亮的《黑眼圈》,2007
睡不著/因為有人睡著
植物一樣的睡/音樂灌溉
長成欲望的核/躺著等待清洗
不說話/學流浪漢沉默
也想在燥熱街角/觸摸重要他人
夜深後/被撿回家/陌生地睡
睡成陌生
浴室是潮濕的/一直都是
我們都是
不如就/一邊接吻一邊咳嗽
繼續接吻/在陰霾裡/繼續咳嗽
或者/加入他人
躺在他人/中間/讓大霧掀開你的臉
直到時間/直到污水蓄滿
但/沒有可站立的位子
移動到陰影裡
希望有人/讀出黑暗中的字
不如就/一邊生活一邊沉默
繼續撫摸/在陰霾裡/擁抱多餘的人
我們巨大的感情廢棄
足以飄浮/像一床故事
■原載於四月號《幼獅文藝》
photo:
http://www.beautifulnewworld.info/wp-content/uploads/2007/09/0303.jpg
真正認識梓評時,他已經不太寫小說了;其創作朝向另一個方向,我會說那是一個「詩意」的轉折。或許是因為戲路太廣,又或者當時正值創作上的一種深切反思,我感覺他其實並不太確信自己在創作上的方向──當然跟他過度謙遜也有關聯。
在他準備第二本詩集《法蘭克學派》期間,我們不時聊到關於「詩意」這件事情,我深覺他理解詩的方法,有了一種深刻內化,於是在後來的作品裡,看見了其幽微卻顯著的質變。當我翻著《法蘭克學派》時,曾與他堅定地說:「作為你的讀者,我希望你堅持寫詩;或許踟躕於創作的路線,但請不要忘記詩意是你歸屬的最大資產。」他在詩意自覺,生活私密間調和著;抒情的面貌於其筆下具有微觀性質的龐大構思,而對於藝術及生活的感知,供給了信手拈來的養分──但卻未被濫用。若說《如果敵人來了》精選吸納著梓評年少時每個單一抒情呈現,《法蘭克學派》則像是擲地有聲的詩人反思迴旋之展現。完整性已然不可同日而語。而後的散文集《除以一》,更是詩意遍布──許多篇章讓我想起散文詩的概念。梓評終究是屬於詩的,我一直這樣相信著。
這裡的兩首詩有個共同特色,一是觀看草間彌生展覽之感,一是《黑眼圈》發想,兩詩均先穿透了既定藝術形態,再以詩意進行轉化。先前提到他對藝術的敏銳,但更有甚者,他不把「觀看」與「感受」單聲道呈現,而築構了另一個,在內化私美學後的脈絡鋪陳。透過詩意的眼,去「再現」事物的狀態。這樣的「再現」,非敏銳或感受力即可達成:那需要一個詩意的召喚,而非感想僅僅。草間彌生個展與蔡明亮電影本身已經具備龐大特質,但另一方面,兩個藝術形式皆具有開放性質,足供詩人進一步探索。梓評用生活的真實五感,去搜尋引喻的可能,寧靜獨白設定交織著豐沛感官描繪,似近又遠地回答了一種抒情。在兩首詩裡,這回答的主架構是色彩;層次裡,他鎖定主題,吐納自己。讀著讀著,彷若經歷了兩種混合的詩意交替:創作發想的本身,及詩人對於美學一種嚴謹、誠懇的應答。
■黑鏡──草間彌生KUSAMATRIX個展,六本木,2004
如果能打開通往黑暗的長方形
事先跟有懷錶的球體道别
啊我們身上都穿滿野獸的斑點
使用一兩種蛇類的捲曲
有人是毒素微量的菇
儘管鏡像意義缺乏
但鮮豔而孤獨地在高樓膚內增殖
在此之前,必須先撫摸某一朱紅的痣
學習草履蟲般自在變形
在有巨大玩偶的白牆邊邂逅歌姬
她唱著:現在是死亡時刻到了,現在
有三種凝視在交易
快速通過的青春幹線還繼續前行
兩面圓鏡的夾層裡
是一條無限延伸的複製的梯
如果已被邀請
在妖怪的快樂國度
隱約聽見燈與細菌在對話:
誰都穿越龐大且秩序的長方形
看黑暗如何折射彼此
在另一螢光色應許之地
有人赤裸承租嶄新肉體
有人沉重地卸下背後的鏡
■黑眼圈──蔡明亮的《黑眼圈》,2007
睡不著/因為有人睡著
植物一樣的睡/音樂灌溉
長成欲望的核/躺著等待清洗
不說話/學流浪漢沉默
也想在燥熱街角/觸摸重要他人
夜深後/被撿回家/陌生地睡
睡成陌生
浴室是潮濕的/一直都是
我們都是
不如就/一邊接吻一邊咳嗽
繼續接吻/在陰霾裡/繼續咳嗽
或者/加入他人
躺在他人/中間/讓大霧掀開你的臉
直到時間/直到污水蓄滿
但/沒有可站立的位子
移動到陰影裡
希望有人/讀出黑暗中的字
不如就/一邊生活一邊沉默
繼續撫摸/在陰霾裡/擁抱多餘的人
我們巨大的感情廢棄
足以飄浮/像一床故事
■原載於四月號《幼獅文藝》
photo:
http://www.beautifulnewworld.info/wp-content/uploads/2007/09/0303.jpg
SO?轉載與及被述寫者的孫梓評本人自己感覺怎麼樣呢?
要表達的是什麼呢?
嗯
已經無關陳玠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