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4-05 21:02:48han1103

原來歷史書也可以很有趣

照片是我那可愛的姪子^^

利用閒暇之虞翻閱由冷成金教授所著之《讀史有學問》壹、貳兩本,深深被書中那你我都知的歷史故事所衍生的深層涵義與那時空背景下所框架的前因後果所吸引,這一段時間被中國歷史所吸引的是某位我所欣賞的學長只要講述到歷史皆能引經據典,他對於歷史事件瞭解透徹並能觀照現今政治的場景與省思,令我開始漸漸發覺原來歷史也可以很有趣的去讀它。


該兩本《讀史有學問》好看的地方不僅是讓你重溫某片段的歷史事件或故事,重要的是你我都想知道該片段的歷史事件或故事背後所要分析微觀的個人人性心理面及巨觀的社會文化、政經、權威權勢背景等,甚至告訴你諸多攻於心計的陰謀、陽謀,對照現今台灣或國際政治,政客們何嘗不是爾虞我詐的攻於心計,官場文化古今皆同,接著當你對照古今中外歷史看,多數當權者(特別是具有政治權力者)從古到今皆無法脫離那唯權是從的追逐權力,莞爾一笑原來大家都是同種叫做「人類」的動物,也由於同類所以權力的追逐戰會不斷的上演,讓我舉舉書中的例子提到「在封建官廷鬥爭中,權欲與人性時時交鋒,往往是權欲勝、人性敗,在一定的情況下,只要有一點點人情就會敗下陣來,為了權力,可以完全不惜付出物質、道德、親情上的代價,甚至可以昧絕一切良心」,這段話形容的很真實也很貼切吧!


我漸漸體會到歷史可以做為殷鑑,雖然現今社會與古代傳統封建的文化不同,但不同時代所扮演的腳色都是「人類」,所以多看看古代的歷史故事與事件或找一本好作者所著作的歷史書籍(最好還能附帶分析與解釋),如同書中作者告訴我們「閱讀歷史會養成我們不固執於一種見解及觀點,進而擴大自己的視野與包容心,發展自己的一套思考模式」,有興趣的讀者,從現在起咱們來挑本好書啃啃嚕!


附帶一提上禮拜無意間看到衛視電影台上映的《滿城盡帶黃金甲》,亦是我第一次看此部電影,在這裡我不是什麼影評人,也許才剛讀完該兩本《讀史有學問》,才想感受這部電影的深層涵意,描述父權、皇帝專制下的嚴格管控制度,造反謀串、竄權是破壞該制度的唯一辦法,但當太子、外戚或宦官竄權兵變成功後,該父權、皇帝專制之制度沒有徹底破壞瓦解,通常該造反謀串、竄權會不斷重演上映吧!


底下為我從網路上複製下來某段,對於該部電影就社會學角度探討的作者所闡述的涵義。


被灌毒藥的文化象徵

皇和后貌合神離,彼此間冷言冷語,缺乏溝通,非常明顯就是一對錯誤結合的怨侶。周潤發這皇要為鞏俐演的后下藥治病。“藥”這一個象徵,由頭貫串到尾,表面是治病的藥,其實是一種“毒藥”,使到吃的人神志不清。關於藥,不難想到了五四時代魯迅的短篇傑作《藥》,迷信用人血饅頭來治病,最後是用了刑場上革命青年的血,這是不會治好病的,魯迅對中藥深痛惡絕,他的父親就是給“中藥”害死的,他自已是學西藥的,但卻無法改變當時國人食中藥的習慣。


在這一層象徵中,中藥是“迷藥”,是殺人不見血的“文化毒藥”。關於“中藥”的延伸意義,是源自當年進步青年渴求文化改革所用的象徵,不要拉到今日與現代中藥相提並論。


如果鞏俐這母后(本是梁國公主)一角是代表了中國文化,那麼周潤發的王便是竊權奪國,一手搶她回來,再以毒藥灌之。


二子周杰倫之作反,是不想母親被灌毒藥,他是新青年,由外戍邊回來;大兒子太子劉燁性格陰柔,他不是明反,而是暗反,與繼母私通;三子最是血氣方剛,最後也走上了反的不歸路。各有反的原因,滿城盡帶黃金甲,不是望求金碧輝煌,滿城富貴,當我們見到了最小的兒子也反,大王周潤發一手撕開他的衣服,內中,也是一具黃金甲。


那就證明父權的可怕,高壓專制下,其實每個人在王子的華衣裡面,都暗藏一具黃金甲,所謂黃金甲──即是“作反”。


正言若反譏諷處處


你可以說張藝謀向前貫串了《大紅燈龍高高掛》的主題,父權之下,作反只有死路一條;也可以說,張藝謀延伸了《英雄》的主題,你要反,只不過是破壞,於事無補。但在《滿城盡帶黃金甲》不同的是,戲中三個兒子反了,皇的下場亦不好過。平亂之後,血洗廣場,再來一段節慶歌舞,故意拍得有如張藝謀導演的《杜蘭朵》,有心人一看,就是諷刺專制獨裁國家最慣常用歌舞昇平粉飾太平的手段,正言若反,笑裡藏刀,譏諷處處。


不得不提醒觀眾,其中提及“節氣時辰”,有重要的象徵意義,那是顯示獨裁者控制你每一個時間,你的喜你的悲,飲食起居,正如開場時,周潤發講出外方內圓的所謂規矩,沒有人可以破壞,你看到,那一個個圓,那一個個方重重框框,真的夠諷刺,他的圓或方,沒有一定成規,只是由他詮釋,才是規矩,獨裁如斯,夫復何言。

難怪周潤發最後找周杰倫說:“朕,沒有給你的,你不能搶。”對照今日的隠示,呼之欲出──我不給你的,就不能擁有,包括自由、民主、權力、溫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