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9-16 23:02:25留白

朱銘雕塑的自然美——遊朱銘美術館有感


朱銘的大名,早已聽過;朱銘的作品,也看過幾件;他的言論,也讀過少許,不過,這一切都不及走進他的美術館,親覽大量作品來得直接、震撼。

來到台北,參觀朱銘美術館是我期待己久的行程之一。怎麼說?光是聽聞美術館相當於整個山頭這一點,就已經是非看不可的理由了。我帶着滿心的期待踏上這座山頭,憑直覺去看一件件好作品。我這個門外漢不懂欣賞精細的雕琢也無關係,因為朱銘的作品不講求精細,求的是神韻。空間感、形態美這些是與生俱來的直感,令人人都具有品賞藝術作品的能力,只是我們未必懂得運用,而朱銘的作品能喚醒我們這方面的能力。

朱銘的作品,無論是木雕、石雕、不鏽鋼作品、或是拼貼畫,都來得簡單、純樸、乾淨利落,換句話說就是“輕”,也就是“自然”。究竟這種自然之美如何散發出來?這些雕塑和這位雕塑家要表達的內涵是甚麼?解說員為我們介紹作品,也講講朱銘先生的人生背景及創作歷程,由他最初的鄕土系列,到運動系列,到太極系列,直至現在的人間系列,都簡略的介紹。當我欣賞運動系列的有力之美時,感受到一股動力,並且浮想連翩,想像雕塑下一刻的姿態的無數個可能性;人間系列則有人間的千姿百態,人的各種感情、神態;而太極系列就有一種圓滿的感覺,看着看着,滿心歡喜。不過,在幾件抗戰英雄的雕塑上看到一些蜘蛛網鋪着人物的臉,疑惑不已:這麼專業的美術館,怎不好好保養一下這些露天擺放的展品?解說員仿佛察覺到我的疑惑,說道:“你看這些展品,都是露天擺放的,材質會老化,但我們沒有刻意去維修這些展品,因為朱銘先生認為,人會老去,藝術作品也會老去,這些天然的變化、這些大自然為作品加上的顏色才是最美的。你看,這石雕上長了靑苔,多美!”眞的,美極了!我想知道的所謂內涵,就是這些了!且細看,這些作品每一個都走在路上、跑在草地上、坐在椅子上,或是從空中降下,仿如一個個活生生的人,就在你身邊,在生活着,散發着生命力,怎像其他正規藝術館的展品,都被困在玻璃內,被供奉着。靑苔之美,為我帶來了一個震撼,接着,我又看到了更美的一幕,擊中了我心靈的底蘊。

只見路旁佇立一列人間系列的軍人雕塑,正整齊地列隊,當中,我發現了與衆不同的一位,是衆多男子漢中間的一個女軍人。巾幗英雌,戴着帽子,穿陸軍裝,頭微微向下,有一點含蓄,耳旁束了兩條小辮,最與衆不同的,是多了一個鼻子。這系列的軍人雕塑都沒有明顯的鼻子,唯獨她有。為甚麼呢?難道是特別設計?再仔細看清楚,我才驚訝地發現,這個鼻子原來是一隻死去的白蛾!牠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依附在這個雕塑的臉上,淡然逝去,留下來的印記卻與這個雕塑結為一體,完全融入了,沒有一點瑕疵,簡直可以相信,牠本來就是雕塑的一部分,牠原本就該在那裏!這是大自然與朱銘共同創造出來的藝術品,生命之美,莫過於此!生與死,在這一刻,濃縮凝結在一個小小的空間裏。太美了!朱銘的體會,讓我幸運地也體會了一點。當下一個遊客到來之時,這動人的一幕可能已經不再;然而,我相信下一幕將會到來,只要你願意細心體會。

看過這動人的一幕,我獨個兒閒適自在地品味這個充滿生命的空間。欣賞雕塑作品之餘,亦不忘留意作品與大自然的關係,當然,更要欣賞一下這個美麗的山坡。大自然的風景,才是一切美麗的開端,我想,朱銘先生大概也會同意吧!

原載於澳門日報
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08-08/12/content_2091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