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5-16 06:40:24蕭荷-臥龍蝦

[歷史評論]文豪?梟雄?奸雄?

  人們對於曹操向來爭議極多,褒貶不一,有人說他是文豪,有人說他是梟雄,有人說他是奸雄。長浩先生認為他的謀略亦陰亦陽、亦是亦非、亦明亦暗、亦忠亦奸,故稱他為"雙面梟雄";易中天教授認為他"奸而雄之",卻又有某些獨特之處,而稱他作"可愛的奸雄"。到底曹操是文豪?梟雄?還是奸雄?以下為在下的管窺之見,還請各位批評指正。

文豪形象
(一)博覽群書.手不釋卷
  魏書:「太祖從妹夫濦江侯宋奇被誅,從坐免官。後以能明古學,復徵拜議郎。」另外,(以下節錄自清.黃本驥所編之歷代職官表)議郎是漢代一種無職務、無官署、無員額的官名,、不在正規編制之內,而直接與皇帝親近,能起相當的政治作用,為學術顧問官性質。所以從這議郎一職與"能明古學"四字可以知道,曹操是有一定的文學底子的。

  曹丕在典論中提過:「上(指其父曹操)雅好詩書文籍,雖在軍旅,手不釋卷。」此即"手不釋卷"成語之出處,亦可見曹操好讀書的程度,改寫個廣告詞:「再忙,也要看本書(原文:再忙,也要陪你喝杯咖啡)!」

  孫盛在異同雜語亦說曹操「博覽群書」、「抄集諸家兵法,名曰接要,又注孫武十三篇,接傳於世」……等,看來孫盛對曹操還是頗有好評的,而「博覽群書」也恰可與前段「手不釋卷」造出因果關係(這也是成為文豪的基礎,知識底子一定要夠,才不至於像寇準一樣,被叫去讀霍光傳,才知道對方再說自己"不學無術"……=.=”)。

(二)建安七子.父子同列
  曹操與其子曹丕、曹植同樣名列"建安七子"之中,而建安七子都是同一種人-文人,而且是文學造詣極高的文人,所以,進入建安七子的行列,應該是曹操文豪形象的最佳例證。

梟雄形象
  看完曹操的文豪形象後,就來看看曹操為何又被認為是梟雄吧!
  易中天教授在品三國一書中解釋"梟雄"為「強橫而由野心的人物;智勇傑出的人物」,但我不這麼認為。梟,猛禽也。既為猛禽,那"梟雄"注重的,應該是個"狠"字,所以就先說說曹操的狠吧!

(一)殺雞儆猴.京師斂跡
  曹瞞傳曰:「太祖初入尉廨,繕治四門。造五色棒,縣門左右各十餘枚,有犯禁,不避豪彊,皆棒殺之。後數月,靈帝愛幸小黃門蹇碩叔父夜行,即殺之。京師斂跡,莫敢犯者。」此處即可看出曹操的狠,不管三七二十一,該出手時就出手,成功達到殺一儆百之效。

  蹇碩既然是皇帝寵幸的宦官,為何曹操要去招惹呢?易中天教授推測,曹操應該是想一鳴驚人。

  曹操的讓縣自明本志令中提到:「孤始舉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為海內人之所見凡愚,欲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譽,使世士明知之。」文中說到,(以下節錄自易中天品三國)曹操當時年輕,又沒什麼名氣,恐大家都認為自己是個沒用的人,所以就想做個好官,做一點驚天動地的事,使眾人認同自己。

  當然,不只是易中天教授說的,因為年紀太輕又沒名氣,所以想建立名聲,我認為還有一個因素,與曹操出身有關的因素。

  曹操出身不好,其父曹嵩為宦官曹騰的養子,因此曹操在士族人眼中成了「贅閹遺醜」,在挾天子以令諸侯前,支持曹操的除了自家的曹氏一族與夏侯一族,把曹操手下挨個數一遍,大部分都是寒門子弟。所以當時的曹操,應該不會不知道,在這個不好的出身下,曹操若欲成大事,就必須先為自己打造好名聲,這應該也是他打死權貴,公正執法的一個原因。

