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2-19 15:44:29艾瑞克

迷離幻境…埃及…綿延千年的記憶(一)


朋友離開希臘,我計畫著下個行程:歐洲的申根簽證隨時可以到歐洲,找找看有沒有希臘附近免簽證的國家,我常常這樣節省經費,只要有時間,可多去些國家就盡量去,有人喜歡賺錢,我喜歡賺生命,生命是要去爭取的,人總以為活著就是活著,殊不知活著還要去體會,去活出生命。我看了看資料,希臘的對岸,航行過迷人的愛琴海便是………埃及。

(克莉奧佩脫拉倉皇的離開羅馬,凱撒的遇刺是她始料所未及的,忍著悲傷,搭上開往亞歷山卓的帆船,地中海溫馴的微風無法平撫她忐忑的心情。)

告別充滿神祇的雅典,我收拾行囊,想像我是尋找金羊毛的傑生,立誓取回金羊毛,讓已故的福里瑟斯亡魂能夠回故鄉。於是我的風帆也出發,航向愛琴海的對岸,我想像一路航行過將男人全殺光只剩女人的蘭姆諾斯島,會發出惡臭的鳥身龍尾人面獸「宙斯獵犬」,會使周圍海水沸騰的「牴觸石」,和充滿女戰士的國家亞馬遜國,終於抵達了神秘的埃及…亞歷山卓。

(帆船行過亞歷山大時代始王扥勒密興建高384公尺的法洛斯燈塔,黑暗的潮水拍擊著危險的礁石,不安的克莉奧佩脫拉終於感到心安,看到這座大理石燈塔,再過1.2公里就是亞歷山卓港了,祖先的英靈像是燈塔射出的光芒指引著她,失去凱撒的辟護,美麗的祖國需要強大的軍力來保衛,埃及不可以再受到傷害了。)

我站在熱鬧的亞歷山大城裡,盡力想像這座建立於西元前334年的城市應有的面貌,站在港口邊,遠眺法洛斯燈塔不見了,這當時列身世界七大奇觀的偉大建築早已飛灰湮滅,孔所加法地下墓室宣示著古亞歷山卓城的命運,經歷數次地震的威脅,亞歷山卓多已石沉海底,科學家在亞歷山卓港進行過多次的挖掘工程,其中於1996年的一次挖掘中,法國的專家聲稱在亞歷山卓港的海底發現了大規模的古代遺跡,同時亦發現出古代的道路及鋪設道路的鋪石痕跡。如果要尋訪當時偉大的城市,怕要化身成為遠古的遊魂,才有可能回到當時的繁華吧!
離開熱鬧現代的建築區,舊城區的石板路跟黃色電車稍微帶來歷史的氣氛,27米高的龐貝石柱聳立在台地上,那是西元297年,埃及執政長官波思吐莫斯在賽拉比斯神廟的廣場中央建立的,為的是宣示羅馬皇帝戴克里討伐判將艾賀禮成功的豐功偉業。柱基西側石壁上刻有四行字,至今依稀可辨:“為戰無不勝的亞歷山大監護神,公正的戴克里先皇帝,波思吐莫斯謹立此柱”。
再出舊城區,來到港邊的魁特貝碉堡,1480年時,蘇丹王魁特貝(Qaitbay)為了守衛海岸線,下令在法洛斯燈塔原址上建立了一座軍事用堡壘,即魁特貝碉堡。爬上碉堡高塔,可以俯瞰亞歷山大港跟美麗的愛琴海,想像凱撒征服埃及時的氣宇軒昂,「我來!我見!我征服!」,歲月像是漫天風砂,帶走城市,也帶走一代繁華。
摩西•阿布•阿巴斯清真寺在魁特貝碉堡不遠處,是亞歷山大最大、最美的清真寺,始建於1775年。摩西•阿布•阿巴斯是一位伊斯蘭學者,生於阿拉伯帝國統治時期的西班牙,後來到亞歷山大,修建這座清真寺。清真寺在1943年曾經重建,融入了安達盧西亞伊斯蘭建築風格,加上了四個穹頂和一個高聳入雲的尖塔,清真寺內部有一條8根花崗岩柱支撐的柱廊。
由法洛斯燈塔的覆滅,歷經龐貝石柱、魁特貝碉堡到摩西.阿布.阿巴清真寺,正是用建築書寫的一段歷史,由埃及法老到羅馬的征服最後是回教的統治,歲月的奔流像是一匹脫韁的野馬,轉眼之間奔過兩千年,如今人事全非,只留下海底的斷垣殘璧,以及宏偉的碉堡,供人憑弔而已。

