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3-04 23:17:36han1103
新人口論【2008/03/04 經濟日報】
~~好文章~~
最近民進黨針對馬蕭提出一中市場
其實一中市場 共同市場在扁政府時代早就被大量討論與規劃
現民進黨大力抨擊恐嚇及媒體置入性行銷告訴民眾
若開放了一中市場...
男人就找不到工作...女人就找不到老公
是經濟系畢業的或具有基礎經濟常識者
皆知道自由經濟市場是流動性是互通有無
從古到金~如同經濟學之父亞當史密斯稱的~它是無形的手
我只想說的是~借鏡歷史
滿清就是實行鎖國政策~不願意理會世界的變化~自欺餘人
因此造成大中帝國的沒落
所以台灣不能再持續進行鎖國政策不理會週遭環境的變化
新人口論
【經濟日報╱社論】
當原油價格上飆100美元,不但居高不下,還可能再上揚的同時,鋼鐵、貴金屬、煤,乃至玉米、黃豆、小麥等基本糧食的價格也一路走高,迭創歷史新紀錄;連帶地,許多與之直接或間接相關的物品,價格亦蠢蠢欲動,形成一股山雨欲來風滿樓的詭譎氣氛。
面對蠢動的物價,政府主管手忙腳亂地凍漲油價、禁止鋼筋出口,最新的對策是開倉釋出舊糧來平抑米價。這些救急的措施只是緩兵之計;如果物價走揚之勢只是一陣不終朝的驟雨,拖到雨過天青,即復天下太平。但這樣的算計顯然不了解全球經濟的走向,因而想以止痛劑對治慢性痼疾;即使敷衍得了一時,反而因為錯斷病情、貽誤時機,而造成更大的傷害。
如我們日前兩篇社論所強調的,這一次全球重要物資價格齊揚,並不是一時、一地、某些物品產銷失調的短暫現象,而是全球經濟結構供求失衡,缺口愈來愈大造成的長久痼疾,不僅短期之內不見緩和,而且隨著時間會逐步加重;同時,既是全球失衡,因此問題將不局限於一國乃至一洲,各國皆難倖免。
這樣的情況,在距今210年前,曾有一位經濟學家提出過類似的警告。1798年英國經濟學家馬爾薩斯觀察人口與糧食作物的相對消長,發現受到邊際遞減法則的約束,糧食作物的增長緩慢,而人口成長則每若干年即增加一倍,相對於此幾何級數而言,在同一期間糧食作物的增加是算術級數;於是供不應求的缺口會加速擴大,最後必須靠大自然的抑制,如飢饉、瘟疫、戰爭等使之復歸平衡。如此可怖的「人口論」,使經濟學由此蒙上「憂鬱的科學」的陰影。
然而技術的巨大突破,200年來,其預言並未成真,我們反而看到這兩個世紀人類空前的繁榮。只是逃過了兩世紀,我們今天卻似落入了人口論的陷阱,唯其基本情節大異其趣,反而益增恐怖的氣息。
工業革命兩個世紀以來,人口過度膨脹早已不是問題,在許多比較先進的國家,如台灣,少子化、人口負成長才是新的夢魘。但近20年來,由於人口規模高達50億的落後國家大夢初覺,個個摩拳擦掌,力爭上游,成長並不太快的總人口,卻導致對糧食、油、煤、貴金屬的需求以幾何級數成長。
原因非常簡單。在1986年以前,這50億落後世界中的人口,大多在生存的邊緣上苟延殘喘,對糧食只求得以果腹,至於冷氣、冰箱、汽車、機車等等,只敢夢想。但自泰、馬、中國大陸、印度等國在1980年代後半忽然覺醒,改採台灣的加工出口發展模式積極釋出巨量廉價勞動以來,玉米、麵、飯難以下嚥,必須耗四、五倍多的糧食飼養豬、牛、雞等,才成美味;過去以兩腳或牲畜代步,現在則機車、汽車滿街跑。
經過20年,這50億人中大部分其實還未能實現其夢想。但試想,如果他們對糧食的需求一起暴增四倍,對機動車輛、家電用品、手機、MP3等從無到有到精到多的需求一體滿足,這個世界所能生產的原油、鋼鐵、貴金屬、玉米等,會出現多大的缺口?早有專業機構估計,依目前的速度再放慢一點發展20年,中國大陸一國將耗盡今日全球原油產出量。其他必須自地下開採,或仰賴土地與水資源方能生長的重要物資,依此可推。則人類對基本物資的需求的確是以幾何級數增長,而供給的成長,可能還不及算數級數。兩者之間的缺口怎能不與日俱增?人口論的陷阱將從糧食擴大到所有的重要物資,從一國擴及全球,而且正在我們眼前發生。
眼前所見到的種種價格揚升,只是表面的症狀,所反映的,正是供不應求的缺口必須消除;而消除之道,就是以日高的價格,一面刺激供給增加,一面則驅迫若干消費者減少消費或以他物取代。當然,首當其衝的,就是所得較低的弱勢族群;當基本物資無物可代,基本需求又減無可減時,不得不輾轉於溝壑。
面對此一可怖前景,自保之道唯在自強,努力提升競爭力、找尋正確利基,確保不致淪於弱勢。國家在此時尤為重要;如果與群雄爭逐時,充分發揮優勢、保全滋養活力、達到最高效率以保持不敗,則能脫穎而出,以堅韌的體質、高成長率,力保國人可以支配的物資不致減少。但210年前人口論的經驗也指出一個積極的出路:聚集人類全體的智慧,共同尋求技術上的突破,在能源、糧食、材料每一個戰線都超越算術級數的增長。且共勉乎哉!
