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13 01:49:50eddieyu80

水耕栽培DIY與設備 12. 農業環保新聞與國家政策

12. 農業環保新聞與國家政策:

歷史新聞
2007.11.09 科學園區何處去 之一 中科聽證 (中科三期) 公共電視 [我們的島]
2008.03.13 公共電視-「我們的島」一杯清水‧250億 石門水庫 尖石鄉
2008.07.15 我們的島 ─農發條例發了誰 公共電視449集
2009.09.07 公共電視 我們的島 ─還高屏溪一個公道 屏東 莫拉克颱風
2009.09.07 公共電視 我們的島 ─危險的河彎之處 台東 莫拉克颱風
2009.11.19 公共電視 我們的島 ─水淹蘭陽
2009.12.14 公共電視 我們的島 急水‧擠水 (中科四期)
2010.11.10 公共電視 我們的島 ─ 宜蘭做大水
2012.01.13搶摘農金 植物工廠正夯TAITRA HsingChu Office
2012.03.01 公共電視 我們的島─消失的宜蘭農地

2012.12 今周刊 833期
前言
知名品牌米疑似農藥殘留超標、進口蘋果農藥殘留標準大鬆綁……一個月來,我們與餐桌上的食物,不斷陷入嚴重的信任危機,到底吃什麼才安心?
在美國,消費者保護團體每年會選出十幾種農藥殘留最嚴重的蔬果,以及最乾淨的蔬果,供民眾參考。本刊亦根據各縣市衛生局過去三年來,每月對蔬果農藥殘留抽檢的資料,選出台灣十大農藥殘留超標次數最多與最安全的蔬果。
你或許不知道,當你在超市中挑三揀四,想用最少的代價,買到最光滑無瑕的水果;或在菜市場嫌東嫌西,只為一把青翠漂亮的蔬菜時,正是這種「以貌取物」的態度,給了卑劣人性與恐怖農藥可乘之機。
敏豆,又稱四季豆,是全世界產量僅次於黃豆的豆類作物;它口感清脆,又具淡淡甜味,營養豐富,從嬰兒到老人都喜愛,連鹽酥雞攤都有它青翠的身影。七年來,敏豆每公斤批發價平均都在五十元上下,屬中高價蔬菜,颱風季或年節需求大時,更是每公斤「百元俱樂部」的常客。
可別以為價格高檔就安全無虞,相反的,它是台灣農藥殘留問題最嚴重的蔬菜!
本刊根據衛生署轄下各縣市衛生局過去三年來,每個月(二○一○年一月至今年九月)對蔬果農藥殘留抽檢的不合格名單統計發現,包含敏豆在內的菜豆家族(包含敏豆、醜豆與粉豆),被抽檢出來的農藥殘留不合格次數高達九十七次,而且被檢出超標的農藥種類高達三十種,遙遙領先其他蔬果。
農藥會隨時間分解?連續採收 豆菜類殘留風險最高
從播種到收成,敏豆只需要六十到七十天的成長期,但在這短短的兩個多月中,敏豆不僅會遭到超過二十種害蟲侵襲,更時常為至少十種以上的植物疾病所困擾。
一位在高雄市栽種敏豆超過二十年的鄭姓菜農表示:「平均每栽種一期敏豆,約需要噴灑十五至二十次農藥;使用的農藥種類至少三十種以上,是一種農藥與肥料成本頗高的蔬菜。」原來,貴,是因為農藥多!
農藥有所謂的「半衰期」,也就是噴灑之後會隨著時間而逐漸分解。所以只要能在噴灑農藥後,等待一定的時間(敏豆所用的農藥約三至七天)再採收,農藥殘留的風險就可大大降低。問題是,豆菜類(指菜豆及豌豆)的採收期往往長達一個月,屬連續採收作物;換言之,農夫在採收成豆時,新豆也正好冒出來,農夫如果看到蟲子咬食剛長出的新豆,急著噴藥,很難不波及即將採收的成豆。
豌豆莢(包含荷蘭豆、甜豆莢等圓扁形菜豆)與敏豆的情況類似,同屬連續採收作物,位居蔬果農藥殘留不合格排行榜第二名。此外,也是連續採收的小黃瓜,是餐桌上涼拌或生菜沙拉的常見蔬菜,則高居第四名。
已經退休,但仍心繫台灣農業的台大園藝系名譽教授鄭正勇說:「蔬果的害蟲都是吃素的,牠們的天敵則是吃肉的。農藥經年累月使用下來,天敵數目愈來愈少,害蟲雖然也暫時被消滅,但之後仍會孳生,並沒減多少,甚至對農藥抗藥性愈來愈強,導致農夫對農藥的依賴愈來愈深。」他很憂心,「台灣農業已經對農藥上癮了!」
蟲與人一樣,是會「挑食」的,有些蔬果口感鮮嫩甘美,不僅人愛吃,蟲也特別喜歡吃,比如小白菜、大白菜、花椰菜、高麗菜等,被稱之為「多蟲蔬菜」。有些蔬菜味道較特殊,甚至會有苦味、澀味,蟲比較不喜歡吃,如A菜、茼蒿、萵苣、芥菜、洋蔥、大蒜等,稱之為「少蟲蔬菜」。
專家一向鼓勵在冬天多買多吃「多蟲蔬菜」,因為冬天天氣冷,害蟲也較少,農藥會用得比較少;而且冬季正值許多「多蟲蔬菜」盛產,價格低廉,更降低農民噴藥的意願。
不過,農藥殘留排行榜中,赫然發現原本屬「少蟲蔬菜」的萵苣類,如A菜、大陸妹、蘿美也高居第五名,茼蒿則是第十一名。在桃園縣種植蔬菜長達四十年的菜農呂水利解釋說:「這是以前噴太多農藥的報應。因為用太多農藥,使害蟲與病菌的抗藥性愈來愈強,以前蟲不太愛吃的A菜與芥菜,現在吃到連葉柄與菜莖都不放過。」
沒有劇毒就可放心?人體累積殘留農藥 罹癌機率大增
呂水利接著指出,消費者選購蔬果講究好看,為了種賣相好的蔬菜,農民過度下肥,反而使土壤孳生更多的線蟲、蝨及其他細菌,產生更多病蟲害;等作物開始成長時,又得噴更多的農藥以解決問題,形成惡性循環。

