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7-31 10:46:37晚期風格〈書醫朱尚〉
2005年7月
2005/7/1
我在三重蘆荻社大開了一門課〝律動一顆美化家庭的心—DIY木工藝術〞,已經開始招生。
為了明天的課程博覽活動,我用手繪書的方法做了一本大書〝朱尚的木工作品集〞。又用數位相機拍了幾張漏拍的作品貼到網站上,這個作品集照片總算比較完整了一點,還有一些流落在朋友家的作品沒拍到,小白的狗屋、塔型CD架、雨傘架…
2005/7/2
一張教室的課桌椅,這就是我解說課程的攤位,大書攤開來正好佔滿整個桌面。來詢問的人都是擔心自己笨手腳,怕學不會。我擔心卻是他們的那顆心,我是否可以〝律動〞起來。
前幾天,與一位高科技公司總經理的老朋友見面,我告訴他退休後做的事,竟然沒有引發他對人文方面的一點點想望,我想他的這顆心一定是機器做的。
2005/7/3
這位老朋友接下一個大案子,試探我能否再出手幫忙一下,電話中我沒有拒絕,為的是想見一下幾年不見的老友。到他的公司時,他還忙著開會,先派個人接待我參觀工廠,我看到他還是處於混戰中。
吃中飯時,我告訴他:我們這一代人是最幸運的人,有很多機會做很多大事,也讓經濟史無前例的繁榮,但是我們還是把它稿得零亂不堪。
2005/7/5
鑾背著我換好衣服,準備去店裡的時候,我還咪著眼躺在床上。我問她有什麼事要我做的,讓一個無業游民可以分擔一些家務事,鑾靠近過來說:可以拖地,地板很久沒拖了。我突然覺得自己像個整天關在家裡的家庭主婦,想用一些柔情蜜意的舉動,送她出門去上班。
我伸手拉她過來,但她卻輕輕地抗拒,就像抗拒一隻太過熱情寵物。
2005/7/6
獨自一人在家時,我沒有隨手開冷氣的習慣,等鑾2點下班回來,我們才窩在小房間裏吹那台最小的冷氣,睡個午覺。
總算又熬過一個炎熱的下午。夜已降臨,我才回到窗台前,坐在每天寫日記的藤椅上,我開始意識到這將是一個難熬的夏天,以前都是躲在辦公室裏吹冷氣。這時候我才感覺到我正在適應一種新的生活、新的時空結構。
2005/7/7
木工的第一堂課是:從零開始--認識你的生活,探索真正的需求。
〝你也許永遠不會知道,要對生活發生興趣要花多大的努力。這種努力將使我們對生命充滿興趣,就像我們熱情地對待任何事物一樣。〞 摘自紀德《地糧》
我將引用這段話做為開場白,我不想讓這門課程淪落為只是教會動動手的勞作課,它應該是一種生活態度的啟蒙。
2005/7/8
只要天氣不太熱,我會坐在窗台邊一整天。這個角落是用我生命最美好的那一個片段(剛退休的那一個月)塑造出來的,我把屬於身上的某一些東西留駐在這裡,這裡有一種只有我才能深刻感受到的韻味,一種小孩兒對小被被的依戀,一處心靈的角落。
我開始準備木工教學的講槁,我需要文字才能思考,思考我當時是怎麼做出這些東西的。
2005/7/9
就像一個怯懦的孩子,他找到最偏遠的地方,好叫人看不到他,也無法評斷他;然而,結果卻變成一場表演,他像是被赤身裸地置於一個玻離框框內,呈現在眾人目光、訕笑和誤解之前。摘自薩巴多《隧道》
我一直都是這種怯懦的人,已經邁入中老人了,這個一直沒有成熟的部份,也導演出一場表演,然後,我要赤裸裸站在講台上。
2005/7/10
夏日的午後總是昏沉沉的,像感染一種時光倦怠症,你會想讓時間很快虛度過去,然後迎接秋天的到來。
幸好今天氣溫不高,尚坐在窗台前編寫課程講稿,他當然期待秋天的到來。他意識這是一場表演,心裡感到一陣從未有的快感,那是一種本來就屬於他的東西,過去是零碎的、片段的,現在他用文字把它們串接得更加完整、更加深刻。
