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12 03:42:37也樂

冷戰年代的綠茶榮景。台灣茶葉發展的歷史脈絡(5/8)

青心烏龍緣茶1  

圖片:採摘自坪林有機茶園,以青心烏龍試製出來的台灣抹茶。

  

 

二次大戰結束,台灣茶業復甦

 

一種半球型的包種茶製技,開始在茶農間教習發展

 

這種半球型包種茶始於1930年安平鎮茶業試驗支所的研發,茶葉以台式包種茶的獨特花香為基礎,吸收了鐵觀音的部份特點,將茶葉揉捻為半球型,形成較為甘醇的茶質,其發酵程度約介於包種茶與鐵觀音之間。直1950年前後,這項製技已傳習至南投的名間與鹿谷一帶

 

那時台灣茶園主要仍分佈於台北、宜蘭、桃園、新竹及苗栗等北部地區,佔全國面積的96%,中南部的茶園才剛起步,包括南投、雲林、嘉義等中南部地區的茶園只佔4%、東部地區也有茶園,但面積不到1%

 

簡單地說,直到廿世紀中葉,台灣的茶葉是集中在北部發展的

 

1948年,有鑑於當時的中國即將成為社會主義國家,貿易秩序混亂,美商協和洋行來台設立分行,其判斷中國海外的茶葉市場將出現缺口,因當時台灣的綠茶產業並不成熟,若能適時將中國綠茶的製作技術引進,必能取得中國海外茶葉市場的利益,及本地綠茶產業的發展先機,從而延請上海的綠茶專家來台,引進炒菁製程的綠茶,同時於新竹及桃園設置12個製茶廠;協和洋行的判斷正確,巧妙地從台灣接手了中國海外綠茶市場,翌年,台灣綠茶輸往北非洲1190公噸,這次的成功,開啟了台灣綠茶的海外視野

 

台灣綠茶在北非外銷市場這塊版圖穩定地成長,而在台灣的茶樹品種中,因青心大冇具有適製烏龍茶、包種茶、紅茶與綠茶的優點,就成為這個時期政策推廣的方針及茶園栽種面積最多的品種

 

到了1959 年,台灣輸往北非的綠茶已達3456公噸,其中摩洛哥佔了將近95%。

 

但,真的改變台灣綠茶命運的是日本

 

日本國民的飲茶習慣為綠茶,也是世界重要的綠茶生產國,但台灣在日本殖民統治期,基於產業衝突,綠茶是總督府不會去發展的商品,戰後,台灣綠茶解除了桎梏,在國際局勢中取得北非這塊市場,有了穩定成長的契機

 

1960年代,日本經濟突飛猛進,國民所得大增,年產十萬公噸的綠茶已不敷內需,從而成為茶葉輸入國;1962年,日本向台灣輸入10公噸煎茶,也就是蒸菁製程的綠茶,試銷後市場接受度頗高,日本快速地放大採購量,當時北台灣的三峽成為這波綠茶趨勢的重要生產地。

 

廿世紀初葉,以台北作為根據地的三井合名株式會社,其位於三峽的茶廠原本是製作煎茶的,但在殖產局的指導政策下引進阿薩姆茶樹,改製紅茶,那時三峽已有青心柑仔這種地區性的茶樹品種,青心柑仔是小葉種茶樹雜交來的蒔茶,因適製綠茶,至此開始被廣泛運用

 

1964,台灣綠茶的一個重要年份,這一年茶葉改良場的徐英祥先生從日本引進著名的綠茶品種藪北,而且,綠茶的外銷量超越了紅茶

 

台灣紅茶在日本殖民期打下了基礎,因此直到1960年左右,印度與鍚蘭等紅茶重要生產國,尚末自二次世界大戰的荒廢狀態恢復元氣前,紅茶仍是台灣首要的外銷商品,然而這些國家的茶園重新運作,其龐大的量產規模,讓同樣運用阿薩姆茶樹品種製作紅茶的台灣,只能在國際市場踽踽前進

 

1965年,台灣紅茶的外銷量來到12,908公噸,佔該年茶葉出口量的64%,但這年登峰造極的外銷量,卻同時是走向下坡的分水嶺

 

這年台灣紅茶所以創下出口紀錄,背後的原因在於印度與鍚蘭紅茶漲價,價格較低的台灣紅茶,被國外紅茶製造商大量採用為「併堆」原料,拿台灣紅茶混印度或鍚蘭紅茶攤低成本,其後以包括袋茶等碎茶形式的商品賣到市場,這就等同於今日的越南茶被拿來混台灣茶,賺取高額的利潤是一樣的意思