12.2 沈世宏:台灣土地建築管理到處失控 衝擊環境保護!
鉅亨網記者尹慧中 台北  2013-04-29
環保署長沈世宏今(29)日在立院答詢社環立委提問時表示,台灣的土地建築管理「到處失控」,違建濫蓋等管不住會衝擊環境保護!環保署在業務相關方面將會加強監管。
立委楊麗環今天質詢指出,石門水庫供應大桃園用水,但近年兼具休閒功能與拓展觀光,附近民宿成為假日休閒去處,但並無汙水下水道處理更影響水庫水源,是否針對此項要求地方政府優先作為?
沈世宏回應,將督導地方政府,但山坡地帶屬於個別設施要求,析土難度導致監管成本較高。
數名立委又追問說,若桃園人口隨航空城開發持續增加,但沒雨擔憂,有雨更擔憂,如一旦暴雨水混濁難以汲取飲用水,且近年玉山等風景勝地民宿持續爭取增建,是否有與相關單位討論民宿在山區擴建有「殺雞取卵」疑慮?環保署如何在經濟與觀光旅遊、環境資源保護之間維持平衡?如何及早讓民眾體悟到勿短線取利忽略環境永續。
沈世宏分別回說,台灣土地建築管理是「到處失控」,包括農地工廠化、鐵皮屋等違建濫蓋,這在山區到處看到,宜蘭最近也是看來越來越多,感覺起來「土地的管控就是管不住」!
他又補充說,近年透過環境教育法、國民水準已較早先有所提升,但因應許多觀光客來台,除觀光相關管理單位負擔責任以外,環保署的看法就是在業務相關方面將會加強監管。山區原委會也特別要求廢棄物清理工作,策略上採取全面化改善,也透過登山團體熱心宣導工作。