2005/7/11
父親名字的最後一個字是〝寬〞,這個字在中文書寫上很特別的,是我看著他簽名的時候發現的,當時我還不會寫字,看他最後翹起那一筆,然後點上一點,多麼優美的動作。後來,他取了一個別名其中有個字是〝逸〞,我依然看到那優美的一點。
後來,開始學寫字的時候,我發現都沒有機會學點上那一點功夫,只覺得寫字是一件苦差事。
2005/7/12
老爸大部份的時間都在寫字,筆記本裡夾雜著漢字、日文與英文,英文是用連續書寫體寫的,一筆畫寫完一長串的字母,回頭在i 和j 的上頭優雅地點上一點。我注視著流順的鋼筆尖在筆記本上靈動,拖著一條藍色的細線滑上滑下、轉圈子,這種優美的動作總是讓我羨慕不已。
或許是過早迷戀那一種滑翔的筆尖,所以我一直寫不好漢字。
2005/7/13
孩子上學之後,就會漸漸忘記爸爸的存在。
你在牆角的小書桌前磨蹭,不想讓他看到你的字有多麼難看。撇完一撇就抓不準下一撇的起始位置,沒多久手上就沾滿黑色的鉛筆渣,惹得習作簿東一塊黑,西一塊黑,鉛筆盒裡五花八門的東西永遠比寫字有趣多了。
爸爸偷偷地瞄了你一下,順手抄下這一句:The Child is father of the Man.
2005/7/14
我在爸爸遺留下來唯一的一本筆記本上,看到到這一段。句子的尾端註解著摘自英國詩人William Wordsworth 的詩My Heart Leaps Up,底下一行是日文的翻譯,我沒看懂。
筆記本是依照A~Z的順序記載各種雜項知識,像是讀百科全書時留下來的筆記,有一大段抄錄著英美文學各時期的發展,其中以英文詩與莎士比亞佔大多數。
2005/7/15
對無業游民的你來說,每天早上在咖啡店花上幾小時只為了看一本小說,與其說是充實自我,毋寧說是消磨時間。空虛太多了,以追趕不及的速度蔓生,必須假藉正當的行為來消耗(最近又多了一個高尚的理由:撰寫講稿)。於是你拼命的讀,不是為了什麼實際的目的,只為自己內心的需求。儘管如此,依舊無法在其中找到真正滿足的感覺。
2005/7/16
答應維哲每星期六下午到圍棋教室幫他照應一下來練棋的小孩。
七點多出門,坐在捷運上看著城市的天空,僅有的一片白雲動也不動地嵌在遠方的山嵐上。天空卻不怎麼藍,抹上一層灰白的介質,讓陽光似乎懷著更大敵意,烘灼著路上的行人。
我為自己安排好一個美妙的時間架構,先到咖啡店吃早餐、看書,逛過舊書攤,才去圍棋社。
2005/7/17
海棠颱風即將來襲,我坐在窗台一整天,想看颱風走過這個城市的風貌。可惜抬頭只能看到一小片的天空,烏雲翻騰向西南方向湧去,這股力量也推湧著搶購物資的人潮,菜販忙著稱重、找錢,樂得不必像一般假日那樣辛苦地叫賣。夜晚也來得特別的早,對面的菜販早就賣空了菜,提早收攤回家。
請問窗外的風和雨今晚要合奏那首曲子?
2005/7/18
風大雨不大,於是雨就化成了霧,在大樓林立的巷弄裡,奔騰。你看的雨霧,其實就是風的形貌。風本來有一定的走向,來到城市它就迷了路,像闖進迷宮的小孩。找不到路的就從高高的樓頂翻越而下,誤闖死巷的轉了一大圈,十字路口大家撞成一團,鑽進大樓夾縫的擠得半死一湧而出,有的學會急轉灣,有的會原地打轉,表演魔幻街舞。
2005/7/19
去看牙醫。
每年的夏天都會蛀掉一顆牙齒,已經有十幾顆套上了假牙,剛開始還記得那幾顆是假的,時日一久漸漸的有點模糊,為了省錢也為了讓自己搞清楚,只要是藏在後面的臼齒,這幾年就改用不銹鋼的原色。
人的記憶就是這樣慢慢的被偷走的,最後真的與假的都混在一起。那些做過美容手術的人,有一天也會分不清真假器官嗎?
