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0-21 02:02:24果凍讀書會

從海角七號看多元文化

海角啟迪13

【聯合報 張錦弘10.20.2008摘要】電影「海角七號」締造奇蹟,全台票房突破4億元大關,片中處處可見鄉村vs.城市、傳統vs.現代,及「在地化」對抗「全球化」、文化帝國與被殖民國家之間的角力,相關文化意涵與社區營造,大考公民與社會都可能入題。從文化學的角度來看,海角七號有很多可探討的面向。

新竹女中公民老師蔡相廷指出,高中公民第一冊第七課介紹基本的文化觀念,包括主流文化、次文化、大眾文化、邊緣文化等,並闡述面對不同文化的態度,應截長補短、包容不同文化;第八課則探討多元文化,包括全球化、殖民文化、強國媒體的文化侵略台灣不同族群外來配偶形成的多元文化

高三上學期選修公民第三課,則提到政治、經濟等面向的全球化,探討先進核心強國與第三世界邊陲弱國,之間的殖民與被殖民關係,都是大考公民熱門題目,去年學測就出了一題,考某知名球鞋製造商,以極微薄工資剝削開發中國家勞工,考「核心與邊陲的分工觀點」。

蔡相廷分析,海角七號戲內戲外,都能找到在地化對抗全球化的影子,戲外名不見經傳的導演魏德聖小兵立大功,打敗神鬼傳奇、魔戒等好萊塢影史名片,全台票房屢創紀錄,主要是透過網路口耳流傳,加上片中巧妙融合生活化的在地元素,激勵「鬱卒」很久的台灣人。

劇中恆春的演唱會本來是以日本歌星中孝介為主角,但馬如龍主演的鎮代會主席堅持要有本地樂團暖場,也是在地化與全球化的角力;郵差茂伯、阿嘉和原住民警察等組成的本地樂團,起初被主辦單位看不起,又涉及台灣本島內的城鄉、族群文化衝突

蔡相廷指出,「社區營造」也是劇中凸顯的一個主題,鎮代會主席透過本地樂團表演,凝聚恆春人對在地文化的認同,就是一種社區營造;其實台灣各地紛設「社區大學」,提升居民的視野、舉辦各種社區活動,也都是社區營造的另一種表現。


李鈞震:

1.    《西遊記》裡面,有一個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她總是想盡各種辦法,要幫助孫悟空一群人,學著長大成熟,克服困難,讓自己的身心與能力,都能夠成為真正的人,脫去野獸的習性,又能保有個人的獨特魅力與氣質。但是,一切的生命難關,還是要自己去學習著挑戰,菩薩也只能穿針引線,給予磨練的機會

2.    《海角七號》裡的鄉民代表主席,想盡辦法幫助阿嘉有個正常的工作,振作人生,又為了整個恆春地區人民的利益與發展,不惜跟飯店的經理起衝突,希望能夠得到演唱會暖場的演出機會。

3.    《西遊記》裡頭,有個奇特的角色,就是金角、銀角大王,象徵金錢與利益在人世間當中,吞吃過許多人,誰能理性地克服他們的誘惑呢?誰能理性地與他們相處呢

4.    代表主席對郵局局長說:「拜託一下啦!年輕人,好手好腳沒有工作很悲哀呢!」郵局局長說:「不是啦!主席,你不要逼我,就真的沒有缺啊!」代表主席說:「怎麼會沒缺,像茂伯要八十歲了,還不退休,跟他招手沒看到,叫他也沒聽到,像那種人去送信會不會有危險?」

5.    代表主席對馬拉桑說:「你要到幾樓?」馬拉桑說:「地下室。」代表主席說:「年輕人不會走樓梯啊!你沒腳嗎?」然後大大跟主席一起坐電梯,大大大聲地說:「五樓!」她用命令主席的口吻說要按五樓,主席就乖乖地按五樓,顯然主席對年輕人的愛與對小朋友的愛是不一樣的,要求是不同的

6.    經理:「代表,什麼事情氣成這樣?」代表主席的助理說:「飯店你的,海我們管的啦!你以為有錢就什麼都BOT。」經理說:「別這麼說,什麼你們的、我們的,現在時代在進步,要有國際觀念,要有地球村的觀念。」代表主席:「什麼地球村,你們外地人來這裡開飯店,做經理,土地要BOT,山也BOT,連海也要給我BOT,哼!那我們在地人呢?都出外當人家的夥計,這樣像住同一顆地球上嗎?」

7.    代表主席:「唉!這面海這麼漂亮,我們自己卻都看不到,這是為什麼?」助理說:「因為有錢人連海都買去了,卻不留一點給我們,每年我們恆春都在春天吶喊,我們在地人呢?有什麼享受?有啦!在台下跟著叫,最大的福利就是撿垃圾。」

8.    經理說:「這回我們從日本請來的,是真正出名的那個,叫療傷歌手啦!那歌聲像大海那樣好聽。」代表主席說:「我不管你請來的日本歌星,是要當醫生,還要當船員,我跟你要的,是暖場的樂團,要找我們在地人。你是聽不懂嗎?」