12.3 頂級米餵豬 台灣浪費大國
中國時報【江家華/台北報導】內容來源 : 中時電子報 2013/5/31
根據環保署統計,台灣每人每年平均製造出九十六公斤的廚餘,比韓國、中國大陸足足多出二○%,更是東南亞各國的八倍之多。紀錄片《台灣剩食之旅》揭示台灣是個不折不扣「浪費大國」的真相。
全球知名的日用消費品生產商聯合利華曾經調查,台灣廚師因儲存不當或採購過量,光大台北地區丟棄的可用食材,一年的價值高達十八億元。《台灣剩食之旅》由天下雜誌製作,希望推動「新良食運動」,訴求「低碳(排放)飲食」,另還提倡「吃在地、選當季、不浪費」原則。
義大利美食作家佩特尼里(Carlo Petrini)曾推行「慢食運動」(Slow Food),對抗速食並提倡食用當地蔬果。英國主廚奧利佛推動「飲食革命」(Food Revolution),鼓勵年輕人動手煮食物跟注重飲食健康。
《台灣剩食之旅》拍到,就連產米重鎮台南後壁,也發生浪費食物。《無米樂》主角、種出台灣冠軍米的崑濱伯說:「許多頂級米都拿去餵豬了。」但米倉台南鄰近的民雄鄉大吉國中,卻有三分之一的學生,三餐沒著落,得靠救助吃飯。這些發育中的小朋友,一周只能吃到一次雞蛋。
日本在浪費食物方面也名列前茅,每年丟棄的食物量高達一七七公斤,是全世界丟棄最多食物的國家。紀錄片卅一日晚間於公視播放。

12.4. 彩椒驗出6種農藥 消基會:令人絕望
新頭殼newtalk 2013.07.05 陳亭羽、林良齊/台北報導
為持續關注市售蔬菜農藥殘留問題,消費者文教基金會針對過去農藥殘留紀錄不佳的豆菜類及果菜類的甜椒進行檢驗,其中有91%的豇豆、47%的四季豆、67%的豌豆及18%的甜椒檢出超量且多重的農藥。此外,有一件購自有機商店的彩椒竟被驗出含有6種殘留農藥。
含有殘留農藥的商品不符合「殘留農藥安全容許量標準表」,已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可處6萬元以上1500萬元以下罰鍰。
「看到這些檢驗報告,我感到絕望」,消基會食品委員會委員鄭正勇指出,因為抗藥性的緣故,我國農民使用農藥品項越來越多,導致檢驗出單一樣品上含有多重農藥;也因豆菜類與果菜類屬於連續生長的作物,也使得農藥容易過量殘留。
「指導農民使用農藥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消基會董事長張智剛建議,主管機關應該要指導農民使用農藥,而非全部交由農藥公司來處理。
針對有機商店卻販賣含有農藥的商品,《消費者報導》雜誌發行人陳智義說明,有機商店販售的商品並非全部都是有機商品,消費者應該打破「有機商店就是賣有機商品」的迷思,他也建議,有機店家應該區分有機商品與非有機商品,以提供消費者透明的購買資訊。
鄭正勇建議消費者,購回的蔬果,應要用少量而多次的清水沖洗,會比起使用多量而少次的清水沖洗效果來得好。張智剛說,加熱烹調時,消費者要記得將鍋蓋打開,可使農藥隨蒸氣而揮散,更重要的是,菜盤裡所剩下的湯汁不要拿來拌飯,以免攝取過多的農藥。

12.5 豆類檢出農藥超標200倍 松青、愛買全中招
NOWnews  2013-07-05 記者馮珮汶/台北報導
食安危機再添一樁!消基會今(5)日公布4、5月間對四種豆類進行農藥檢驗,發現49件商品中,有27項不合格,檢出超量及多重農藥反應,甚至單件含8種農藥,超標200倍。而松青、愛買、頂好、家樂福、大潤發等量販店也中標,消保處參議王淑慧也表示,若確認違法屬實,將根據食品衛生管理法第15條,開罰最低6萬至最高1500萬元。
這次抽檢結果,11豇豆樣品有10樣不合格,比率高達91%;15項四季豆有7件農藥殘留,不合格率47%;12件豌豆商品中有8件檢出農藥,不合格率達67%;甜椒雖然11件樣品2件產品殘留農藥,不合格率18%。
可別以為在有機商店裡購買的蔬果就有安全認證,一家有機超市的48號彩椒被檢出藥物殘留,發現根本不是有機商品只是一般蔬果,對此商品發展科陳組長也表示今後將不再販售生鮮產品,以免再衍生問題;另外頂好超市師大店也表示問題豌豆莢已在6月初全面下架,也接受民眾退換貨。
食品委員會鄭正勇說,違法藥物「嘉保信」含有劇毒成分,且果菜類非一次性採收,農藥持續累加在蔬果上,毒素尤其此次檢出一種作物上含有多重農藥,交互作用影響,民眾吃多代謝變差,長期可能造成肝臟負擔。
消基會表示,疑似病蟲抗藥性增加,加上未增加豆類美觀度,因此農夫噴灑多項藥物迎合市場需求,已向農委會等主管機關反映,進行徹查。建議民眾食用前要用清水浸泡15~20分稀釋殘留農藥,烹煮時也記得將鍋蓋打開,免得把毒吃下肚。