(克莉奧佩脫拉在石柱邊的椅子上坐了下來,心裡盤算著今後的處境,羅馬帝國失去凱撒會是什麼樣的局面?布魯圖斯為什麼會叛變?元老院為什麼要反對凱撒?難道凱撒拒絕安東尼的皇冠還不足以說明凱撒的心不在羅馬皇位嗎?世事當真如一盤棋,不經意的一撥就可以攪混縝密細思的佈局。克莉奧佩脫拉仔細思考著,如今只有趕快將埃及治理強大,再觀察羅馬情勢再說。羅馬城的執政官安東尼應該有能力安定羅馬吧?但是他可以治理帝國嗎?不想了,還是召喚大臣來共商大計吧!要怎樣才能將這處處是沙漠的國家變得富強呢?)

出了亞歷山大城,往開羅的方向前進,沿途的沙漠多已綠化,公路兩旁盡是椰棗樹,樹後是翠綠的果樹,葡萄、香蕉以及各種水果,現代科技的進步,要征服沙漠已經不是很困難的事了!
經過三小時的奔波,終於抵達千塔之城…開羅。
埃及首都開羅(Cairo)橫跨尼羅河,氣魄雄偉,風貌壯觀,是整個中東地區的政治、經濟和商業中心。由開羅省、吉薩省和蓋勒尤卜省組成,通稱大開羅。大開羅是埃及和阿拉伯世界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古埃及人稱開羅為“城市之母”,阿拉伯人把開羅叫做“卡海勒”,意為徵服者或勝利者。
尼羅河是世界著名的大河,流貫開羅市區後,分為兩支,繼續北去,注入分隔歐非大陸的地中海,形成了廣闊富饒的尼羅河三角洲。開羅,就在三角洲的頂端,而尼羅河是孕育埃及的母親之河。
在開羅西南30公里處,正是尼羅河所孕育的古文明孟菲斯遺址。孟菲斯博物館內有法老拉姆希斯二世的巨型石像,歷史久遠。院中,有一獅身人面像,完整無缺,我安靜的在院子裡休息,想著剛剛見到的拉姆西斯二世,他是埃及第十九王朝的第三代國王,這位在公元前一千三百多年統治埃及的法老,是統治埃及最久的法老,在位66年期間,建立了古埃及歷史上最輝煌的史業。小時的記憶,美麗浪漫的漫畫…尼羅河的女兒,便是以當時的歷史為背景。
拉姆希斯二世最令人敬佩的不是他所征服的領土,或是他所興建的宏偉廟宇或神像,而是公元前1269年跟他宿敵赫悌簽署歷史上第一個和平公約,這個只有九個條文的和平國際公約,體現了拉姆希斯二世政治上的胸懷。
埃及目前最能讓人憑弔的古埃及建築:卡納克神廟、魯克所神廟、以及阿布辛比神廟,都是他在位時所興建的偉大建築。
而他跟聖經…出埃及記的關聯,也是有趣的軼事,人們傳說他是拒絕摩西的建議,釋放以色列奴隸的那個法老,因此遭受上帝的逞罰,導致長子在第十重災難中遭上帝所擊殺。1989年在拉姆希斯二世帝王谷其兒子的玟墓中,考古學家發現長子頭骨有一處凹陷,這更增加了人們的穿鑿附會。
微風輕拂下,不禁讓人緬懷起這位古埃及偉大的法老,歷史在他手上竟然留下如此讓人動容的軌跡。尼羅河上的風帆駛出一道漣旖,過了不久就恢復無痕,就像是這位偉大的法老,也只能安息在黃沙滾滾的風塵裡。

(克莉奧佩脫拉在宮殿聆聽羅馬傳回的消息,凱撒的部屬,羅馬執政官安東尼已經掌控住羅馬城,暗殺凱撒的元老正陸續被追緝中,凱撒的養子屋大維跟安東尼聯手,正在平定這場動亂,羅馬的情勢應該在近期就會有個分曉,可是這對克莉佩脫拉並沒有安定的作用,因為在安東尼跟屋大維之間,她只有選擇跟安東尼合作,可是安東尼可以應付屋大維的野心嗎?克莉奧佩脫拉始終沒辦法拋開這個陰霾。)

