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07 23:36:33也樂

危機中出現的香片與包種茶。台灣茶葉發展的歷史脈絡(3/8)

DSC04342  

圖片文山包種茶的代表性產地之一坪林,依山闢田,成為梯田式的茶園風景。

  

 

台灣烏龍茶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

 

1869年烏龍外銷美國成功導致茶農搶種,市場逐漸出現供過於求的情形,1873年,茶葉市場受到世界不景氣波動,台灣烏龍茶的成本較高,販售獲利的誘因降低,導致德記、怡和、義和、美時及新榮利等台北專營出口的五家洋行停止蒐購,烏龍茶頓時滯銷,市況慘烈。

 

差不多的時間,中國福建的紅茶,繼印度大吉嶺後,再次傳播到其它的地方,但這次傳播出去的不是茶種,而是製作技術。

 

1875年,安徽德縣人余幹臣自福建官場退休,他告老還鄉時引進了正山小種紅茶的製作技術,在故里設置茶莊經營紅茶買賣,新形態的茶葉商品讓他在市場上大有斬獲,隔年進一步在祈門設立分號,也糾結茶農穩定地供應茶葉,而祈門的另一個茶商胡元龍,因綠茶銷路欠佳跟著改製紅茶,生意居然也大為好轉。

 

在余幹臣與胡元龍之前,祈門原本沿襲六安的製茶方法,只生產綠茶,如今在他們的示範帶動下,祈門就開始形成紅茶產業了。

 

1873年台灣烏龍茶徹徹底底進入了黑暗期茶商們為了生存,一定要想辦法,他們思考著如何變化商品的形態,探索其它市場的可能,當然更主要的原因是情勢所,於是滯銷的烏龍茶一船一船地運往福州改製當地人俗稱的「花香茶」

 

「花香茶」是閩北系的特殊製茶技巧,乃武夷岩茶的製作方式之一,跟烏龍茶的製作方法大同小異,但製作過程會加以花燻工序,讓茶葉帶有花香氣味,原本滯銷的條索狀烏龍茶便透過加工,搖身一變為香片

 

這些香片以四兩重為單位,放入內外相襯的兩張毛邊紙中,再摺裝為長方形的四方包,包裝外加印茶名與商號戳記,這種饒富現代感的小包裝,既帶有零售的概念,又制定影響後代鉅深的四兩重的標準規格,正是包種茶的原始雛形。

 

福建的正山小種紅茶及「花香茶」,都有燻製工序,這項閩北的製作技術,於1875年相近的年代,分別在祈門與台灣北部發展出了新商品

 

台灣北部的茶商在困境中發展出「香片」,不過決定性的製程必需委外代工,增添了商品的運費及加工成本,利潤廉薄,福建泉州府同安縣人吳福源發現到市場的需求,但居然沒有人提供服務,判斷其中藏有巨大的商機,1881,他帶著擅長製作香片的師傅來到台北,於大稻程設立「源隆號」同時期的還有安溪縣的王安定與張占魁兩人合夥經營的「建成號」,進行在地化生產

 

大稻埕陸續建立的香片」生產線,有其出自於追求利潤的動機與背景,但實際上也有助於降低新商品的生產成本,方便其它茶商的加入,這些百分百在台灣生產的香片製造出來後,從淡水運到廈門,再賣往南洋,成了後來台灣包種茶最早銷往海外的動線。

 

而,就跟祈門紅茶一樣,他們的成功帶來其他同行的仿效,南洋漸漸成了包種茶的最大市場;1899年,台灣烏龍茶的最大市場美國爆發美西戰爭,美國無預警地對茶葉的進口課徵戰爭稅,並制定進口茶葉的品質標準,台灣烏龍茶的外銷再次遭受重創,這事件讓本地極多的茶農轉往市場較為穩定的包種茶商品,於是包種茶的產量不斷激增成長。

 

台灣早期包種茶的崛起跟烏龍茶的市場震盪是有關係的,但包種茶有其屹立不移的市場位置,絕非僅只是茶農的一處避風港。

 

1885年,福建安溪人王水錦及魏靜來台,並在北台灣的南港開闢茶園,他們兩人對於包種茶充滿熱情,製作技術精湛,1912年,兩人研發出非薰花製程的包種茶,也就是僅運用輕發酵工序,茶葉便可在不受花燻的狀態形成自然花香,當時稱為「南港種子茶」,後來因為包裝形式演變為「包種子茶」,簡稱「包種茶這種創新的工法,突破烏龍茶以來的重發酵傳統,奠定了台灣包種茶的發展基礎。

 

王水錦及魏靜兩人又將研製心得傳授其他茶農,這種技術導向的新形態茶葉,讓台灣北部的文山地區蔚為產業群聚。

 

從此台式包種茶與福建「花香茶」分道揚鑣,具備獨立的商品人格與風味特徵。

 

時代正以事件重疊的方式不斷推進

 

經過了半世紀的茁壯,1926,包種茶的外銷量擊敗了烏龍茶,這項從危機中轉型摸索出來的新商品,因其強烈的特色為台灣創造了龐大的市場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