12.6 Youtube 影片:中天新聞》借30萬種香瓜「泡湯」 老嬤搥胸痛哭
ChinaTimes 2013.08.22 嘉義 朴子

12.7 印度通膨失控 洋蔥1個月漲5倍
作者: TVBS – 2013年9月14日
在印度,洋蔥是國民食品,幾乎餐餐都要吃到,不過最近印度洋蔥1個月內,價格飆漲5倍,讓許多家庭主婦根本買不下手,洋蔥大幅飆漲,成了檢驗印度通膨的最好例子,追查漲原因,除了氣候不佳影響產量外,中間商層層剝削,也是罪魁禍首。
跟平常一樣買菜,印度人餐桌必備的洋蔥,卻讓家庭主婦吉塔買不下手,1公斤30元台幣的洋蔥,1個月內飆漲5倍。民眾吉塔:「太貴了!如果你降價一點,我會買多一點。」
價錢太貴了,吉塔只能買1公斤,印度1年可以吃掉1500萬公噸的洋蔥,洋蔥價錢狂漲,就是印度通膨最好例證之一。民眾吉塔:「這是正常的日用品,你常常需要在菜裡和沙拉裡放洋蔥,你常常需要洋蔥,它是非常重要的配菜。」
來到印度洋蔥產地,農夫說去年雨水太少,今年太多,洋蔥產量大減。CNN記者:「這裡多數的農夫,抱怨基本建設的缺乏,特別是在倉儲的部分,像這樣一個小棚子,已經算是很好了。」
收成後儲存不易,有4成的洋蔥在運送途中就腐爛了,一路上還要經過好幾個中盤商,賣到消費者手中,洋蔥價錢已經是產地的2倍價。分析師:「本質上來說,洋蔥的情況總結了印度總體經濟。」
量少又被層層被削,讓印度民眾更期待,以量制價的歐美大型量販店,趕快進駐印度,在此之前,想要吃頓有洋蔥的道地印度餐,口袋要夠深。

12.8 正港100%、純天然? 油品大清查
中國時報 2013-10-19
知名大統長基公司旗下油品摻混其他油品,卻宣稱「100%橄欖油」販賣,衛生福利部長邱文達昨表示,即日起將要求全國地方衛生局清查油品工廠的油品製程及配方,尤其鎖定「天然」、「100%」純正的油品,務必揪出不法。
衛生福利部發言人王哲超表示,彰化縣衛生局將開出首波罰單,針對標示不實、違法添加銅葉綠素,以一品項一罰,祭出重罰,另業者長期惡意摻偽,將建議檢調單位求處最重3年有期徒刑。這也是《食品衛生管理法》有史以來開罰最重的一次。
食品安全亮紅燈,行政院長江宜樺昨天在立法院答詢時表示,新版《食品衛生管理法》已經上路,政府依此祭出有史以來最高的罰鍰,超過2500萬元。江宜樺也宣示,未來將用同樣的態度,嚴格取締不肖廠商。對於知名的大統食用油出包,引發朝野立委關切。民進黨立委劉建國表示,食管法已經修正,政府不能再以無法可管作為推託之詞。他疾呼食品藥物管理署全面清查食品工廠,讓全民吃得安心。國民黨立委江惠貞則說,柴米油鹽醬醋茶什麼都有假的,日前雞蛋布丁裡沒布丁、米粉裡沒有米,這次連油都出問題。江宜樺說,國家食品安全工作還有加強空間,過去罰則不夠重,導致業者為營利,心存僥倖。新版食管法已修正通過,他支持地方政府從重開罰。不過,還是有立委質疑罰得不夠重。國民黨立委蔣乃辛建議,罰款應以廠商營業額來計算。