2005/7/20
科學告訴我們的,是我們能夠知道的事物,但我們所能夠知道的卻很少的;如果我們竟忘記我們所不能知道的是何等之多,那麼我們就會對許多極重要的事物,變得麻木不仁。而神學卻又帶著一種太武斷的信念。
教導人們在面對這麼多不能確定的事時,怎麼生活下去,而又不致於為猶豫所困擾,這就是哲學美妙之處。摘自羅素西洋哲學史
2005/7/21
你寫膩了吧!對,求你不要用這樣的眼神鄙視我。
因為你不敢面對我。不,當我認真面對你的時候,你卻又閃爍不定。
這就是我的本質,我就是幻影,我代表你的孤獨、高傲、做作、易怒、羞恥……,所有你極力隱藏,卻又顯而易見的特質。對,你的文字讀起來就是這個樣子。
但是,去掉這一層文字的隱蔽,我就會一無所有。
2005/7/22
蟬叫聲從很遠的地方傳來,天色會慢慢地暗下來。等到蟬叫聲停的時候,我才會打開,裝在窗台頂上的兩盞50W鹵素燈,一盞照在背後的小木屋,一盞照在桌面上,我就在這裏看書、打電腦。
我在一本裝潢雜誌看到這句話:居家照明最理想的亮度是延續黃昏時分的自然光。
蟬在那個最美的轉換時刻,提醒我打開燈,延續燦爛的時光。
2005/7/23
哲學家海德格說:人必須透過定居,來完成一種人與環境的整一狀態….,才能對生命有所體認;唯有如此,我們終能找到回家的路。
結婚後的二十幾年中,搬了八次家,每次我把新的空間放進腦子裏,在藏與露之間、穿與轉之間、隔與透之間,用最細微的感官衡量。就這樣,我才能感受到一種定居的意識,展演出一種流變的生活美學。
2005/7/24
芳萱在填寫大學的志願,我幫她守著幾個重要的流程,讓她自己做完這個選擇。其實前幾天我預先做過功課,她能做的選擇我已經瞭若指掌。
現代人的生命流程幾乎可以一眼望到底,其實你沒有多少的選擇,否則你會在過多的選擇中迷失。年輕的時候,我對這句話相當不以為然,我總認為環境給我太多的限制,最後只能做出無奈的選擇。
2005/7/25
接近五十歲,我才意識到一種危機,就是這種〝一眼就被望到底〞的詛咒應驗了。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我就不再做任何選擇了,習慣於〝一眼望到底〞的結局,好像年輕時的選擇就已經決定了一切。
生命是一場遊戲,我們都以命運作對手在下棋,祂只想讓你漸漸地失去〝選擇的意識〞,這樣你就失去生命的活力,祂好輕鬆地收拾你。
2005/7/26
尚覺得走這一段路有點厭惡。
每當公車駛過馬路,就會吹送一股熱氣,夾雜著柏油味、汽油燃燒的臭氣,偶而還有一種最難聞的橡膠味,可能是輪胎與柏油路面磨擦產生出的味道。這裏有個公有的傳統市場,市場周圍的小巷弄到處都是攤販,再過去有家大醫院,附近交通繁忙,馬路又狹窄,咖啡店就在這條喧嘩的馬路上。
2005/7/27
已經好久沒來這家咖啡店了。
幾個月前,師父在他家養病的期間,他經常裝著像出門上班的樣子,在這裏看一整天的小說。當時天氣還沒這麼熱,他喜歡坐在咖啡店前的〝門廊〞,其實他不知道如何稱呼這個店門口的狹長空間,會將它稱之為〝門廊〞,是來自於一本巴瑞科的小說,門廊不屬於屋內,也不屬於室外,它是一道微妙的邊界。
