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2-02 00:28:41長風

《受難記》觀後感(1)

(一)不是影評


「但願從那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神,和他寶座前的七靈,並那誠實作見證的、從死裏首先復活、為世上君王元首的耶穌基督,有恩惠、平安歸與你們!他愛我們,用自己的血使我們脫離罪惡,又使我們成為國民,作他父神的祭司。但願榮耀、權能歸給他,直到永永遠遠。阿們!」(啟示錄1:4~6)
(圖片取自http://movie.starblvd.net/cgi-bin/movie/euccns?/film/2004/PassionOfTheChrist/PassionOfTheChrist.html


很慶幸自己,早先便問過兩位朋友觀賞的感覺。其中一位是基督徒,一位不是。其感受之異同固然可想而知,但至少已為我打好了某種觀賞的預防針。對於一位平日不喜暴力片的人而言,這部片子對心臟承受力的考驗,或許猶勝於驚悚片;因為受難其間的血腥與殘暴,遠遠超過承平的我們所能想像。若非過去曾聽老師詳述過耶穌受難時所受的苦痛,我或許也將不忍卒睹抑或寢食難安。再者,若非熟悉《新約》的四福音書,對於其間無聲穿插的些許耶穌事蹟,恐怕也將不甚了了,因為片子並未作任何說明。最後,此片漫長的血腥歷程,十足挑戰非暴力傾向的觀眾;暴虐已令人難受,卻又拉得特別漫長,且幾乎貫徹一百分鐘之久,說是凌遲觀眾或許並不為過。

就內容而言,本片基本上是忠於《聖經》的。不僅影片人物所說的話語幾乎皆來自《聖經》,而且也堅持以亞蘭語、拉丁語及希伯來語發音。而且,本部片子,除了「受難」的歷程之外,幾乎沒有多說什麼;既沒有煽情也沒有說教,只是盡可能地,按照《聖經》的記載,呈現耶穌受難的過程。

然而,影片的「真實性」卻可以說是本片最具戲劇張力之處,也是本片的最大貢獻。

受難,一言以蔽之,就是一個「苦」字。
耶穌所受之苦,絕非吾人可以想像,亦非常人所能忍受的。
在此等極端苦痛中的耶穌,是如何承受又為何承受如此漫長的受難歷程呢?

在影片中,基督面對喧嚷著釘死自己的激情群眾、面對彼拉多同情又無奈地詢問、面對一連串極盡殘酷的折磨、鞭刑與釘刑時,他平靜一如往昔,坦然而無懼;甚至,當彼拉多說:「你不對我說話嗎?你豈不知我有權柄釋放你,也有權柄把你釘十字架嗎?」(約19:10)時,耶穌還能如此回答說:「若不是從上頭賜給你的,你就毫無權柄辦我。所以,把我交給你的那人罪更重了。」(約19:11)
在影片中,我們看到大祭司鼓動群眾,堅持釘死基督的無情,看到羅馬士兵殘暴地鞭笞凌虐著基督的身體,看到基督血流滿臉渾身浴血,也看到無知群眾對基督一路上的攻擊與折磨……。我們看到這一切難以承受的苦,卻看不到基督眼神中有一絲一毫的憎恨與煩惱。相反地,影片呈現的是基督平日的講道:「 你們聽見有話說:當愛你的鄰舍,恨你的仇敵。只是我告訴你們,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太5:43~44);「你們的賞賜就必大了」(路6:35)而當面臨此等極端的苦痛之時,基督是否仍能貫徹其所訓示的道理呢?在影片中,我們見證了。在這些人折磨自己的時刻,基督為他們禱告,求神饒恕他們,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而我們,又是否知道自己的一切所作所為?我們難道不曾,在不經意間,像那群治死基督的人們一樣,任意妄為,以致蹂躪折磨了無辜無罪的義人,或是觸犯了戒律、違反了我們素日所信守的真理嗎?