12.9 扯!黑心油賣7年 嚴防大統脫產
中國時報 2013-10-20
大統長基公司黑心油案,彰化檢方19日起清查犯罪所得,並啟動防止負責人高振利脫產機制。檢方表示,該公司疑似7年前開始販售黑心橄欖油後,見錢眼開,大舉以同樣手法牟暴利,查扣到的2、30個手寫獨門配方表寫滿A3紙1張2面,「良心被錢矇蔽 」。
彰化檢方昨日再清出「純正香油」230cc與500cc2項違規產品,罰款金額累計達2860萬元,共回收各類油7697.7公噸。以沙拉油每公升50元推算,市值約4億元。
衛生局透露,第1天與檢方聯合稽查時,董事長高振利原本信誓旦旦表示自己製作的是純油。但6名檢察官為防萬一,在辦公室裡團團圍著高緊盯。高在無法施展小動作下,才得以順利在房間抽屜搜獲該張手寫配方表,才讓案情急轉直下。
低薪剝削創廠元老
不值!檢方之所以能夠從第1天的「摸索」到第3天就能完成偵查動作,該公司調配室的溫姓課長及周姓職員扮演關鍵角色。2人是大統長基的靈魂人物,溫還是大統「創廠元老」,但月薪竟然不到5萬元,連檢察官都覺得是被剝削。
配方全是高自己寫
看過配方表的檢調人員透露,高振利手寫的配方表約有2、30種配方,標示簡單,例如「特橄:葵2500,色1,芥1000…」;經高振利解讀,那代表特級橄欖油,以2500公斤葵花油混芥籽油1000公斤,再調色素1公克。配方全部都是高振利自己配自己寫,再交由溫調製,外人根本看不懂,生產線及銷售人員更無從得知。
近9成產品都摻劣油
主任檢察官林漢強說,大統長基生產黑心油長達7年,除了廉價油,近9成產品都摻用劣質油、色素及香精。為確保受害消費者權益,將設法避免高及大統長基公司脫產,目前已掌握相關銀行帳戶及支票往來狀況,一旦確定犯罪所得金額,即會採取查扣等強制作為。他表示,高涉及食品衛生管理法及詐欺取財罪,違反食衛法部分,因牽涉今年6月修法前後刑責不同,檢方要回溯清查其製造販售的黑心油數量及日期,必須花點時間。

12.10 標榜龍眼花蜜 卻是蔗糖與果糖
中央社 2013-10-28 記者 戴雅真
台北市衛生局今天公布蜂蜜真偽調查結果,抽驗10件有3件純度與標示不符,其中一件內容物不含蜂蜜應有的蛋白質成分,而是蔗糖及果糖。
台北市政府已經移請廠商所在的雲林縣衛生局處理。這項蜂蜜真偽調查的完整名冊與結果,都公布在台北市衛生局的官方網站。
衛生局表示,今年花期因為連續下雨,使蜂蜜產量銳減,市面上國產蜂蜜供不應求,屢傳有假蜜混淆事件,衛生局於今年8月進行市面蜂蜜產品專案調查計畫,抽驗地點包括超市、量販店、農產品專賣店、有機(生機)食品店等,共計抽驗10件蜂蜜產品。
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處長邱秀儀表示,檢驗調查結果3件純度與外包裝標示宣稱不符,分別為2件蜂蜜產品不符合純蜂蜜規格,1件調和蜜不含蜂蜜成分。
邱秀儀進一步說明,天然蜂蜜有一定範圍的碳同位素比值,且蜂蜜中含有少量蛋白質,若摻假則其碳同位素比值就會偏離,由蜂蜜及蛋白質的碳同位素比值可計算出摻糖率,因此碳同位素比值就像指紋,可辨別蜂蜜是否天然純正。
邱秀儀指出,衛生局採樣10件標示「純」、「天然」或「100%」的蜂蜜進行檢驗,調查顯示「首席純蜂蜜」及「特級純蜂蜜」這兩件產品外包裝標示分別宣稱「100%純蜂蜜」、「100%的純造」,但檢出碳同位素比值偏離天然蜂蜜且摻糖率大於7%,不符合純蜂蜜規格。
另一件「龍眼花蜜」外包裝標示成分含蜂蜜、果糖、葡萄糖、蔗糖,為調和蜜,但檢驗結果碳同位素比值較接近蔗糖及果糖,且不含蜂蜜應有的蛋白質成分,因此判定這件產品不含蜂蜜成分。
邱秀儀表示,追蹤產品來源,3件來源均為雲林縣,已移請雲林縣衛生局瞭解製程,如果經查證涉有標示不實,依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規定可處新台幣4萬至20萬元罰鍰,並令產品下架。
※你可能還想看:
【是真是假?選購蜂蜜有撇步】http://www.cna.com.tw/news/aHEL/201310280177-1.aspx
【驚爆》你買的蜂蜜 根本不含蜜】http://www.cna.com.tw/Magazine/3-1/201309110001-1.aspx
【歐盟公布十大詐欺食品 橄欖油蜂蜜果汁全在列】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310190008-1.aspx
【名不符「食」又一樁》蔗糖混充黑糖】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108120039-1.aspx
【手搖杯含糖高 一杯可抵15顆方糖】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308290055-1.aspx
【此糖非彼糖》教你看懂蔗糖與果糖】http://www.cna.com.tw/News/aHEL/201308290466-1.aspx
【互動圖表》那一年,我們吃下肚的黑心食品...】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310220039-1.aspx

