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2-27 23:45:10Edmond

斷背山的啟示

星期日晚去了看李安的《斷背山》,這不是因李安憑該片取得金球獎、英國奧斯卡最佳導演而吸引我入場觀看,反之,我真的感到香港很少上演一些以同性戀為提材的電影而誘發我入場。

由於《斷背山》的故事背景發生於六十年代的美國,故此,該片不會有太多同性戀情慾戲,主要描寫兩個牛仔的心路歷程,由相識至發生關係,彼此有另一半與異性結婚,至再次相遇、再次相約在《斷背山》的過程。

當杰克過身後,另一名同性戀者前往杰克父母家,以作慰問。或許杰克父母知道兒子的性取向,所以讓該名同性戀者取去杰克的遺物。

看罷此片後,我會去想同性戀對於一般人來說仍是禁忌,若果朋友是同性戀者仍可接受,但家人是同性戀者則不會接受。或許,有人認為同性戀是一種病態,又或是不為神所喜悅,又或是違背了傳統的道德教化等等,因此,香港有幾多的同性戀者會公然走出來,向大眾表示他們的性取向有別於他人呢?因他們知道,一旦他們公然表態,便會很容易被整個社會標籤化。

另一方面,香港近數年的同性戀倡導工作流於公式化,甚至衝擊教堂、大玩SM等的行動讓人有點反感,從而令大眾更對同性戀者有一種誤解。我想,同性戀的倡導工作可以多從一些人的感受出發,讓大眾了解他們的感受,使大家從另一方面認識他們。

《斷背山》除了在這方面讓我有所啟示外,還有太多太多,期盼日後能整理自己的感受後,與大家分享。

Edmond
27-02-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