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02 19:36:36伊森說美語
波士頓高等教育:鼓勵“企業家精神”
記者3月底隨總部位於美國紐約的外國記者中心工作人員來到大波士頓地區,了解美國高等教育的趨勢。在為期兩天的行程中,記者參觀了老牌名校哈佛的創新實驗室(i-lab),了解了麻省理工學院推行的大規模線上開放課程以及富蘭克林·奧林工程學院的課程創新。
記者了解到,位於馬薩諸塞州尼德姆的私立本科工程大學奧林工程學院將“跨學科”發揮到極致
。 2002年,奧林學院錄取了第一屆學生。11年後,它便在《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2013年全國大學排名中的最佳本科工程系中躋身第四名。其所推行的改革,被認為是美國高等教育工程徹底、系統、具有示範意義的改革。 據奧林學院教務長文森特·曼諾介紹,該學院自建校伊始便只分方向,不設院係。例如,有的教職工專攻工程學,有的主要研究領域是電子及計算機工程,有的是人類學。但這些教職工作為一支整體教育團隊,不隸屬於任何一個院係。
“這樣做的目的是給學生和老師傳遞這樣一個信息,你所教或所學的課程必須是融會貫通的。例如,你不能認為數學知識只能應用在數學領域,”曼諾說,“簡而言之,這種機構的存在會成為跨學科理念的障礙。”
正在奧林學院就讀本科二年級的瓊斯告訴記者,在奧林,學習是以項目為單位的,每門課由若干個小項目組成。以一年級為例,人類學方向的老師會幫助學生選定一個社區,讓學生去了解這個社區居民的需求,根據他們的需求確定項目內容,再由編程老師提供技術指導,以團隊合作的方式完成項目。
走進課堂,記者看到,一組學生正圍著電腦設計一款軟件,他們要幫助一對在美國待了一輩子但仍然語言不通的中國老夫婦學習英語;還有一群學生正在製作一款特殊的切菜板,目的是幫助一位雙目失明的家庭主婦,讓她僅憑手指的觸覺,就能準確判斷切菜位置;另外一些人則在給一位背疾非常嚴重的上班族設計一款靠枕,讓他坐著時背部能有足夠支撐,以緩解疼痛。
除跨學科外,“創新”和“企業家精神”則是記者了解到的另外兩個關鍵詞。以哈佛大學的創新實驗室(i-lab)為例,它的創建基於一個簡單理念:集合全校資源鼓勵學生進行跨學科創業實踐。
哈佛創新實驗室常務董事戈登·瓊斯告訴記者,任何一名哈佛學生或畢業生,只要對創新感興趣或有創業想法,就可以來到創新實驗室,獲得跨學科、跨院係的資源支持,包括基本課程培訓、與企業家一對一面談、實地學習經驗、靈活開放的工作區域等。
在i-lab裏,誕生了很多具有影響力的創業型企業。現在常駐創新實驗室的創業團隊包括,為軍事社群提供專業網絡服務的RallyPoint,開發出可拋擲的低成本球形照相機的Bounce Imaging,定制軟件解決方案的Extension Engine等。
哈佛大學2012級畢業生弗朗西斯科·阿圭勒說,當初,他帶著他的創意——可拋擲的感測器——來到i-lab,他以為所能得到的支持僅是一塊辦公場所。
“但是,i-lab為我們提供了驚人的豐富資源,為我們搭橋引線介紹各類相關人才和投資者,並提供哈佛的教師資源對我們進行指導。同時作為一個靠硬件起家的新公司,我們需要頻繁使用3D打印機和原型實驗室,在這裡,這些都是免費使用,”阿圭勒說。
如今,阿圭勒已經是一家公司的執行董事長,擁有一支包括機械工程師、軟硬體工程師、手機應用開發人員的研發團隊。他當初的想法也生成一款名為“探險者”的低成本、可拋扔的球形照相機。
此外,麻省理工學院所推行的大規模線上開放課程也代表教育改革的一個方向:有了技術支撐,個性化培養手段會成為主流,教師的身份將從教學者轉變為助學者。
同時,這些高校還有一個共同特徵,即並非傳統的根據市場需求的人才培養模式。恰恰相反,它們鼓勵學生分析市場未來趨勢,成為就業機會的創造者。
“一場全球性的教育革命正在進行,雖然我並不清楚它會將我們帶往何方。但我相信,大學教育改變運作方式,會朝著跨學科的方向邁進,”麻省理工學院公開課項目對外關係總裁史蒂芬·卡爾森說。
資料來源:https://hk.news.yahoo.com/%E6%B3%A2%E5%A3%AB%E9%A0%93%E9%AB%98%E7%AD%89%E6%95%99%E8%82%B2-%E9%BC%93%E5%8B%B5-%E4%BC%81%E6%A5%AD%E5%AE%B6%E7%B2%BE%E7%A5%9E-034325404.html