12.11史丹佛研究:其實,有機食品沒有你想像的營養!
 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良醫健康網 2013.12.03

12.12《社論》看見台灣的為富不仁
台灣新生報 2013/12/12
第五十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由台灣第一部空拍作品《看見台灣》奪得,它帶領台灣民眾透過鳥瞰的視角,看見台灣的美麗與哀愁。全國上下從馬總統、江院長,文武百官到升斗之民,走進電影院讚嘆著記錄片的成就。最近,這部紀錄片還成為公務人員繼續教育的指定教材,只要憑票根可以換來環境教育積分。
齊柏林導演透過空拍紀錄片來「愛台灣」的義行,在不久前掀開了清境以及許多風景區民宿的水土保持與汙染問題,前幾天更揪出了長期將高雄後勁溪染紅,造成嚴重河川鎳污染的兇手。更讓大家無法接受的是,這回毒害台灣的元兇,不是經營困難的中小企業,而是市佔率超過百分之二十,全年營收上看兩千億以上,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封裝測試公司日月光。
高產值、高獲利的高科技大廠,掩藏在光鮮亮麗廠區與粉飾太平的數字之下,竟然是長期毒害台灣人民、土地和食物的罪魁禍首。更可惡的是,當日月光被查獲重金屬鎳毒害下游約上千公頃的農地,造成當地水質、農產品嚴重污染之際,在繳了六十萬罰緩之後,囂張地依舊照常排放毒水,甚至還將自來水參入送出受檢的水樣當中。如此卑劣幼稚無恥的伎倆!
事實上,這不是日月光的第一次。去年日月光即因為污水問題,遭到地方政府開罰,並且一而再、再而三的故技重施,矇混水質檢驗的關卡,將強酸排入後勁溪。即使政府不斷提高罰緩,三萬、五萬、六十萬,相較於日月光的營收來說終究只是九牛一毛。
另一方面,日月光更絕對不是特例。《看見台灣》的空拍視角再怎麼銳利,也終究只是帶領我們綜覽式的鳥瞰台灣土地,還有更多需要更靠近、更銳利的角度,更深刻的貼近土地才能挖掘的環境問題。誰敢說其他的高科技廠沒有問題呢?
諷刺的是,當《看見台灣》成為台灣全國公務員的環境教育學分的同時,我們實在很想問,戰後一甲子,台灣從八○年代以來受過的環境與健康傷害,難道還沒有讓我們的政府官員得到教訓和啟示,竟然還要透過一部民間集資的紀錄片來發掘問題,豈不荒謬至極?換句話說,我們的國土環境部門這幾十年來很可能繳了白卷。
「經濟成長」的有色鏡片,遮掩了我們政府走向正確道路的視線。當政府拿出各種「產業獎勵條例」,提供各種土地圈地優惠與便利,並奉上各種免稅措施給高科技大廠的同時,企業和政府聯手持續壓低勞工工資,透過荒廢無力的產業管制,持續營造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假對立。事實上,國土的安全與保護應該是產業與經濟發展政策的核心領域,而不該交給邊緣性的環境保護署,淪為美化環境的小玩意,對於科技大廠的蠻橫與囂張,只能透過事後開罰來消極作為。
我們必須看見台灣的為富不仁。當為富不仁的企業繼續充斥,我們除了環境將繼續被破壞,事實上我們的產業也不可能轉型提昇。更嚴重的是,在這塊土地賴以生存的根本被持續掏空,台灣人民的健康還能如何維繫?全民健康保險再怎麼成功,也終究無法掩蓋台灣洗腎人口比例全球第一的醜聞!透過更為積極和預警性的產業、經濟發展政策,才有可能真正做好國土保護,守護台灣土地和人民健康。