2005/7/28
就空間的隱喻來說,門廊就像沙灘。沙灘是路地的延伸,也是海的盡頭,漲潮時它屬於海,退潮後它又歸屬路地。
幾個門廊上的常客,他們全都棄守了,它已經歸於大馬路。尚從落地窗望出去,門廊在他腦子裏,由實體的空間轉變成幻影,一種流變在空間裏的幻影,就像一夜醒來消失在沙灘上的腳印。熱浪抹平一切,彷彿我們不存在過。
2005/7/29
很快七月快結束了,我的DIY木工課程講稿幾乎沒有什麼進展。
我被自己寫出去的12堂的課程綱要困住了。那些只是建構我木工作品的綜合概念,而不是程序,我不能用時間軸把它們切開來談。我要用文字從各種的角度來談設計概念,再藉由作品案例的解析,把抽象的概念展現出來,我想讓它變成一種感官與心靈連通的生活藝術課程。
2005/7/30
建築大師萊特(最著名的代表作〝落水山莊〞)在世時收學徒,規定兩項必備資格:第一、蓋一棟自己的房子,第二、能彈奏至少一種樂器。
我不是大師,但是對自己的學生也要有個期待,第一、在家裏為自己營造一個角落,可以在那裡沉思。第二、擁有另外一種嗜好,可以跟木工結合,就像為自己最喜愛的東西量身打造一個家那樣。
2005/7/31
搬過八次家從來沒有花錢讓人裝潢過,我不喜歡家裡被裝潢得一塵不染的樣子。
我有個電子新貴的朋友,有一次我們幾乎在同一時刻買了新房子,我到他家作客的時候,他家已經裝潢得一塵不染氣派非凡,而我回請他作客的時候,家裡卻是空蕩蕩寒酸無比。
一年後他老婆再度來到我家,她驚呀地說:你家佈置得很雅緻,但不能說精緻。
我在三重蘆荻社大開了一門課〝律動一顆美化家庭的心—DIY木工藝術〞,已經開始招生。
為了明天的課程博覽活動,我用手繪書的方法做了一本大書〝朱尚的木工作品集〞。又用數位相機拍了幾張漏拍的作品貼到網站上,這個作品集照片總算比較完整了一點,還有一些流落在朋友家的作品沒拍到,小白的狗屋、塔型CD架、雨傘架…
2005/7/2
一張教室的課桌椅,這就是我解說課程的攤位,大書攤開來正好佔滿整個桌面。來詢問的人都是擔心自己笨手腳,怕學不會。我擔心卻是他們的那顆心,我是否可以〝律動〞起來。
前幾天,與一位高科技公司總經理的老朋友見面,我告訴他退休後做的事,竟然沒有引發他對人文方面的一點點想望,我想他的這顆心一定是機器做的。
2005/7/3
這位老朋友接下一個大案子,試探我能否再出手幫忙一下,電話中我沒有拒絕,為的是想見一下幾年不見的老友。到他的公司時,他還忙著開會,先派個人接待我參觀工廠,我看到他還是處於混戰中。
吃中飯時,我告訴他:我們這一代人是最幸運的人,有很多機會做很多大事,也讓經濟史無前例的繁榮,但是我們還是把它稿得零亂不堪。
2005/7/5
鑾背著我換好衣服,準備去店裡的時候,我還咪著眼躺在床上。我問她有什麼事要我做的,讓一個無業游民可以分擔一些家務事,鑾靠近過來說:可以拖地,地板很久沒拖了。我突然覺得自己像個整天關在家裡的家庭主婦,想用一些柔情蜜意的舉動,送她出門去上班。
我伸手拉她過來,但她卻輕輕地抗拒,就像抗拒一隻太過熱情寵物。
