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7-09 15:50:16果凍讀書會

院士誤解洗腎


【林裕峰 自由7.9.2008摘要】

中研院院士針對健保政策提出警訊,指出健保給付不當導致醫師選科偏差,恐影響國人醫療權益,卻也提到「腎臟專科醫師只要買十台洗腎機器,找個技術人員,就可以輕鬆收錢」。此說法與實情不符。

洗腎病患因腎臟失去功能,須靠人工腎臟清除體內的『尿毒素、水份及鉀離子』等,但洗腎的過程中可能產生諸多副作用,大約『25%發生抽筋現象、30%會造成透析低血壓』及不同程度之『心律不整』。在這洗腎的四到五個小時過程中,腎臟專科醫師需要全程隨時了解每個病患的狀況,做即時的判斷與處理,並非如報導所言「聘請技術人員」以及「買機器」即可。

台灣洗腎病患死亡率只有美國的三分之一,係因台灣病患平均每月十二次的透析治療過程中,皆有醫師在旁照護。而美國洗腎病患不僅無法獲得足夠的透析治療次數,也僅聘請技術人員協助洗腎機器操作,缺乏醫師即時監視病況調整脫水量,以及密切監測可能發生之急、慢性病併發症,例如低血壓、抽筋、心律不整、出血、心肌梗塞、中風、腎性骨病變、類澱粉沉著症以及心血管疾病等,嚴重者甚至需要急救處理。

台灣洗腎病患的存活率大幅提升,遠超過歐美,成為全球數一數二的模範生,這份成果不能抹殺。目前健保費用無法調漲,只好擠壓合理的醫療資源配置,洗腎病患也是受害者。台灣每年有六千多名新增透析病人,但政府已連續兩年無預警地調降透析預算,對洗腎病患醫療品質的衝擊,令人擔憂。

(作者為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