12.13 政府三大錯誤 養出劇毒日月光
今週刊 887期 撰文 / 鄭閔聲

12.14 澳洲旱災將提升農產品價格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 2014/01/20

12.15對抗絕望11年,赴日本選「老公」挽生機
 漁民自救!東北角九孔復養奇蹟
 2014.02.26 商業週刊 撰文/呂國禎

12.16
Ron Finley: 一個洛杉機中南區的游擊園丁
 義工在公有荒廢地、安全島以及路邊沿種植食物給街友,並開放街友參與種植。
 因為免費食物將無法持續維持運作,所以也販賣這些食物以維持此活動的資金。

12.18
 未來8年最不被看好的10種職業
 2014-09 Cheers雜誌168期

12.19
 節水模範生 扭轉台南休耕宿命
 2014.12.24 商業週刊1415期 撰文/朱淑娟

12.20
[台北市]農委會強化停灌輔導措施,維護實際耕作人權益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首頁 > 農業新知 > 農業焦點 刊登日:104-01-09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表示,因應本(104)年第1期作桃園、新竹、苗栗、臺中及嘉義等地區41,576公頃公告停灌,為協助受影響之農友、大佃農戶及相關業者等,除原已公告停灌補償依休耕或轉作多元方案,該署提出包括增列轉作作物補償項目及額度、持續辦理大佃農租賃獎勵每公頃1萬元、專案農貸展延措施、限制104年第2期作起連續休耕、穩定國內稻米供需等輔導措施,以維護耕作人權益並確保糧食安全。
增列停灌區轉作作物補償標準
  農糧署說明,目前停灌補償措施中,除停灌區域不種稻種植綠肥或不種植作物,政府提供每公頃8.5萬元或7.8萬元補償金;另針對轉作其他作物原為每公頃3.9萬元,基於調水補償一致性,並考量農地活化利用,於停灌區內農地之農民自覓水源種植各項轉(契)作作物,將依作物種類核發每公頃2.2萬~4.5萬元轉(契)作獎勵,加計調水單位支付停灌補償每公頃1.7萬元,依作物種類不同每公頃補償共計3.9萬~6.2萬元,農民可自行選擇辦理。
鼓勵第2期作復耕,維持產業發展
  農糧署表示,鼓勵於停灌區第2期作恢復種植作物,以維持農地充分利用,第2期作部分地區不利種植轉作作物,予以放?不受一期休一期種之限制,並得視氣候雨量及水情,提前規劃種植水稻或轉(契)作作物;申報停灌補償、種稻或活化農地計畫轉(契)作等政府輔導措施,全年以二次為限。該署進一步表示,考量產業發展及避免影響週邊生產環境,倘104年第2期作持續申報休耕農地,且無特殊不可抗力因素,原則上105年第1期作不核予辦理休耕給付。
持續辦理大佃農輔導措施
  農糧署指出,近年推動農地活化,輔導農地租賃擴大生產,鼓勵大佃農種植進口替代作物,本年第1期作因水情不佳造成停灌區內大佃農無法正常耕作,考量大佃農係配合政策推動,且於正常租賃存續期間,爰承租農地位於本次公告停灌區內,且符合活化農地計畫基期年規定之大佃農,在本期作不種植水稻前提下,維持給予租賃獎勵每公頃1萬元。
對於受影響相關業者提供貸款寬限措施
  農糧署表示,停灌區內農機代耕之農民、水稻育苗中心業者、承租農地之專業農民及青年農民等倘有政策性農業專案貸款,如農機貸款、小地主大佃農貸款及輔導農糧業者經營貸款等,在停灌期間償還貸款有困難者,本金償還期限可展延6個月,展延期間由政府補貼利息。
將持續密切監控糧價,穩定糧食供應
  農糧署強調,本次停灌面積約4.1萬公頃,其中種稻面積比例約 54% ,減少稻作面積約2.2萬公頃,影響糙米產量約 12 萬公噸;目前政府庫存公糧尚有 87 萬公噸糙米,其中一年內新期米 33 萬公噸,整體稻米供應無虞。此外,該署將密切監控糧價波動,以維持糧價穩定。
  農糧署強調,本次停灌係因氣候變遷缺水所致,該署積極與相關單位密切合作,協助農民順利申領停灌補償,並主動加強對受影響農民與業者的溝通輔導,該署將主動聯繫溝通並提供協助,以維護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