開羅可以參觀的除了開羅博物館典藏埃及最精華的歷史文物之外,遊客必去的地方就是金字塔,這裡的金字塔指的是位在吉薩的三個大金字塔,跟旁邊的獅身人面石像。
抵達吉薩由東北到西南可以看到排列著三座大金字塔,Khufu 陵墓(Cheops), Khafre陵墓 (Chephren) 和Menkaure陵墓 (Mycerinus),分別是古王國時期 Khufu (2551-2528 BC)、Khafre (2520 - 2494 BC) 和 Menkaure (2490 - 2472 BC) 三個王朝的法老所建。
Khufu陵墓 是三座金字塔之中最大和年代最久遠的。金字塔本來高 146.5 米,經歷四千多年的風沙侵蝕,現高約 137 米;四方塔底邊長 230 米。金字塔由超過 230 萬塊、每塊重逾 2 噸的大石砌成。大金字塔東邊有三座小金字塔,為王后、妃嬪的陵墓。南邊則設有太陽船博物館,內有附近出土的太陽船模型,古埃及人相信法老王死後會乘著太陽船到冥界。
吉薩金字塔並不是埃及唯一的金字塔,埃及共有八十座金字塔,最古老的在Saqqara和Dahshurz附近,分別是階梯金字塔、彎曲金字塔跟紅色金字塔。可以安排在前往吉薩之後順便前往。
階梯金字塔位於Saqqara,建於第三王朝 King Djoser (Zoser) 年代 (2630 - 2611BC),高 62 米,共有六層。起初只是普通的石室墳墓,後來在上面一層層的加建而成了今日的模樣,是年代最古老的金字塔。
紅色金字塔是埃及最古老的、「真正的」的金字塔(不是階梯形),它其實較 吉薩的大金字塔差不多大小,高約 104.5 米,邊長約 220 米。因石質偏紅,故稱紅色金字塔。
位於紅色金字塔不遠處的彎曲金字塔,高約 110 米,在約一半的高度斜度忽然減少,原因相信是當時的建築師在金字塔建了一半時預測到按原先的設計可能會倒塌,所以在上半部減少斜度。
金字塔是古埃及工程史上的奇蹟,當今人類對於如何將數量如此龐大,重量如此沉重的石塊,堆疊成如此精密的建築都嘖嘖稱奇,他的一些建築數字,甚至被證明跟行星軌道或是曆法相關,讓人對古埃及的智慧讚嘆不已。
我徘徊在這些沙漠中的史跡,狂風一起,風砂與歷史便混淆成一片,分不清是風沙掩埋了歷史,還是歷史飛揚在沙漠的塵埃中。走過黃砂,留下一道腳印,可以確定的是被掩蓋的一定是我這渺小的蹤跡。

(安東尼終於跟屋大維平定了羅馬,並且跟雷比達組成三頭聯盟,安東尼統治東部、屋大維統治義大利、雷比達統治西部。安東尼在前往安息途中給克莉奧佩脫拉傳來訊息,要他前往土耳其的塔爾蘇斯會合,克莉奧佩脫拉思考著,要如何攏落這位昔日凱撒身邊的大將?讓他成為協助維持埃及光榮的夥伴,可是跟安東尼聯手,屋大維會如何想?他會樂意讓聯盟壯大嗎?安東尼又肯聽她的意見嗎?如果安東尼只是窺視埃及的資源,她又應該如何打算?如何讓安東尼聽命於她,克莉奧佩脫拉心中已經有了定見,她叫屬下將船隻準備好,她要去見安東尼一面。)

由開羅往南參觀古廟的方式很多,我總是拋棄人們習慣或是被安排的方式,選擇搭乘千百年來不變的交通工具…Felucca埃及帆船,旅行時記得一句話:沒有什麼不可以搭的,只要你有錢,懂得出價,至於價錢公不公平?跟你想去的地方等值。
但再三交代,喜歡思考,將吃苦當成吃補的同類,一定要搭Felucca,就像從海上看台灣東部才會了解為什麼荷蘭人看到台灣會驚呼:福爾摩沙一樣,搭乘Felucca由尼羅河看兩岸,你才會知道尼羅河是如何孕育這片土地?更別提兩岸的風景,以及日落黃沙時那夢一樣的景緻,會將你帶往兩千年前的古埃及,讓你心領神會。
我安靜的坐在船首,讓風從耳際吹過,聆聽著風聲,帶來千古低語。翠綠的河水,雪白的風帆,黃色的沙,藍色的天,不變的風景,不一樣的人。

(克莉奧佩脫拉搭乘金碧輝煌的皇室坐船一路往東行駛,她不回答安東尼的邀約,她是自己的主人。愛琴海的藍可以軟化所有水手的心,美麗的女人可以讓無數英雄盡折腰,船到塔爾蘇斯,安東尼隨克莉奧佩脫拉回亞歷山卓,一個人的身影變成雙,愛琴海的風吹向亞歷山卓,捲起千堆雪。)