 

台灣紅茶攀峰的隔年,外銷量驟減為6128公噸,再一年滑落到3371公噸

 

事實上,廿世紀中葉之後,台灣紅茶並未從過去的基礎,發展出與時俱進的新商品,或者說成功地發展出大吉嶺紅茶或祈門紅茶這樣高價值的商品,反倒在阿薩姆紅茶的戰場,展開一場成本的競爭,台灣紅茶既然失去了價格擬定能力,便只能於國際市場載浮載沈

 

1966年開始,台灣紅茶的外銷量就沒有回到榜首過了,直到1980年止,這十五年間,台灣綠茶的外銷量均超過五成

 

當此綠茶作為台灣外銷主力的時刻,1971年,台灣退出聯合國,自日本殖民期乃至戰後,由國家發動茶葉外銷的主導力量走向式微,另外,中國歷經了十九世紀末以來的戰火及社會主義體制的鎖國期,讓台灣茶葉一直保有海外市場機會,但國際局勢丕變,茶葉大國即將甦醒,成為台灣茶葉外銷的競爭對手

 

1973年,台灣茶業史上生產量與外銷量最高的一年,茶葉產量28000公噸,外銷量23300公噸,其中綠茶創下18600公噸的外銷紀錄,佔外銷量78%,輸往日本的煎茶12000公噸,佔台灣茶葉輸出總量的51%

 

因為煎茶行情看俏,這一年,綠茶熱感染了東台灣,花蓮舞鶴台地成了茶葉政策推廣栽植的地區,這也是東部正式發展茶葉的肇始

  

戰後,台灣綠茶的命運幾乎可說是繫於日本之手

 

這種整個輸出量大幅集中於某個單一市場的情形,幾乎等同於戰前,包種茶與烏龍茶發展過程的翻版

 

同樣跟日本有關係,日本殖民期發展出來的台式包種茶,畢竟已發展出茶葉的獨特點,戰後儘管失去了中國東北及華北市場,但回到東南亞,在泰國與香港等地區紮根,就算外銷量不再一嗚驚人,也穩定地維持於10%-15%

 

至於烏龍茶,長期依賴的美國市場,1970年代紅茶已佔茶葉進口量95%,消費習慣轉為袋茶形態的紅茶,烏龍茶的外銷量僅存1%-3%

 

一個世紀的時間了,烏龍茶似乎老態隆鍾,奄奄一息

 

然而此刻,戰後於各地茶農間流傳教習的半球型包種茶製技逐漸普及,不斷地累積生產基礎,這種製技形成的商品,已有別於絛索型重發酵的烏龍茶

 

1974年農林廳於鹿谷設立「高級茶生產專業區」,1975年鹿谷舉辦「凍頂烏龍茶比賽」,同年農林廳又於新店舉辦「全台灣優良包種茶比賽和展售會」,從此,半球型包種茶跟北部盛行的條索型包種茶,便以「北包種,南烏龍」劃分名稱,台灣早期承襲閩北工序製作的烏龍茶,已變法為「台式烏龍茶」的新體制了

 

相對於此,1977年,南投縣政府為了推廣魚池生產的紅茶,決定將該地紅茶命名為「日月潭紅茶」,但一個產業的興衰,其緊扣的命運跟趨勢有關,魚池紅茶正名適逢台灣產業轉型階段,勞動成本變高,在那個紅茶商品依舊採取低價從事國際市場競爭時刻,無可避免地整個紅茶產業便註定進入蟄伏期了

 

也樂 2014-09-04 21:44:22

Daphne您好
這篇文章是介紹台灣茶葉發展的系列連載之一,主要是講到六O年代崛起的綠茶,但我們本身沒有賣綠茶及抺茶,只有賣紅茶,另,天然抺茶粉含有高量的兒茶素,在人體抗氧化方面具有保健價值,但兒茶素很容易因為接觸空氣/光線/高溫/潮溼而變質,烘培乃高溫的加工過程,天然抹茶粉的兒茶素會受到破壞,往往抺茶蛋糕等食品,其實就只剩顏色與香氣特徵了,謝謝^^

Daphne 2014-09-04 10:54:19

我很喜歡抹茶,也有在做烘焙,
請問你們的抹茶有在販售嗎?
請問價格怎麼算?
還有,天然抹茶粉適合做烘焙嗎?
麻煩您回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