  不論原因為何,都能從此事中看出曹操狠的一面,也是梟雄的一個例證。

(二)征服對手.以狠為先
  興平元年,曹操得知父親的死訊後,立誓要殺陶謙報仇,而向徐州進行大規模的屠殺,「所過多所殘戮」,弄得舉世震驚,曹軍所到之處血流成河、屍體遍野,幾乎雞犬不留,連陶謙也看得膽顫心驚。

  仔細想想,曹操的詩中曾說他父親「既無三徙教,不聞過庭語」,從他弔祭父親的<善哉行>看來,父子的感情並不深,加上彼此的政治立場不同,因此父親被殺的怨恨與傷感應不致使他失去理智。

  也就是說,曹操攻徐州,與其說是報仇,還不如說是擴充地盤的行動。而那些屠殺,長浩先生在睜眼看曹操一書中也將其解釋為政治上的恐怖訴求。徐州百姓對陶謙的向心力較高,用這種手段摧毀徐州軍民的士氣,而曹操的酷狠也實在令人不寒而慄。

(三)殺呂伯奢.寧我負人
  三國志武帝紀:「卓表太祖為驍騎校尉,欲與計事。太祖乃變易姓名,間行東歸。」就在這東歸的途中,發生了一件命案……

  曹操在老朋友呂伯奢家中掛單暫住,但呂伯奢不在家中,接下來發生什麼事呢?正如羅生門般,眾說紛紜,裴松之大師為我們提供了三種說法:
1.魏書:「其子與賓客共劫太祖,取馬及物,太祖手刃擊殺數人。」從這裡看來,這太祖也滿可憐的,都已經在逃亡了還被打劫,真是龍游淺水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
2.世說新語:「五子皆在,備賓主禮。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圖己,手劍夜殺八人而去。」違背董卓,才剛逃出,太祖也是人,緊張而懷疑也是在所難免,還是給個同情吧!
3.雜記:「太祖聞其食器聲,以為圖己,遂夜殺之。既而悽愴曰:『寧我負人,毋人負我!』遂行。」天哪!太祖大人,您疑心病也太重了吧……不過是些鍋碗瓢盆的聲音,有必要如此懷疑嗎?殺人也就算了,還說那句「毋人負我」難道煮飯做菜也是負你嗎……

從上述三種說法看來,第一種說法,將曹操寫得頗委屈的,但畢竟魏書是以魏國的角度寫的,所以不太可信,參考參考就好;而第二種和第三種說法較為相似,所以可信度還滿高的,那就從這兩個觀點著手分析吧!

  兩種說法都是因懷疑而殺人,之所以如此懷疑,應該就如第二種說法所說,違背董卓,所以總是提心吊膽而疑心過重,誤殺了好人。依照第三種說法,曹操既而悽愴曰:『寧我負人,毋人負我!』這種心態似乎有些自私,而因這種原因殺人,更是殘忍,這"狠"的一面也就表露無遺了。

奸雄形象
  三國時代本就是個爾虞我詐的時代,曹操既然被稱為奸雄,想必是比其他人更狡滑些了,易中天教授給奸雄的定義是「奸滑而有雄心的人物」,曹操的雄心在"易中天品三國"一書中就說得夠多了,我也就不再提了,還是討論曹操的奸吧!

(一)機警過人.權謀深重
  三國志武帝紀第二段就提到:「太祖少機警,有權術。」點出曹操少時就常會使些權謀詭計了。

  曹瞞傳:「太祖少好飛鷹走狗,游蕩無度,其叔父數言之於嵩。太祖患之,後逢叔父於路,乃陽敗面喎口;叔父怪而問其故,太祖曰:「卒中惡風。」叔父以告嵩。嵩驚愕,呼太祖,太祖口貌如故。嵩問曰:「叔父言汝中風,已差乎?」太祖曰:「初不中風,但失愛於叔父,故見罔耳。」嵩乃疑焉。自後叔父有所告,嵩終不復信,太祖於是益得肆意矣。」

  曹操狡詐的將父親與叔父耍得團團轉,自己便可肆意妄為。這樣奸詐的流氓歷史上還是少見的。

  對於如此不務正業、遊手好閒,卻又詭計多端,鬼點子特多的曹操,也難怪曹瞞傳會說他「少好譎詐,遊放無度」,我想,三國志郭嘉傳說郭嘉「不治行檢,陳群數廷訴嘉,嘉意自若」,而曹操卻和郭嘉合得來,而且「愈益重之」,應該與兩人"某些層面"的共通點有關吧!