記者了解到,位於馬薩諸塞州尼德姆的私立本科工程大學奧林工程學院將“跨學科”發揮到極致
。 2002年,奧林學院錄取了第一屆學生。11年後,它便在《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2013年全國大學排名中的最佳本科工程系中躋身第四名。其所推行的改革,被認為是美國高等教育工程徹底、系統、具有示範意義的改革。 據奧林學院教務長文森特·曼諾介紹,該學院自建校伊始便只分方向,不設院係。例如,有的教職工專攻工程學,有的主要研究領域是電子及計算機工程,有的是人類學。但這些教職工作為一支整體教育團隊,不隸屬於任何一個院係。
“這樣做的目的是給學生和老師傳遞這樣一個信息,你所教或所學的課程必須是融會貫通的。例如,你不能認為數學知識只能應用在數學領域,”曼諾說,“簡而言之,這種機構的存在會成為跨學科理念的障礙。”
正在奧林學院就讀本科二年級的瓊斯告訴記者,在奧林,學習是以項目為單位的,每門課由若干個小項目組成。以一年級為例,人類學方向的老師會幫助學生選定一個社區,讓學生去了解這個社區居民的需求,根據他們的需求確定項目內容,再由編程老師提供技術指導,以團隊合作的方式完成項目。
走進課堂,記者看到,一組學生正圍著電腦設計一款軟件,他們要幫助一對在美國待了一輩子但仍然語言不通的中國老夫婦學習英語;還有一群學生正在製作一款特殊的切菜板,目的是幫助一位雙目失明的家庭主婦,讓她僅憑手指的觸覺,就能準確判斷切菜位置;另外一些人則在給一位背疾非常嚴重的上班族設計一款靠枕,讓他坐著時背部能有足夠支撐,以緩解疼痛。
除跨學科外,“創新”和“企業家精神”則是記者了解到的另外兩個關鍵詞。以哈佛大學的創新實驗室(i-lab)為例,它的創建基於一個簡單理念:集合全校資源鼓勵學生進行跨學科創業實踐。
哈佛創新實驗室常務董事戈登·瓊斯告訴記者,任何一名哈佛學生或畢業生,只要對創新感興趣或有創業想法,就可以來到創新實驗室,獲得跨學科、跨院係的資源支持,包括基本課程培訓、與企業家一對一面談、實地學習經驗、靈活開放的工作區域等。
在i-lab裏,誕生了很多具有影響力的創業型企業。現在常駐創新實驗室的創業團隊包括,為軍事社群提供專業網絡服務的RallyPoint,開發出可拋擲的低成本球形照相機的Bounce Imaging,定制軟件解決方案的Extension Engine等。
哈佛大學2012級畢業生弗朗西斯科·阿圭勒說,當初,他帶著他的創意——可拋擲的感測器——來到i-lab,他以為所能得到的支持僅是一塊辦公場所。
“但是,i-lab為我們提供了驚人的豐富資源,為我們搭橋引線介紹各類相關人才和投資者,並提供哈佛的教師資源對我們進行指導。同時作為一個靠硬件起家的新公司,我們需要頻繁使用3D打印機和原型實驗室,在這裡,這些都是免費使用,”阿圭勒說。
如今,阿圭勒已經是一家公司的執行董事長,擁有一支包括機械工程師、軟硬體工程師、手機應用開發人員的研發團隊。他當初的想法也生成一款名為“探險者”的低成本、可拋扔的球形照相機。
此外,麻省理工學院所推行的大規模線上開放課程也代表教育改革的一個方向:有了技術支撐,個性化培養手段會成為主流,教師的身份將從教學者轉變為助學者。
同時,這些高校還有一個共同特徵,即並非傳統的根據市場需求的人才培養模式。恰恰相反,它們鼓勵學生分析市場未來趨勢,成為就業機會的創造者。
“一場全球性的教育革命正在進行,雖然我並不清楚它會將我們帶往何方。但我相信,大學教育改變運作方式,會朝著跨學科的方向邁進,”麻省理工學院公開課項目對外關係總裁史蒂芬·卡爾森說。
資料來源:https://hk.news.yahoo.com/%E6%B3%A2%E5%A3%AB%E9%A0%93%E9%AB%98%E7%AD%89%E6%95%99%E8%82%B2-%E9%BC%93%E5%8B%B5-%E4%BC%81%E6%A5%AD%E5%AE%B6%E7%B2%BE%E7%A5%9E-034325404.html
下一篇:文化交流 中式英文大行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