2005/7/6
獨自一人在家時,我沒有隨手開冷氣的習慣,等鑾2點下班回來,我們才窩在小房間裏吹那台最小的冷氣,睡個午覺。
總算又熬過一個炎熱的下午。夜已降臨,我才回到窗台前,坐在每天寫日記的藤椅上,我開始意識到這將是一個難熬的夏天,以前都是躲在辦公室裏吹冷氣。這時候我才感覺到我正在適應一種新的生活、新的時空結構。
2005/7/7
木工的第一堂課是:從零開始--認識你的生活,探索真正的需求。
〝你也許永遠不會知道,要對生活發生興趣要花多大的努力。這種努力將使我們對生命充滿興趣,就像我們熱情地對待任何事物一樣。〞 摘自紀德《地糧》
我將引用這段話做為開場白,我不想讓這門課程淪落為只是教會動動手的勞作課,它應該是一種生活態度的啟蒙。
2005/7/8
只要天氣不太熱,我會坐在窗台邊一整天。這個角落是用我生命最美好的那一個片段(剛退休的那一個月)塑造出來的,我把屬於身上的某一些東西留駐在這裡,這裡有一種只有我才能深刻感受到的韻味,一種小孩兒對小被被的依戀,一處心靈的角落。
我開始準備木工教學的講槁,我需要文字才能思考,思考我當時是怎麼做出這些東西的。
2005/7/9
就像一個怯懦的孩子,他找到最偏遠的地方,好叫人看不到他,也無法評斷他;然而,結果卻變成一場表演,他像是被赤身裸地置於一個玻離框框內,呈現在眾人目光、訕笑和誤解之前。摘自薩巴多《隧道》
我一直都是這種怯懦的人,已經邁入中老人了,這個一直沒有成熟的部份,也導演出一場表演,然後,我要赤裸裸站在講台上。
2005/7/10
夏日的午後總是昏沉沉的,像感染一種時光倦怠症,你會想讓時間很快虛度過去,然後迎接秋天的到來。
幸好今天氣溫不高,尚坐在窗台前編寫課程講稿,他當然期待秋天的到來。他意識這是一場表演,心裡感到一陣從未有的快感,那是一種本來就屬於他的東西,過去是零碎的、片段的,現在他用文字把它們串接得更加完整、更加深刻。
2005/7/11
父親名字的最後一個字是〝寬〞,這個字在中文書寫上很特別的,是我看著他簽名的時候發現的,當時我還不會寫字,看他最後翹起那一筆,然後點上一點,多麼優美的動作。後來,他取了一個別名其中有個字是〝逸〞,我依然看到那優美的一點。
後來,開始學寫字的時候,我發現都沒有機會學點上那一點功夫,只覺得寫字是一件苦差事。
2005/7/12
老爸大部份的時間都在寫字,筆記本裡夾雜著漢字、日文與英文,英文是用連續書寫體寫的,一筆畫寫完一長串的字母,回頭在i 和j 的上頭優雅地點上一點。我注視著流順的鋼筆尖在筆記本上靈動,拖著一條藍色的細線滑上滑下、轉圈子,這種優美的動作總是讓我羨慕不已。
或許是過早迷戀那一種滑翔的筆尖,所以我一直寫不好漢字。
2005/7/13
孩子上學之後,就會漸漸忘記爸爸的存在。
你在牆角的小書桌前磨蹭,不想讓他看到你的字有多麼難看。撇完一撇就抓不準下一撇的起始位置,沒多久手上就沾滿黑色的鉛筆渣,惹得習作簿東一塊黑,西一塊黑,鉛筆盒裡五花八門的東西永遠比寫字有趣多了。
爸爸偷偷地瞄了你一下,順手抄下這一句:The Child is father of the Man.
