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1-23 22:25:03蝌粒

[副刊]当漫画遇上插画

對許多人而言,王德志可不是陌生的名字,從學生時代就開始迷上他漫畫的讀者分佈全馬。從1997年開始至今,他已經出版過17本漫畫集,而且還不停地再版中。在本地漫畫界,他可說是個暢銷異類,難得的常青樹。

林行瑞,當今本地最火紅的插畫家。插畫集《美麗人生》繼《尋找迷失的樂園》之後再次引起了注意。檳城的大眾書局,以他的插畫作品設立主題書店。快速攀升的人氣,連王德志都忍不住發出羨慕的讚嘆聲。

當漫畫遇上插畫,兩個人會擦出怎麼樣的火花呢?



多一點歡笑VS多一點溫暖

“中學的時候,許多大家認為很好笑的漫畫,我卻覺得一點都不好笑,而且我也很討厭那種所謂‘會心的微笑’的漫畫評論,也許大家覺得在心裡感受到趣味就已經足夠,但我卻不喜歡這樣,我希望能夠有讓我可以笑到發出聲音的漫畫,甚至我希望能夠笑到敲桌子,最後我就是用這個作為出發點吧!”

現在,許多人只要一談到王德志的漫畫,或想起他漫畫裡的主角“平旦”的嘴臉,很自然的第一個反應就是,他的漫畫真的很好笑。但他並沒有認為自己很成功,只是相信自己真的做到了。

“那麼你希望別人看了你的作品有什麼樣的感覺呢?”王德志對林行瑞總是充滿好奇似的。


會心的微笑

“會心的微笑嘍!哈哈!”林行瑞的回答,聽起來像是針對王德志的言論在調侃自己,但是閱讀林行瑞的部份作品,確實是會讓人發出“會心的微笑”的幸福感的。

“其實,不同的書、不同的圖像,所要出傳達的訊息也不一樣,而我一直希望我能夠透過我的作品,給別人一些溫暖,或啟發他們去思考一些問題,因為現代都市人的生活很緊湊,心也容易變得麻木,沒什麼感覺。”

一個希望帶給人們歡笑,另一個則希望帶給人們溫暖。  

“我覺得漫畫和插畫都是一種欣賞,但分別在於漫畫是趣味的欣賞,而插畫是美感的欣賞。”王德志說採訪前一晚,他很認真地思考漫畫與插畫的不同之處,因而得出此結論,兩者各自擁有有不同的作用。

“我看過一本漫畫,內容就是噴鼻涕、噴血啊,或者比賽忍大便等,真是有夠無聊!但是卻真的很好笑!”林行瑞說自己不喜歡這類型的作品,但偶爾閱讀,卻也忍不住在那種情緒當中,瘋狂地發笑。某一種程度上,也是對這類作品的認同。


準確的趣味VS朦朧的美感

符號學大師羅蘭巴特曾說:“文本誕生,作者已死!”只要作品一旦被發表,讀者在與作品的相遇中,每個人都會以自己的文化背景及思考,創造讀者自己的意義。關於這點,兩位圖像創作者有不同的看法。

“我不能忍受這樣的情況,我要表達的東西必須清楚地傳達給讀者,我會期待他們有我預期中的反應,如果不是,我就會覺得有什麼地方出了問題,這是不對的,他們應該達到我所設的目的,而準確的目的是重要的,我喜歡準確。”王德志說得激動,林行瑞卻和記者在一旁發笑,然後,才不緩不急地表達他的看法。

“有些讀者不喜歡看故事,他喜歡自己思考,不喜歡別人告訴他太多東西,所以需要創作者留一些想像空間。我反而比較希望他們可以自己去聯想,從我的作品中,發展出屬於自己的故事,我當然也不會介意讀者對我作品的聯想和我最初所想的有所出路。”

