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6-14 03:57:07易燁煌

「非藍非綠」

不是「泛藍」更不要「泛綠」



說真的…在台灣,所謂的「泛藍泛綠」真的只是茶壺裏無聊的泡沫

台灣這麼多人為之瘋狂…常常一二垃圾政客在無聊媒體上的兩句鬼話,就可以鬧得全台灣滿城風雨

說到底…這樣的台灣又有啥意義?

島上的人們整天為了「泛藍三流政客」與「泛綠不入流貨色」的無聊“議題”爭得跟啥似的…所謂的『政治』真的就只是這樣?

不是吧…


(好文分享)

《教改風潮中的階級問題》

■作者:林深靖

這一波風起雲湧的教改浪潮,最重大的意義是:戳破藍綠對抗的虛假命題,揭開階級矛盾的社會真相。


長期以來,台灣內部權力鬥爭所掀起的政治動員,將社會硬生生切割成非「藍」即「綠」的兩大陣營,這種蒙昧而粗暴的二分法,媒體分析樂此不疲,電視談話性節目放縱兩造叫囂,政客僅僅憑恃色紙標籤游走四方,不管在朝在野,永遠腦滿腸肥。

這種藍綠二分的主流論述,霸道而黏膩,老百姓為其動氣,為其癡迷,不由自己被塗上顏色,被整編入或藍或綠的陣營,人家當官的舒服痛快,人民卻在喊爽喊殺中,迷失了自己的位置。

最近,在有關教改議題的爭議中,最有趣的是:藍綠二分的論述突然失效,另一種分類模式被凸顯了出來,那就是貧與富的對立,是「有力者」與「無力者」之間的分野,簡而言之,也就是資產階級(即資本家集團)做為壓迫者、加害者的角色,被直接指了出來。藍綠政客,一樣貨色,都是騎在窮人頭上的壓迫者。

我們聽到<快樂學習民間教育改革連線>批判高學費政策,痛斥教育的貴族化、商品化;<基層教師學會>說:教育,已成為階級壓迫的幫兇;即使是以「自由派」學者為主的<重建教育連線>,也在其教改萬言書中使用「一個台灣,兩個世界」來描述當前台灣社會的困境,所謂兩個世界,就是富人的世界和窮人的世界。

報紙上,「階級複製」、「階級再生產」的用語頻繁出現,成為解釋台灣社會矛盾的有效語彙。即使是在矛頭之上的阿扁總統也注意到了這股洶湧的潮流,因此,在自我防衛時,說出「學費從來沒有阻礙社會階層的流動」,在攻擊時,則祭出「有人刻意挑起階級對立」的大帽子。總而言之,這一波教改的動員,其成效如何尚未可知,卻至少已讓「階級矛盾」的存在成為台灣社會的共識。

蜂起的教改團體,無法切割藍綠,無從分辨統獨,的確讓長期以來躺在二分法上舒服度日的大小政客慌了手腳。他們更痛苦的是,一旦階級矛盾的社會真實被揭露了出來,這些已習慣於逢場做戲、相互叫囂的資產階級代理人,突然間都被迫抱成一團,成為一丘之貉,站到了勞苦大眾的對立面。

當前的教育政策,使得勞苦大眾不僅在經濟資產上遭受壓榨,在文化資產上也飽受剝奪,兩者相乘相加,翻身機會日愈渺茫。過去,不滿現行教育政策者大有人在,卻多流於個別的發抒,這次,卻已有了社會集體動員的味道。然而,階級,只有在階級關係中去理解才有意義,分散的個體不可能成為階級,階級只有在對抗另一階級的共同抗爭中才可能形成。如今,階級矛盾已被指了出來,但是,抗爭才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