最近民進黨針對馬蕭提出一中市場
其實一中市場 共同市場在扁政府時代早就被大量討論與規劃
現民進黨大力抨擊恐嚇及媒體置入性行銷告訴民眾
若開放了一中市場...
男人就找不到工作...女人就找不到老公
是經濟系畢業的或具有基礎經濟常識者
皆知道自由經濟市場是流動性是互通有無
從古到金~如同經濟學之父亞當史密斯稱的~它是無形的手
我只想說的是~借鏡歷史
滿清就是實行鎖國政策~不願意理會世界的變化~自欺餘人
因此造成大中帝國的沒落
所以台灣不能再持續進行鎖國政策不理會週遭環境的變化
新人口論
【經濟日報╱社論】
當原油價格上飆100美元,不但居高不下,還可能再上揚的同時,鋼鐵、貴金屬、煤,乃至玉米、黃豆、小麥等基本糧食的價格也一路走高,迭創歷史新紀錄;連帶地,許多與之直接或間接相關的物品,價格亦蠢蠢欲動,形成一股山雨欲來風滿樓的詭譎氣氛。
面對蠢動的物價,政府主管手忙腳亂地凍漲油價、禁止鋼筋出口,最新的對策是開倉釋出舊糧來平抑米價。這些救急的措施只是緩兵之計;如果物價走揚之勢只是一陣不終朝的驟雨,拖到雨過天青,即復天下太平。但這樣的算計顯然不了解全球經濟的走向,因而想以止痛劑對治慢性痼疾;即使敷衍得了一時,反而因為錯斷病情、貽誤時機,而造成更大的傷害。
如我們日前兩篇社論所強調的,這一次全球重要物資價格齊揚,並不是一時、一地、某些物品產銷失調的短暫現象,而是全球經濟結構供求失衡,缺口愈來愈大造成的長久痼疾,不僅短期之內不見緩和,而且隨著時間會逐步加重;同時,既是全球失衡,因此問題將不局限於一國乃至一洲,各國皆難倖免。
這樣的情況,在距今210年前,曾有一位經濟學家提出過類似的警告。1798年英國經濟學家馬爾薩斯觀察人口與糧食作物的相對消長,發現受到邊際遞減法則的約束,糧食作物的增長緩慢,而人口成長則每若干年即增加一倍,相對於此幾何級數而言,在同一期間糧食作物的增加是算術級數;於是供不應求的缺口會加速擴大,最後必須靠大自然的抑制,如飢饉、瘟疫、戰爭等使之復歸平衡。如此可怖的「人口論」,使經濟學由此蒙上「憂鬱的科學」的陰影。
然而技術的巨大突破,200年來,其預言並未成真,我們反而看到這兩個世紀人類空前的繁榮。只是逃過了兩世紀,我們今天卻似落入了人口論的陷阱,唯其基本情節大異其趣,反而益增恐怖的氣息。
工業革命兩個世紀以來,人口過度膨脹早已不是問題,在許多比較先進的國家,如台灣,少子化、人口負成長才是新的夢魘。但近20年來,由於人口規模高達50億的落後國家大夢初覺,個個摩拳擦掌,力爭上游,成長並不太快的總人口,卻導致對糧食、油、煤、貴金屬的需求以幾何級數成長。
原因非常簡單。在1986年以前,這50億落後世界中的人口,大多在生存的邊緣上苟延殘喘,對糧食只求得以果腹,至於冷氣、冰箱、汽車、機車等等,只敢夢想。但自泰、馬、中國大陸、印度等國在1980年代後半忽然覺醒,改採台灣的加工出口發展模式積極釋出巨量廉價勞動以來,玉米、麵、飯難以下嚥,必須耗四、五倍多的糧食飼養豬、牛、雞等,才成美味;過去以兩腳或牲畜代步,現在則機車、汽車滿街跑。
經過20年,這50億人中大部分其實還未能實現其夢想。但試想,如果他們對糧食的需求一起暴增四倍,對機動車輛、家電用品、手機、MP3等從無到有到精到多的需求一體滿足,這個世界所能生產的原油、鋼鐵、貴金屬、玉米等,會出現多大的缺口?早有專業機構估計,依目前的速度再放慢一點發展20年,中國大陸一國將耗盡今日全球原油產出量。其他必須自地下開採,或仰賴土地與水資源方能生長的重要物資,依此可推。則人類對基本物資的需求的確是以幾何級數增長,而供給的成長,可能還不及算數級數。兩者之間的缺口怎能不與日俱增?人口論的陷阱將從糧食擴大到所有的重要物資,從一國擴及全球,而且正在我們眼前發生。
眼前所見到的種種價格揚升,只是表面的症狀,所反映的,正是供不應求的缺口必須消除;而消除之道,就是以日高的價格,一面刺激供給增加,一面則驅迫若干消費者減少消費或以他物取代。當然,首當其衝的,就是所得較低的弱勢族群;當基本物資無物可代,基本需求又減無可減時,不得不輾轉於溝壑。
面對此一可怖前景,自保之道唯在自強,努力提升競爭力、找尋正確利基,確保不致淪於弱勢。國家在此時尤為重要;如果與群雄爭逐時,充分發揮優勢、保全滋養活力、達到最高效率以保持不敗,則能脫穎而出,以堅韌的體質、高成長率,力保國人可以支配的物資不致減少。但210年前人口論的經驗也指出一個積極的出路:聚集人類全體的智慧,共同尋求技術上的突破,在能源、糧食、材料每一個戰線都超越算術級數的增長。且共勉乎哉!
上一篇:盲目的股民可憐的菜市場族群
下一篇:油價攀高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