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認同是因為你的堅持
孩子的認同是因為你的堅持—
建立孩子恆久的價值觀 孫寶蓮
縱觀台灣現今社會,為人父母者不禁憂心,有許多的年輕人正從中產階級淪入下流社會,這種現象不單指低所得的貧民,更泛指溝通能力、生活能力、工作意願、學習動力普遍低落的年輕世代,這些沒有進步的企圖心(天下雜誌,342)。再看看我們在小學的這些孩子,在他們還沒有足夠的能力去選擇價值觀的同時,卻必須要面臨多元且薄弱的社會價值體系,這種現象使他們覺得只要找得到藉口,他們的行為便可以有合理的解釋,以致於他們的價值觀建立於個人心理感受而非社會規範體系,假設他們的觀念無法及時矯正,那麼「草莓族」、「卡奴」、「米蟲」的名詞將冠在他們身上。
記得小時候,父母親雖然窮困,但是從他們對小孩的言行舉止中,總是有一些無法鬆動的觀念,這些觀念不會隨時空變遷而有「懷疑」的機會,這些價值觀深深的影響了我及我的家人,我想假如當初父母沒有一點一滴的堅持,這些價值觀不可能漸漸內化我的道德觀。如今家庭在扮演教育功能上的角色已經式微,再加上社會中充斥著速食式的功利主義,想要灌輸小孩正確的道德觀已屬不易,何況要建立一套終身受用的價值觀,以下是本人的一些想法與建議,希望讀者能批評指教。
一、 父母宜先扮演「監護人」再扮演「家人」
現代父母的角色扮演比傳統父母複雜的多,過去父母雖然也會因為工作忙碌而疏於管教,但社會整體的價值觀尚屬一致,現在的父母比過去更忙,但是管教責任的認知卻覺得可以更分散,安親班多、隔代教養多、甚至利用電視及電玩來充當保母的也多,在管教分散的同時,父母親需要扮演什麼角色呢?父母通常是孩子心中道德判斷的一把尺,所以父母不僅要以身作則,更必須在道德形塑以及價值澄清上扮演更吃重的角色,必須讓孩子覺得「對錯」永遠在「感受」之前,法、理、情的優先順序不會因時空變化而更動,這在孩子人格養成階段是非常重要的。
二、 為家庭建立恆久不變的「儀式」
小時候,總是被要求晚餐時一定必須全家人圍在一起吃飯,聽父親對我們一天的行為做個總結;總是被要求一定要把飯菜吃完,看到親戚朋友總是被要求用最恭敬的態度向人問好,總是在睡覺前………,這些生活上點點滴滴的「儀式」反而成我日後生活的指導原則。我相信大部份的宗教信仰是沉浸於日常的儀式中形成的,價值觀的建立應該也必須建立在可遵循的模式上。孩子道德觀的形成是建構而成的,建構的過程中,他在做什麼遠重於他在學什麼,所以孩提時期價值觀的建立,應以「體驗」、「實踐」重於「說教」,使其價值觀道德觀就像信仰一樣的根深蒂固。
三、 抑制或延宕孩子的需求
目前資訊發達,奢侈性商品充斥,無所不在的廣告刺激每個人的需求,我想那些商品都是中性的,可以激發人的成長動機,也可以讓人失去鬥志。但是重要的是取得物品的想法是「冷靜理性下的行為」或是「衝動立即性滿足的行為」,其實孩子容易被聲光所刺激需求的,所以延宕孩子的需求是需要父母的耐心與決心,使孩子在「需求滿足」與「長期努力」的對等關係能有強而有力的連結,甚至已經制約。教育就是養成習慣的過程,養成多一點理性,少一點衝動;多一些實際,少一點幻想的習慣,不但有助於孩子日後的人格發展,也將影響孩子日後做決定所依據理由的優先順位。
四、 建立穩定的家庭作習時間表
價值觀是一個人對其週遭事物區分價值高低的一種理念,小時候的生活作習是直接用畫面呈現的價值灌輸,那效果自然不言而喻。固定的作習傳達著「規律及穩定不放縱」的價值觀,固定作家事傳達著「服務及合作不自私」的價值觀,家人固定而高品質的相處,傳達著「家庭優先不遺不棄」的價值觀,固定拜訪長輩,傳達著「倫理及回饋」的價值觀,有許多的價值觀都是在家庭的堅持中成型的,因為堅持,家庭才有「文化」,因為有文化,孩子才有優雅的氣質,所以建立穩定的家庭作習,是建立與傳遞家庭文化的不二法門。
五、 價值觀建立「過程累積」重於「強制灌輸」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良好的行為及思維的習慣不是靠頓悟而來的,而是日積月累的過程。大部份父母親在管教時「說教」的多,「體驗」的少;「指責」的多,「示範」的少,說教的過程短,體驗的過程長,「指責」的情緒多,「示範」的情感多。在孩子的價值觀不斷澄清與建構的過程中,腦海中遺留的畫面最具說服力,與其教孩子把鞋子擺好,不如帶著他如何擺好鞋子;與其教孩子惜福,不如帶著孩子把食物吃完、把玩具收好、把失去的物品努力找回來;與其責怪孩子不讀書,不如陪著他共同挖掘書中的樂趣,林林總總只是要傳達:良好價值觀的建立沒有速成班,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這種賭徒式的心態,不容易建立恆久而深遠的價值觀。
其實,人生發展有許多危機,最大的危機在於青少年及青年時期的暴風雨,在扭曲變形的社會價值觀下,哪些孩子依然秉持「誠懇」、「負責」、「勇敢」、「熱情」與「尊重」的價值觀,端視那些孩子在家庭教育時期是否紮下最深的根基,希望所有家長與我共同努力,讓這群孩子真正能成為未來的主人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