2005/7/14
我在爸爸遺留下來唯一的一本筆記本上,看到到這一段。句子的尾端註解著摘自英國詩人William Wordsworth 的詩My Heart Leaps Up,底下一行是日文的翻譯,我沒看懂。
筆記本是依照A~Z的順序記載各種雜項知識,像是讀百科全書時留下來的筆記,有一大段抄錄著英美文學各時期的發展,其中以英文詩與莎士比亞佔大多數。
2005/7/15
對無業游民的你來說,每天早上在咖啡店花上幾小時只為了看一本小說,與其說是充實自我,毋寧說是消磨時間。空虛太多了,以追趕不及的速度蔓生,必須假藉正當的行為來消耗(最近又多了一個高尚的理由:撰寫講稿)。於是你拼命的讀,不是為了什麼實際的目的,只為自己內心的需求。儘管如此,依舊無法在其中找到真正滿足的感覺。
2005/7/16
答應維哲每星期六下午到圍棋教室幫他照應一下來練棋的小孩。
七點多出門,坐在捷運上看著城市的天空,僅有的一片白雲動也不動地嵌在遠方的山嵐上。天空卻不怎麼藍,抹上一層灰白的介質,讓陽光似乎懷著更大敵意,烘灼著路上的行人。
我為自己安排好一個美妙的時間架構,先到咖啡店吃早餐、看書,逛過舊書攤,才去圍棋社。
2005/7/17
海棠颱風即將來襲,我坐在窗台一整天,想看颱風走過這個城市的風貌。可惜抬頭只能看到一小片的天空,烏雲翻騰向西南方向湧去,這股力量也推湧著搶購物資的人潮,菜販忙著稱重、找錢,樂得不必像一般假日那樣辛苦地叫賣。夜晚也來得特別的早,對面的菜販早就賣空了菜,提早收攤回家。
請問窗外的風和雨今晚要合奏那首曲子?
2005/7/18
風大雨不大,於是雨就化成了霧,在大樓林立的巷弄裡,奔騰。你看的雨霧,其實就是風的形貌。風本來有一定的走向,來到城市它就迷了路,像闖進迷宮的小孩。找不到路的就從高高的樓頂翻越而下,誤闖死巷的轉了一大圈,十字路口大家撞成一團,鑽進大樓夾縫的擠得半死一湧而出,有的學會急轉灣,有的會原地打轉,表演魔幻街舞。
2005/7/19
去看牙醫。
每年的夏天都會蛀掉一顆牙齒,已經有十幾顆套上了假牙,剛開始還記得那幾顆是假的,時日一久漸漸的有點模糊,為了省錢也為了讓自己搞清楚,只要是藏在後面的臼齒,這幾年就改用不銹鋼的原色。
人的記憶就是這樣慢慢的被偷走的,最後真的與假的都混在一起。那些做過美容手術的人,有一天也會分不清真假器官嗎?
2005/7/20
科學告訴我們的,是我們能夠知道的事物,但我們所能夠知道的卻很少的;如果我們竟忘記我們所不能知道的是何等之多,那麼我們就會對許多極重要的事物,變得麻木不仁。而神學卻又帶著一種太武斷的信念。
教導人們在面對這麼多不能確定的事時,怎麼生活下去,而又不致於為猶豫所困擾,這就是哲學美妙之處。摘自羅素西洋哲學史
2005/7/21
你寫膩了吧!對,求你不要用這樣的眼神鄙視我。
因為你不敢面對我。不,當我認真面對你的時候,你卻又閃爍不定。
這就是我的本質,我就是幻影,我代表你的孤獨、高傲、做作、易怒、羞恥……,所有你極力隱藏,卻又顯而易見的特質。對,你的文字讀起來就是這個樣子。
但是,去掉這一層文字的隱蔽,我就會一無所有。
2005/7/22
蟬叫聲從很遠的地方傳來,天色會慢慢地暗下來。等到蟬叫聲停的時候,我才會打開,裝在窗台頂上的兩盞50W鹵素燈,一盞照在背後的小木屋,一盞照在桌面上,我就在這裏看書、打電腦。
我在一本裝潢雜誌看到這句話:居家照明最理想的亮度是延續黃昏時分的自然光。
蟬在那個最美的轉換時刻,提醒我打開燈,延續燦爛的時光。
2005/7/23
哲學家海德格說:人必須透過定居,來完成一種人與環境的整一狀態….,才能對生命有所體認;唯有如此,我們終能找到回家的路。