是的,於此漫長的極刑中,耶穌也曾疑慮軟弱過。在預知猶大的出賣前,他說:「 父啊!你若願意,就把這杯撤去」(路 22:42)。在忍受十架釘刑時,他也說了:「我的神!我的神!為甚麼離棄我?」(太 27:46)然而,儘管如此,耶穌最後仍然決定遵循神的意思,承擔他的使命,因此隨即又說:「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你的意思。」(路22:42)以及臨終的這一句:「父啊!我將我的靈魂交在你手裏。」(路23:46)

當我們面臨生命中的種種挫折與考驗時,我們究竟能承受多少苦痛?我們能否有基督一絲一毫的坦然無懼?在面對折磨之時,我們是否仍能堅持慈悲待人、智慧處事的信念?我們能愛我們的仇敵嗎?我們能為折磨我們的人禱告或祈福嗎?當我們面臨生死考驗,我們是否仍能無所疑懼地堅持自己一心奉行的真理與道路?我們當中,又有多少人,能像耶穌一般,為自己所信奉的真理與道路,慷慨捐軀,而無絲毫怨懟與憎恨?

在群眾的激情暴亂中,基督的血寧靜而真實地流淌著;不是涓涓細流,卻是氾濫成河的。在執意釘死他的仇恨中,他毫無瞋恨地為他們禱告。在皮開肉綻、飽受苦楚的身軀之中,我看見勇敢、平靜、慈愛而聖潔的靈魂,無半分掙扎地,向父神與世人獻上他自己,以真實的血肉之軀。

我相信,縱使沒有復活的事蹟,這依然是值得尊敬的靈魂;而他的講道,亦是值得實踐的話語--(恕我冒犯地說一句)即使父神不存在、恩典不存在、賞賜不存在、天國不存在。

佛教所提示人的,如何身苦、而心不苦;於此《受難記》的血淚中,我竟然也見證了……。
[附錄]
受難記:最後的激情(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
導 演:梅爾吉勃遜 ( Mel Gibson )
演 員:吉姆卡維佐(Jim Caviezel)
蒙妮卡貝露琪(Monica Bell)
米亞莫根史登(Maia Morgens)
上映日期:2004/3/26

劇情簡介
耶穌在拿撒勒最後12個小時的故事,電影開場是在克西馬尼的橄欖園,耶穌在最後晚餐後來這裡祈禱。耶穌拒絕撒旦的誘惑,因為猶大的背叛被逮捕,帶到耶路撒冷城中接受法利賽人領袖的審判,對他提出褻瀆等控訴,並下了釘在十字架上的死刑判決。
耶穌被帶到巴勒斯坦羅馬政權主事者彼拉多面前,彼拉多仔細審視法利賽人對他提出的控訴,明白自己正面臨著政治角力衝突,他聽從希律王建議的處置;希律王讓彼拉多將耶穌交由人們決定處置方式,在耶穌和罪犯巴瑞巴斯(Barrabas),而群眾選擇了釋放巴瑞巴斯而將耶穌處死。
耶穌被羅馬士兵銬住並施以殘酷鞭笞,當狼狽不成人形的耶穌再度被帶到彼拉多那邊,並在群眾面前問他們:「這樣夠了沒?」,群眾表示不夠,彼拉多心中的兩難和掙扎一掃而空,交代他的士兵按照群眾希望的去執行。
耶穌被處刑要背著十字架,從耶路撒冷街道上一路往上走到各各他墓地。耶穌在各各他被釘上十字架,並承受了最後的誘惑,恐懼將被天上的父所遺棄。他克服了他的憂懼,看著她的母親聖母瑪莉亞,發出只有她才能辨識的聲音,「事情完成了。將我的靈魂交在你的手裡。」說完就斷氣了。
世界從他死去的那一刻起改變了。
摘自:
http://movie.starblvd.net/cgi-bin/movie/euccns?/film/2004/PassionOfTheChrist/PassionOfTheChrist.html

有關《受難記》更多的報導,以及耶穌所受之折磨,可參考:
http://ct.org.tw/adv/passion/passion.htm

上一篇:魔與咒

下一篇:《受難記》觀後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