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11 22:55:38伊森說美語

文化交流 中式英文大行其道

隨著中西文化交流頻繁,中國大陸出現不少中式英文,或中文書寫直接使用英語的現象,引起支持者與反對者的論戰。

隨著全球化時代的推進,各種語言互相影響已成了不可避免的現象,「海峽時報」(Straits Times)報導,「中式英文」(Chinglish)在中國大陸越來越受歡迎,所謂中式英文,就是摻雜著英文和英文拼音中文的語法。

例如專門解釋英語厘語的線上詞典「城市詞典」(Urban Dictionary),4月初剛納入了you can you up,no can no BB,意思是「你行你來做,不行少囉嗦」。

其他納入城市詞典的例子還有Erbility、Zhuangbility和Shability,分別代表「二逼」、「裝逼」和「傻逼」,是拿來形容人愚蠢或是不行裝行,「gelivable」則是從「給力」而來,代表很有力、很棒的意思。

這種語言交互影響的過程,也顯示在中文書寫中,例如GDP(國內生產總值)、WTO(世界貿易組織)、Wifi(無線網路)等用詞,許多文章不翻譯成中文就直接使用,「人民日報」日前刊出評論,認為外來詞過度使用,破壞了漢語的嚴整和和諧。

不過,也有學者認為應該更寬容看待中式英文的使用,這某種程度反映社會的現狀,如果語言實用性消退,這種用語自然就會消失。

不只中國大陸有中式英文,新加坡融合福建話、廣東話和馬來話的新式英文更聞名遐邇,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昨天在臉書發文討論這個現象。

李顯龍認為,語言是活的,且不斷在變化,只要人們天天使用,語言就會吸收來自外國的詞彙、概念和應用方式,不然就會變成像拉丁文或梵文,成為只有學者研究的死語言。


資料來源: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40505003733-260408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