結婚後的二十幾年中,搬了八次家,每次我把新的空間放進腦子裏,在藏與露之間、穿與轉之間、隔與透之間,用最細微的感官衡量。就這樣,我才能感受到一種定居的意識,展演出一種流變的生活美學。
2005/7/24
芳萱在填寫大學的志願,我幫她守著幾個重要的流程,讓她自己做完這個選擇。其實前幾天我預先做過功課,她能做的選擇我已經瞭若指掌。
現代人的生命流程幾乎可以一眼望到底,其實你沒有多少的選擇,否則你會在過多的選擇中迷失。年輕的時候,我對這句話相當不以為然,我總認為環境給我太多的限制,最後只能做出無奈的選擇。
2005/7/25
接近五十歲,我才意識到一種危機,就是這種〝一眼就被望到底〞的詛咒應驗了。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我就不再做任何選擇了,習慣於〝一眼望到底〞的結局,好像年輕時的選擇就已經決定了一切。
生命是一場遊戲,我們都以命運作對手在下棋,祂只想讓你漸漸地失去〝選擇的意識〞,這樣你就失去生命的活力,祂好輕鬆地收拾你。
2005/7/26
尚覺得走這一段路有點厭惡。
每當公車駛過馬路,就會吹送一股熱氣,夾雜著柏油味、汽油燃燒的臭氣,偶而還有一種最難聞的橡膠味,可能是輪胎與柏油路面磨擦產生出的味道。這裏有個公有的傳統市場,市場周圍的小巷弄到處都是攤販,再過去有家大醫院,附近交通繁忙,馬路又狹窄,咖啡店就在這條喧嘩的馬路上。
2005/7/27
已經好久沒來這家咖啡店了。
幾個月前,師父在他家養病的期間,他經常裝著像出門上班的樣子,在這裏看一整天的小說。當時天氣還沒這麼熱,他喜歡坐在咖啡店前的〝門廊〞,其實他不知道如何稱呼這個店門口的狹長空間,會將它稱之為〝門廊〞,是來自於一本巴瑞科的小說,門廊不屬於屋內,也不屬於室外,它是一道微妙的邊界。
2005/7/28
就空間的隱喻來說,門廊就像沙灘。沙灘是路地的延伸,也是海的盡頭,漲潮時它屬於海,退潮後它又歸屬路地。
幾個門廊上的常客,他們全都棄守了,它已經歸於大馬路。尚從落地窗望出去,門廊在他腦子裏,由實體的空間轉變成幻影,一種流變在空間裏的幻影,就像一夜醒來消失在沙灘上的腳印。熱浪抹平一切,彷彿我們不存在過。
2005/7/29
很快七月快結束了,我的DIY木工課程講稿幾乎沒有什麼進展。
我被自己寫出去的12堂的課程綱要困住了。那些只是建構我木工作品的綜合概念,而不是程序,我不能用時間軸把它們切開來談。我要用文字從各種的角度來談設計概念,再藉由作品案例的解析,把抽象的概念展現出來,我想讓它變成一種感官與心靈連通的生活藝術課程。
2005/7/30
建築大師萊特(最著名的代表作〝落水山莊〞)在世時收學徒,規定兩項必備資格:第一、蓋一棟自己的房子,第二、能彈奏至少一種樂器。
我不是大師,但是對自己的學生也要有個期待,第一、在家裏為自己營造一個角落,可以在那裡沉思。第二、擁有另外一種嗜好,可以跟木工結合,就像為自己最喜愛的東西量身打造一個家那樣。
2005/7/31
搬過八次家從來沒有花錢讓人裝潢過,我不喜歡家裡被裝潢得一塵不染的樣子。
我有個電子新貴的朋友,有一次我們幾乎在同一時刻買了新房子,我到他家作客的時候,他家已經裝潢得一塵不染氣派非凡,而我回請他作客的時候,家裡卻是空蕩蕩寒酸無比。
一年後他老婆再度來到我家,她驚呀地說:你家佈置得很雅緻,但不能說精緻。
上一篇:城市的角落(整理舊作)
下一篇:2005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