  當然,曹操不僅年少奸詐,中年的他,更奸詐!

(二)人欲危己.己輒心動
  世說新語:「魏武嘗言:「人欲危己,己輒心動。」因語所親小人曰:「汝懷刃密來我側,我必說心動。執汝使行刑,汝但勿言其使,無他,當厚相報!」執者信焉,不以為懼,遂斬之。此人至死不知也。左右以為實,謀逆者挫氣矣。」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奉天子以令不臣)"這點被許多一心求光復漢室的人仇視,為此,曹操不得不為自己找個防護罩,這是理所當然的,但是,他想出的方法實在是令人心驚肉跳。

  另外,世說新語還記載了一篇:「魏武常云:『我眠中不可妄近,近便斫人,亦不自覺,左右宜深慎此!』後陽眠,所幸一人竊以被覆之,因便斫殺。自爾每眠,左右莫敢近者。」這點與前段的例子相似,透過故意傷害別人的利益,達到殺一儆百之效,這種方法雖然比其他方法有效得多,但從現代的角度來看,這種玩弄人命以達目的的行為實在恐怖。

  以上兩篇都出自世語的"假譎篇",而說到這"假譎篇",總共記了十四則故事,在世說的眾多篇章中算是記載較少的了,而曹操一個人就獨佔了五則!超過三分之一的篇幅都是他的奸譎事蹟,可見曹操的詭詐。

(三)借刀殺人.巧移眾怒
  禰衡辱罵曹操之事是人所共知,後漢書禰衡傳有記載:「操怒,謂融曰:「禰衡豎子,孤殺之猶雀鼠耳。顧此人素有虛名,遠近將謂孤不能容之,今送與劉表,視當何如。」於是遣人騎送之。」曹操雖然氣,但卻因顧慮到禰衡的名聲而不直接殺他,將他送到劉表處,而劉表也滿配合的,將禰衡送給了脾氣出了名的壞的黃祖,下場當然是...「後黃祖在蒙沖船上,大會賓客,而衡言不遜順,祖慚,乃呵之。衡更熟視曰:『死公!雲等道?』祖大怒,令五百將出,欲加箠。衡方大罵,祖恚,遂令殺之。」

  曹操老謀深算,絕非與黃祖一類的莽夫,他既要殺人,又不願擔害賢之名,所以把禰衡拋出去,看哪個忍不住氣。不論禰衡被誰殺了,自己都能毫無損失的除掉心頭之恨,這借刀殺人之計,實在是奸中之奸!而禰衡就像顆皮球般,先後被踢到了劉表與黃祖處,劉表的「二傳」對於曹操又更有利了,他不但淡化了曹操的謀算,也減輕了曹操殺害禰衡的罪責,讓這借刀殺人之計不露痕跡。

總結
  歸納上述三種形象,曹操成了歷史上擁有眾多面具的奇特角色,而孫盛的異同雜語有云:「太祖嘗私入中常侍張讓室,讓覺之;乃舞手戟於庭,踰垣而出。才武絕人,莫之能害。博覽群書,特好兵法,抄集諸家兵法,名曰接要,又注孫武十三篇,皆傳於世。」

  雖不知曹操與張無忌兩人武功孰強孰弱,但至少曹操在當時的武功算是不差的,能舞著手戟全身而退,沒兩把刷子哪能辦到?再看後面說他特好兵法,且抄注的兵書皆傳於世,那曹操不是文韜武略又是什麼呢?赤壁之戰,曹操橫槊賦詩,吟出了短歌行,這"橫槊"代表著"武",這"賦詩"代表著"文",文與武一相合,那就是文武全才、文成武就。

  而曹操擁有多種形象,但各個形象間卻不會出現矛盾的情況,加上文武雙全,這樣的人物已近乎十全十美了,真可謂"千古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