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覺得,房仲自甘墮落,只願當建商的小三,是一件很奇怪的事。硬起來吧,市場根本就是你們的,尤其現在房價正在跌,這口飯只剩下你們吃的到。
為了搶熱門商圈與路段,房仲業常常殺紅了眼(圖/資料中心)
實價要登錄,建商用力的爭取,明目張膽的罵政府,私下也認真的找副總統吃便當,結果換來預售屋不用馬上登記,而且,分離課稅的結果,還可以讓建商用力的逃漏稅、啊不,是節稅;奢侈稅更是,買賣中古屋只要持有不到兩年,就會招惹15%的實價課稅,但是,買賣預售屋不用,一定要逼著國稅局找喝咖啡,才有機會要課到預售屋轉售的所得稅,這一混可以混兩三年。
倒楣的都是以中古屋為主的房仲業者,不但買賣就要報、就要課,報錯了還要罰,漏水也要賠,明年四月以後,賣凶宅還要寫清楚。這些建商都逃過了,技巧好的很。
當初政府在制定一些規則時,我只看到建商的跋扈與囂張,房仲則是如同小媳婦般躲在門後偷聽。但房仲也不是溫良恭儉讓,被建商欺負,就轉頭來欺負買賣中古屋的屋主,所以,我只出了一本「黑心建商」,但跟房仲有關的黑心書,我卻出了兩本。
記得二十幾年前,房仲業只像牽猴仔一樣,賺差價、騙客戶,然後,有一群房仲老闆覺得這樣不行,因為名聲太臭以後就賺不到錢,所以就制定了一些方法,比如只能收服務費不能賺差價,後來再配合政府搞定型化契約,很有個樣子。
後來,這幾年建商發動投資客炒作與三期加價法,讓房價漲了不少,如小三般的房仲自然分到一些好處,但奇怪呀,你還是只願意看著建商大口吃肉,自己喝湯撿肉屑,雖然已經比過去好賺多了,但同時,也把自己多年建立的名聲搞臭了。
建商搞臭後,只要換個建商名稱,消費者也就忘了,但你房仲名聲搞臭可是要臭很久,隨便網路找找,各家房仲老鼠屎一大堆,消費者永遠會記住你的某分店、某加盟店幹了啥壞事,但這些可不是員工離職就可以被淡忘。
建商賣黑心屋,新房子問題不大,但流到中古市場就開始漏水,然後還是被房仲給承擔,不管是賠錢還是賠信譽,這樣房仲也是甘之如飴,閉口不談。
看看新聞發佈,八成的新聞稿是房仲發出的,但卻常常在讚美房價有多好、建商又賣了哪個天價案件,不斷將房價炒上去,而房仲就一直把客戶往建商那裡送,畢竟房仲只會講建案有多好,誰會想買中古屋?當房仲培養好區域客的關係、拉抬區域房價後,區域客因為買不起只好跑到別的地方去買新房子,這下子連清湯都喝不到。
有房仲亂講「勤美璞真」每坪賣304萬元,問別的房仲可能只會得到:「高樓層或許有這樣的行情」,而建商會把這個新聞放大,把他的個案也同時拉高,但大家清楚知道,這根本就沒有成交,小房仲想要藉著假新聞來賺些肉湯,順便作球給建商爽,大房仲怎不制止?
話說回來,現在房仲雖一直關店,但服務客戶的人數,絕對比建商還要多,只有房仲在不景氣時,可以說服屋主降價,只要成交,房仲就可以賺錢,但明知不景氣,建商不得已花大錢砸廣告,客人還撈的不多,房仲為何不趁此機會,用力的教育屋主降價?難到你們還是要等建商第一個降,你才敢跟進?
硬起來吧,要解決不景氣,只有靠房仲自己,別以為環台騎腳踏車就會有形象,當你勇敢全面喊跌時,那可是千軍萬馬的力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