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8-23 16:08:41愛睿客
如果詩可以像鐵路便當
──葉覓覓參與鹿特丹國際詩歌節
說起話來聲音低低的,像水果軟糖、頂著一頭濃密黑髮,女詩人葉覓覓(1980-)的形象一如她的詩歌,總是讓人感受到一點暈眩的甜蜜。像暗夜裡偷食巧克力,或是童年放學踩著雨鞋排路隊回家,屬於她的意象,即便暴力,似乎也很安全。從東華大學創英所畢業後,她到綠島國中實習了一年,此刻剛抵達芝加哥打算嘗試以影像寫詩──葉覓覓小小身體裡所蘊含的龐大能量,就像海底溫泉一樣。
剔除語言骨頭,分食詩意的魚
她其實也剛結束歐洲短遊。由於荷蘭詩人Erik Linder的賞識和英文詩譯者Steve Bradbury的力薦,葉覓覓受邀參加2007鹿特丹國際詩歌節。過去,幾位前輩詩人如洛夫、羅青、商禽、夏宇、陳黎、零雨都曾受邀前往。葉覓覓說:「做為一個年輕詩人的我,不免感到受寵若驚。」
詩歌節於6月間在鹿特丹城市劇院舉行,來自19個國家的24位詩人,除了法國知名詩人Yves Bonnefoy有專屬演講活動之外,其餘每位詩人都有十五分鐘個人朗誦時間及午後花園訪談,另外還有開幕、閉幕朗誦、紀念普拉絲特別節目、翻譯工作坊……等。「其中,翻譯工作坊特別有意思,能夠跟創作者面對面,把他們的文字轉譯成自己熟悉的文字,是一件頂好玩的事。整個過程是相當輕鬆、愉快的,討論一首外文詩如同分食一條魚,總會有人熱心幫忙把語言的骨頭剔除,你只要負責細嚼慢嚥就好。」
讀詩也能帶來飽足感
去年葉覓覓也曾應邀參加台北詩歌節的新生代詩人座談,她認為,比起鹿特丹國際詩歌節,台北詩歌節辦得毫不遜色,「差別只在於政府與觀眾的支持度」。
據說,荷蘭政府每年都資助十幾位「專業詩人」,讓他們專心寫詩,衣食無虞。「荷蘭觀眾對於詩的熱情也讓我大開眼界,每一晚的表演活動皆需買票進場,開幕和閉幕的兩個晚上,五百人大廳竟座無虛席,試想:在台灣,免費的朗誦或演講,五十人的座位都不見得坐得滿了,更何況要收費?」
相對於鹿特丹國際詩歌節的細膩分工、大家放鬆地喝酒、聊詩,甚至開放舞池給民眾勁歌熱舞到深夜,葉覓覓覺得,「如果台灣民眾能多讀一點詩──如果詩可以像鐵路便當一樣平民化,台灣詩歌節或許能更彰顯其美好、更富有飽足感。」
由於腦海裡總有些光怪陸離的故事,葉覓覓寫了一本短篇小說集,完成兩支短片《天保佑》和《什麼鬼》──從詩人變身小說家又變身為電影工作者,詩意核心卻始終燃著,或許,那就是她抄寫在書頁裡的祕密。
photo:詩人葉覓覓參加鹿特丹國際詩歌節。
(blog.roodo.com/pitchdark/archives/3665819.html)
小綠
2007-08-24 14:37:58
感謝愛睿客!
又認識了一位能讓人心跳加速的詩人!
真幸福呢呵呵臉都熱了!
嗯,詩旅不分。
話說旅途中能偶遇鐵路便當,也是個有福之人阿。
(或許飢餓中的想望才是人生中真正的想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