上了岸,我前往底比斯,由那兒你可以遊覽週邊的諸多神廟跟帝王谷,神廟裡,包括康翁波(KomOmbo)鱷魚神廟、艾得夫(Edfu)神廟、伊斯納(Esna)神廟,以及位在底比斯內的路克索(Luxor)神廟),跟全埃及最大的卡納克(Karnak)神廟。
卡納克神廟是底比斯最古老也是佔地最廣的神廟,以城牆分隔三個區域,中間保持最好的是獻給太陽神阿蒙(Amon)的、左側獻給蒙圖(Montu)神、另一則獻給阿蒙神形似禿鷹的妻子幕特(Mut)。
走在卡納克神廟裡,彷彿走在古埃及輝煌的歲月中,佔地有半個曼哈頓區大的神廟,光是神殿的大柱廳就有4000多坪方米,廳內有134根石柱,分成16行排列,中間兩排最粗大,直徑3.57米,高21米,可容納100人站在上面。柱頂一律裝是開放的紙莎草花,柱上有精美雕刻,整座大廳由 Seti I (1306 - 1290 BC) 始建,到拉姆西斯二世才完成。
殿內石柱林立,中間與兩旁屋高形成側面採光,光線被橫梁和柱頭分去一半後,漸次陰暗,形成法老「王權神化」的神秘氣氛。這些巨大形象震撼人心,精神在重量下壓抑,這壓抑正是崇拜的起點,也是卡奈克阿蒙神廟藝術構思的發軔。
維基百科在卡納克神廟的文字下加了一個註解:
………………人類所有的思維都僵死和失落於此。
神廟內還有高八米的拉姆西斯二世雕像兩座,跟阿布辛比神廟神似,只是規模小多,也有諸多方尖碑,其中最高為女王 Hatshepsut 為阿蒙神所建,高 29﹒2 米,是埃及最高的方尖碑。
由卡納克神廟有專門步道走到三公里外的路克索神廟,快到路克索神廟時步道兩旁坐落兩列獅身人面像,神廟始建於驍勇善戰的法老王Tuthmosis III時期 (1479 - 1425 BC),供奉底比斯主神Amon、祂的妻子Mut和祂們的兒子月神Khons。百多年後的Amenhotep III加一個大庭院和神殿,在大庭院外是十四支巨型石柱,相當有氣勢。到了拉姆西斯二世年代,神廟再度擴建,建築了另一個大庭院、一道高大的外牆和豎立了幾尊他的坐像。
拉姆西斯神像旁有一支方尖碑,原本是一對,另一支在1831年由埃及總督穆罕默德 阿里贈送給法國國王路易-菲利浦,碑身的古文字記載著古埃及拉美西斯法老的事蹟。當初運輸這塊23米高,230噸重,由完整的巨形玫瑰色花崗岩雕琢而成的方尖碑,可謂大費周折,從埃及到法國一路的困難周折可以成就一篇史詩。最終,這座方尖碑經歷了兩年半的海上航行,於1936年十月運抵法國,豎立在巴黎協和廣場上。
70年後我站在協和廣場的方尖碑旁,想著路克索神廟的另一支方尖碑,以及協和廣場的腥風血雨,1792年路易十六遭逮捕後在協和廣場被斬首、1794年2月主張對王室處以極刑的革命主將丹敦遭激進派羅伯斯比主導的救國委員會逮捕並在協和廣場處決、1794年7月羅伯斯比遭不同政見的國民公會逮捕並處死於此。這世界有什麼真理?什麼樣的真理必須用千千萬萬人的鮮血去鋪路?無論是宗教,還是政治,當權者慷慨激昂的以仇恨對付敵人時,別忘了歷史的教訓!融合永遠是最溫和的選擇,寬恕永遠是最慈悲的胸懷。

(安東尼的心雖然在克莉奧佩脫拉身上,可是環境讓他無法久留,他知道唯有征服安息才是統治羅馬的關鍵。安東尼於是返回領地,並且為了取得屋大維軍團的援助,娶了屋大維的妹妹奧克塔維亞,可這算盤最終破裂了。屋大維看穿安東尼的計畫,始終沒有出兵增援。安東尼於是將奧克塔維亞送回羅馬,回到克莉奧佩脫拉身邊,統合兩軍出兵安息,可惜數次戰敗亞美尼亞,失去大部分的埃及軍隊。冬天,安東尼的軍團撤退回亞歷山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