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2-07 16:29:35蔣小姐

課徵資本利得稅 才能真正平抑房市資金狂潮

豪宅稅相關議題仍持續延燒;昨天各媒體大篇幅的報導,更讓輿論及多數人咸信,這次不但政府是玩真的,而且『開刀』的對象,就是近期頻頻開出或傳出成交創天價的諸豪宅。

不過,支持徵收此稅的財政部次長張盛和,於昨日一項『合理評定房屋現值』的會議中則強調,政府並非課徵新稅,而是針對沿用二十餘年,早已不合時宜的房屋稅課徵標準,特別是房屋構造標準單價部份。進行全面性檢討修正。財政部昨天也發新聞稿做出類似澄清。

到底現在政府『檢討』的是啥?豪宅稅到底有沒有要課徵?住展企研室持續、密切觀察此議題發展,整理從去年底開始的相關消息發現,各類說法都不算對,但也都沒有錯。

無論是加徵豪宅稅或檢討房屋稅,都源自於近年來北市房價的『豪宅化』現象;理所當然,此現象因豪宅而起,因比價效應而蔓延,所以去年底財政部就責成北市稅捐處進行相關研究,『豪宅稅』之名,在此首度出現。

之後雖然無論財政部和北市稅捐處都曾說明,這是全面檢討現行房屋稅課徵標準依據,也就是路段率和房屋構造標準單價;不過近日發展皆顯示,此檢討是有『先後順序』的;評定現值和實際市價差距最大的豪宅,就是最先被『檢討』的對象,也才有昨日北市這邊,符合所謂課稅標準的豪宅,約有近一萬兩千戶的說法出現。

故根據官方說法,明年先得多繳房屋稅的,就是這些豪宅擁有者;其他官方評定非豪宅者,則仍按舊制納稅,待全面檢討完成後,才逐步變更。因此『先後順序』、『逐步』,才是這波房屋稅改的關鍵字。豪宅還是被加稅者,只是加的不是新稅目,而是調高路段率及房屋構造單價後的加倍房屋稅。

之所以有『先後順序』,當然是因為民怨所指之高房價,豪宅風難脫干係。不過這種片面式的變革,仍會招致『針對性過重』的批評,毋寧是標準的政治操作,目的在於創造『政府有做事』的幻象,平息短期高張的民怨。至於能否達到『平抑房價』的預期目標,似乎就不是主事者真正關心的!

房屋稅偏低,其實只是北市房價豪宅化的冰山一角;要真正遏制類似狂潮再度發生,除了調高高檔及非自用住宅的持有稅外,資本利得課稅還是關鍵作法。畢竟除了遺贈稅調降,導致海外資金回流至本地房市,造成都會區房價墊高之因素外,投資者,甚至短期投機客進場卡位,大賺箇中價差,更是搧風點火者。調高閒置資產持有稅及課徵資本利得稅雙管齊下,才是從稅賦角度管控資產泡沫的釜底抽薪之計。

至於昨天業界和外資齊聲表示,豪宅稅反而會形成標籤效應,給予新炒作題材、價格可能因此再漲兩成的說法,本企研室則認為,有關標籤及新增炒作題材的說法,以業界慣性,確實很可能產生;畢竟這形同官方背書效果,比自吹自擂更佳。

不過反過來,也等於讓沒被徵豪宅稅的『假豪宅』面具被揭穿;如果此舉可因此減緩同樣猖獗的比價效應,何不為之?今日有關報導則指出,北市目前『調查』的豪宅數,文山區居然比大安區多!這固然顯示,現階段官方之豪宅認定標準有問題,但同時不也昭示,目前市面上確實充斥一堆開價跟著雞犬升天的假豪宅?

另外,無論是否是針對性,只針對豪宅開刀也是不對的。不只豪宅,前週高調亮相,全世界只生產15部的藍寶堅尼超跑車,台灣居然出現爽快付帳的買主。這類的奢華消費,是不是也同樣該課稅?如果國內稅賦結構受薪階級貢獻比例偏高的問題不改善,全面課徵豪奢稅,毋寧也是一種亡羊補牢!
住展房屋網提供2010-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