會不會覺得這是和插畫以及漫畫的不同點有關?因為漫畫有故事性,比較有想要傳達的訊息,而插畫以純圖像為出發,能夠提供給讀者更多意象的可能性。


隱喻、直接、各從其志

“我其實不太喜歡看故事,即使是故事,我也比較偏愛曲折離奇的情節,或是帶點哲學家、思想家的玄學意味。當我在畫插畫的時候,或想要表達些什麼的時候,最好的畫面也是隱喻的,不是別人可以很直接就能夠明白的。”

有些東西還是朦朧地帶點兒距離,最美。  

王德志理所當然不能接受這樣的情況。

“我喜歡容易明白的,不只是你要明白,你還要告訴我你明白。所以有些人會覺得我挺煩的,我會一直追問,那是什麼呢?你能不能說得準確一點?”


黑白異境VS繽紛樂園

林行瑞的插畫是以水彩完成的,水的流動以及透明感,渲染出色彩豐富的圖像,卻不是大膽強烈的視覺衝擊,淡淡淺淺,夢境般的朦朧美感,像回到童年初讀童話故事的純真心情。細膩的線條和細心的筆觸,對於畫中人物的喜悅和感傷,情感的描繪非常精準。

王德志對水彩畫的印象卻是充滿著可怕的“陰影”。

“我很討厭畫水彩畫,以前在學院上水彩科,第一天我就已經受不了了,可能是我不喜歡不具體的東西吧!水,我不知道它會流去哪裡,也沒有辦法掌控它!這樣會讓我很煩惱,挺受不了的。”


最喜愛的書是字典

對王德志而言,畫漫畫只要一枝筆就可以解決了,非常方便,他也喜歡單一的用色、喜歡直接的表達方式。採訪前,他去逛書局,買了本《語言學研究》,他強調說即使是閱讀,他也愛比較“具體”的書籍。

“我最喜愛的書是字典,我有很多字典,我覺得字典很有意思,例如,我查詢‘日出’,它就會告訴我:太陽凌晨從海岸線生起來,我就會覺得,對!就是這樣!正確而且很美。另外,我還喜歡大部份的工具書。”

林行瑞倒覺得這只是需不需要的問題。“德志的漫畫,即使沒有任何顏色也已經足夠了,因為重點在於他漫畫的幽默,其他創作也是這樣的,依據所需而選用材料。”


兩個幸運的人

王德志對於林行瑞的不少消息都很清楚,問他是不是一直都有在留意林行瑞的消息。他卻回答說:“不是留意,是你不注意都不行!不管是平面或電視媒體都一直有他的新聞,然後,我就會覺得,他紅得太快了,真的太快了!你會不會覺得自己很幸運呢?”

“會呀!”行瑞非常直接地承認。

“之間接受一些訪問,或有些人會在我的網站上提出問題,他們總是期待藝術創作者有一段非常坎坷的路,死過反身等,但我卻覺得還好啊!在這方面也沒有太多可以說的。”

“這就是你不對了,你看見人性的需求,卻沒有提供給他們。”雖然王德志是如此以玩笑的方式回應林行瑞,但卻也認同行瑞在這方面的看法。行瑞則開玩笑的表示,這樣的創作旅程,很可能讓許多人失望了。

“我覺得行瑞在創作的這條路上跑得非常得快,我一直認為自己是一個很幸運的人,真不敢相信他竟然比我還要幸運。”

林行瑞說自己很小就開始看王德志的漫畫,許多人也有這樣的錯覺,好像王德志已經年紀很大,但其實只是因為王德志在漫畫界畫了很長的時間。一批又一批的學生長大成人,跨入社會,另一批的學生又正進入校園的生活,而大家幾乎都看過王德志的作品,他的漫畫幾乎可以說是幾代學生之間,共同的記憶。     
 
作品能夠得到讀者的支持與肯定,對許多創作者來說是絕對值得高興的事,而王德志和林行瑞這兩個人,完全不閃躲地大膽承認,在創作的路上,自己確實是幸運的。


星洲日報/快樂星期天‧文:張芯寧‧2005/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