9.    經理說:「可是,我們在地就沒樂團啊!」當地好像只有北管樂團。經理說:「這一場要給它辦得很熱鬧,所以,我們要請很熱鬧的樂團。」當地最熱鬧的就是電子花車鋼管秀。經理說:「你們這裡就沒有這樣的人才。」代表主席說:「你在說什麼,還分你們、我們,你剛剛不是說不要分,什麼意思呢?不管怎麼樣,我就是可以從在地這裡,找出一個夠水準的樂團給你。」經理說:「不可能啦!」代表主席說:「有可能啦!」飯店員工一口同聲說:「不可能啦!」代表主席說:「跟你說有可能就有可能,要不然我們明年一起來選鎮長,看誰選得上。」

10.經理說:「拜託,你別這樣啦!台北那邊我跟人家都已經談好了。」助理說:「辭掉就好了。」飯店的人說:「錢都付,要怎麼給人家辭掉。」代表主席說:「我跟你說,沒關係,假使連個暖場的樂團都不留給在地人,就算是要綁架鎮長、綁架縣長,我也不會讓你這個活動在海邊表演。」經理說:「慢著,主席,你讓我拜託一下好不好,我這次花了多少錢,你知道嗎?我還請了很多外國的模特兒,來給人照相宣傳,這叫做整體行銷,你知道嗎?」代表主席說:「我跟你說,我決定明年要選鎮長(這意思是說,以後所有的案子都不可能過),你考慮看看,一分鐘。」經理說:「等一下,好啦!用你們的團啦!用你們的團啊!」代表主席說:「我們的團啦!我們的團啦!」飯店經理與代表主席互相擁抱。

11.商場上,經常只講究利益、講究現實,不會特別考慮文化的發展,也不會特別去思考社會上的各種問題,或年輕人的發展與前途,只能對現實的短期利益,馬上做出決策,這是商業文化的一種瓶頸,文化要有新生命,一定要不斷地創新、研發

12.創新,一定是把傳統的元素,結合新的思朝、新的時代觀念,加以變化,例如,貝多芬的浪漫派音樂,就是將傳統的古典音樂,加上民主思想與個人主義的新思潮,結合之後創造一個新的樂派,就是浪漫派;國民樂派的誕生,就是將傳統浪漫樂派的元素,加入民族的情感與民族特色的傳統音樂。

13.個人也是一樣,我們從父母、學校老師與教科書,學習到的知識與生活經驗,如果不能不斷地跟新時代的觀念與新思想做結合,那麼,我們就會失去創造力,會逐漸地落伍,失去社會競爭力。

14.每一個創新,都要在過去的傳統基礎上扎根扎得很穩,才有可能有能力選擇恰當的新元素加以結合,如果基礎不夠好,那麼不管再怎麼樣的創新,都會顯得浮華不實,沒有長久的影響力。

15.任何的藝術技術,它只是一種工具,工具練得熟練,當然是很好的藝術基礎,但是還是只是個工具,要加上邏輯嚴密的「思想」,才會讓那個工具有生命力。音樂是這樣,繪畫、電影等等藝術活動都是如此。

16.飯店的經理想的整體行銷,如果包含恆春的傳說、淒美的愛情故事、恆春的古老傳統,重新包裝、全新感受,不但行銷飯店,也行銷地方新特色,那麼,商業利益會更大。這必須要有知識整合能力的人,才做得出來;甚至,經理早就應該要私下訓練恆春的年輕人,成為一流的樂團,對嗎?

17.台灣有許多大企業,他們都應該培養自己的球隊或樂團,台積電如果財力不夠支持一個棒球隊,至少可以支持二個乒乓球選手,如果不能支持一個交響樂團,至少可以支持一個弦樂四重奏,把他們栽培成世界一流的選手,跟公司的商品做世界性的整體行銷。

18.宏碁集團,沒有辦法支持二個台灣有潛力的美術家進入國際舞台嗎?不能支持二個舞蹈家來取代林懷民嗎?不能訓練一個熱門樂團,比F4、閃靈更好的世界級樂團?如果支持成功了,不也是可以省下一大批廣告代言費。

19.政黨、財團,也可以支持文藝作家、編劇家,像美國的安德烈韋伯與艾倫索金一樣。藝術不見得都是賠錢貨,它也會是一個巨大的財富,梵谷的繪畫總值超過台電,莫內的繪畫總值,超過國民黨的資產,柏林愛樂的總價值也超過鴻海集團,世界可以沒有台塑集團、華碩集團,但是不可以沒有維也納愛樂

20.歌德、雨果、莎士比亞,他們對人類的重要性,對世界的貢獻,遠遠超過鴻海集團。精神正常的老師與父母,想要栽培學生成為雨果,還是郭台銘?

21.耐吉球鞋,因為支持麥可喬登,所以成為全世界最大的體育用品財團。未來的時代,不再是企業與企業的競爭,而是企業所培養的藝術或體育明星,彼此的競爭,宏碁集團所栽培的網球選手,如果打敗戴爾電腦支持的網球選手,那宏碁就可以打敗戴爾電腦;如果郭台銘的交響樂團,比東京愛樂還要好,那麼郭台銘就可以打敗日本所有的企業財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