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0-11 22:19:37果凍讀書會

海角七號 沒主體意識?

海角啟迪4

【劉進興 中國時報2008.10.11 摘要】

一樣看花,兩樣情。《海角七號》大獲好評之際,出現兩篇獨排眾議的評論。第一篇是許介鱗在發表的的〈海角七號殖民地次文化陰影〉。他認為「海角」充斥著搞笑、媚俗、本土、浪漫、音樂等流行文化的討喜元素,卻未能激起對日本敵愾同仇的情操,不過是美日「次文化」的大拼盤。片中不斷以日語朗誦情書,在他眼中則是「對日本人離台的依依不捨」,因而感嘆殖民地文化的陰魂未散。

第二篇是陳宜中發表的〈海角七號的台日苦戀〉。他認為魏德聖導演用心良苦描寫的是台灣對日本的苦戀。這段苦戀不只是台灣女性友子對日本男老師的痴情,也是台灣人對日本的「被殖民慾望」,中華民國則因為是「拆散台日姻緣」的「第三者」而被排斥。陳君擔心,「台灣人的悲情」理應抵抗一切外來的壓迫者,如今卻轉變成「無法得到日本的愛」的悲情意識。他猜想台灣年輕人因為排斥中國,才喜歡較先進的日本,而《海角七號》看似本土,卻選擇了跟「想像中深愛台灣的日本結合」,其實缺乏「台灣主體意識」。

首先,不要過度詮釋愛情與電影。電影是大眾藝術,好看、不好看,是檢驗電影的唯一標準。有的電影又好看又有哲學思想,有的電影只是好看。過去國片沒人看,一直怪環境不好,觀眾沒水準,其實很好笑。真正的原因是太多導演不會說故事,把電影當作論文拍。

《海角七號》抓到了將愛情與流行文化結合的秘訣,讓大家在笑聲中回味自己的戀情,如果這叫媚俗,媚俗一定是個好東西。魏導演千萬不要聽信評論,把電影拍得敵愾同仇,讓大家又開始打瞌睡。

至於要對日本敵愾同仇,更令人莫名其妙。不同人,有不同的仇恨情結。有的人因為親身遭遇,而痛恨從前的「共匪」或現在的中國。有人因為親人在二二八或白色恐怖受難,而痛恨國民黨。我的朋友劉君,因為王姓女友移情別戀而痛不欲生,愛看歌仔戲的祖母卻說,以前王莽篡漢,你們本來就不該在一起。

仇恨,跟放射性一樣,是有半衰期的。將以上各種仇恨按時間順序排列,就知道最可能被敵愾同仇的,恐怕不會是日本;以此要求導演,實在莫名其妙。

什麼是台灣主體意識?陳君想像中「被動等待日本救贖」的亞細亞孤兒意識固然不是,而想像可「等待中國救贖」的恐怕也不是台灣主體意識。好在年輕世代不像上一代一樣被歷史綁架。他們充滿自信,一個背包跑遍全世界,乘著網路遨遊天下。遭遇愛情時,不再有王莽篡漢、甲午戰爭、或者二二八情結。愛恨皆空,自由自在,這就是新的台灣主體意識

不要認為新的主體意識缺乏哲學基礎。自由、民主、博愛取代了君君臣臣的的四書五經。新世代將用新的價值,來評鑑日本、中國、或其他父祖留下來的歷史情結,再怎麼提高教科書中文言文的比例,也無法阻止新時代的來臨。

也不要認為新世代是沒有根的全球化浮萍。《海角七號》中的馬拉桑、水蛙、茂伯仔讓恆春,在他們心中栩栩如生,台灣變成一個有血有肉的生命共同體,遨遊世界時,念念不忘。自信健康的年輕世代將決定台灣未來的面貌。上一代能夠作的就是,不要在他們有機會之前,把這個國家搞砸了。(台灣科技大學教授)

【蘋果10.11.2008摘要】馬念先,當年與同學合組「糯米糰」樂團、參加歌唱比賽出道,卻因創作陷瓶頸加上健康、經濟因素,讓糯米糰走上解散之路,他轉而幫人寫歌、包廣告音樂,在偶然情況下,玩票演出《海角七号》「馬拉桑」一角暴紅,面對這樣的轉折,他說:「第1次寫歌、比賽就能發唱片,很幸運;偶然參與的電影大賣,也是幸運。」

1997年糯米糰參加寶麗金「共譜新聲」比賽,第1次組團、寫歌、比賽就獲獎發片,一切發展出乎意料順利,當年參賽的還有「中堅份子」、藝人凌波之子畢國勇等,擔任糯米糰主唱兼詞曲創作的馬念先總是一頭捲毛、一付蛙鏡般大的眼鏡,令人印象深刻。

人人都是孫悟空

李鈞震:

1.     中國有一本有很名的小說,叫《西遊記》,故事講一群人,到西方取經,追求個人的理想盼望。其實,到達西方的意義,重點不在什麼經書,而是,在中途的過程每一個人學會認真負責、守信用、互相擔當、彼此合作的品德,並且把個人的能力磨練到最高的境界。

2.     所以,取經的過程,是一種磨練,是一個人長大成熟的過程,是一個人智慧、能力與品德涵養,修煉成真正的人的過程。過程中的千辛萬苦,就已經是在實踐經典的內容了,那也是所有的人生命成長的過程。

3.     孫悟空,像是一個有天分又傑傲不遜的青少年,他也曾經到達天宮,但是,並不得志,所以他大鬧一番,之後到五指山下修煉五百年,出來之後,還要經過取經的過程,才知道自己其實有很多能力上的缺點、個性上的弱點,他得學會包容同伴,他也學會了什麼叫做負責任。阿嘉,像不像孫悟空?

4.     沙悟淨,是個奇特的人,他平常不多話,不跟人家爭執,他總是做和事佬,他的情緒管理能力甚至超過唐三藏,他只是能力不算高強,需要磨練,他是一個和平的愛好者。

5.     馬拉桑,是恆春地區的少數族群:客家人。他非常地認真工作,刻苦耐勞,因此贏得許多人的尊敬。但是,他其實並不多話,他不推銷自己,也不談自己私人的感情,他只是認真地做他的工作,但是他又深藏不露,是個貝斯好手。他也不會跟任何人起衝突,他是一個和平的愛好者。

6.     唐三藏,有一個偉大的夢想,他要去取經,可是實際上他是一個感情豐富、常常控制不住情緒的人,他的愛有點濫情、一廂情願,所以他也會不顧孫悟空的反對,迷戀蜘蛛精。但是在取經的過程,他經歷數次的生死關頭,他也學會勇敢剛強的心,來面對生活的挑戰,也不放棄對人的大愛。

7.     水蛙,是一個老實又熱情的修摩托車師傅,他暗戀機車行老闆娘,不在乎她已經有丈夫,還幫老闆娘帶小孩。他得學會把精神放在藝術上面,不斷地精進,才能夠增加他的理性,他個人當然可以「博」愛,但是他必須考慮到其他的人是不是受得了。他最後跟所有的人都能夠融和,他的人生的視野會打開,他見多識廣之後,濫情的毛病就可以改善。

8.     每一個人都應該有夢想,都應該為那個夢想千里跋涉、走過絲路。我們在成長的過程如果有很好的同伴,是一件值得感激的事情,因為每一個人都可以幫助我們成長,都可以讓我們看到自己,也磨練我們學會如何跟別人相處;全世界的文學或藝術創作,都是在幫人類尋找夢想,都是一張絲路地圖,都告訴我們,要走過大沙漠並不容易

9.     成長,過程是痛苦的,也需要時間,我們希望別人給我們時間,我們當然也需要給別人時間。人長大了,成熟了,不單單讓我們容易跟別人融合,跟人群融合,同時也可以帶給所有的人快樂,這是愛的能力。

10.  《海角七號》,會感動許多人,因為它讓我們認識自己,讓我們知道我們必須要有夢想,才不會永遠陷在痛苦裡;讓我們也知道,我們必須要有勇氣,接受別人的指點與要求,熬過去了,就可以像沙漠的野玫瑰。

 

andrusha 2008-10-14 17:04:48

說得好,我只看到了年輕人不分國界的情感,看不到什麼日本殖民還是諂媚中國的東西.
難道所謂影評人,就沒有一個能夠脫離政治的,用人類平凡的感情來看故事的嗎?

阿孝 2008-10-11 22:42:15

七封寄不出去的情書,一部感動千萬人的電影!
為什麼卻有一張惡搞撈錢的電影原聲帶?

這張目前在電視上大打廣告的「原聲帶」,各位在博客來、誠品、金石堂、玫瑰大眾等預購通路上看不到曲目,但是這邊要提醒大家,這張開放預購的專輯已公佈曲目!在您按下訂購鍵之前,請大家睜開消費者雪亮的眼睛仔細分辨!

請熱愛海角的大家,支持退訂,加入我們抵制撈錢商人的行列!我們要完整的海角七號電影原聲帶!請到海角官網發出您的怒吼!讓豐華聽到我們的聲音!

◎海角七號官網--電影原聲帶相關討論:
http://cape7.pixnet.net/blog/post/21975143/14
◎嚴云農對於「海角七號原聲帶」事件的回應
http://anoyen.pixnet.net/blog/post/22314253
◎nownews報導:《海角七號》原聲帶失真?「國境之南」作詞嚴云農狠批
http://www.nownews.com/2008/10/09/11490-2347415.htm

支持海角七號,拒絕豐華唱片撈錢假原聲帶部落格串聯:
http://stickeraction.com/kiroro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