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4-08 19:40:17渡客 -- 亂世佳人
[蠹姑隨筆] 我是瘋子嗎?
已是略帶寒意的秋,傍晚的風颯颯地吹過。一個老人
在紅磚道上走來走去,蓬頭垢面的他,全身破破髒髒、彷
彿快淌出黑油似的。兩眼失神地望著遠方,不時還會舉起
右手向身旁亂揮,口中亦念念有辭,不知講些什麼。在一
旁等公車的美美,歪著頭小小聲的跟同學說:「你看,〝
肖仔〞……。」
上述類似的情境,我們大概多少遇到過。那位老人,一般人會說
他精神有問題,或心理有毛病。而我們這麼說一個人的時候,代表何
種意義?又究竟什麼是所謂的「心理疾病」?以下,我們便來探討一
連串相關的課題。
A.什麼是心理疾病?
「疾病」一詞,有不健康、不正常、偏離平均狀態、功能有
損害的涵義。而心理疾病表現出來的,可能是個人行為、舉止或思
想上的脫離常軌、不符合社會規範,讓人不能理解他為什麼會這樣
做。嚴重的話,會造成病人本身,甚或他人的重大傷害。
在疾病的定義上,既然牽涉到了異常和正常,就可以發現標準
是會隨文化和時代轉變的。在過去,人們把同性戀視為是變態,
而今日,它卻不再是一種疾病。在心理疾病的覺察上,也許是本人
自覺不舒服,懷疑自己有病;也有可能是本人渾然不覺,由身旁的
人發現。
心理疾病也可以說是多種精神症狀累積而成的一種展現。例
如以憂鬱症來說,某人對事物的興趣減低,僅僅只有此一症狀並無
法斷定他是否得了心理疾病;但要是他有自殺念頭、成天悶悶不
樂、自尊低落、思考退化…等多種症狀,我們便可以說他得了憂鬱
症。
在精神醫學上,心理疾病涵蓋的層面很廣。從失眠困擾、智能
不足、憂鬱症、焦慮症到人格異常…等都是。或許可以大略地說,
凡疾病是不屬於生理上的,那就是心理疾病了。
B.常用來描述心理疾病的詞彙︰
在醫學上,我們說精神(心理)疾病或異常,但日常生活中卻
很少這麼形容。常用來描述心理疾病的詞彙有:
1. 說人笨或影射其智能不足:扒袋(台)、白痴、北七(台)
智障、阿達(日)、阿達馬康固力(日)、頭殼壞去(台)
憨呆(台)、秀逗(台)、脫線(台)
2. 指人行為舉止不合社會規範:瘋子、肖仔(台)、神經病、
變態、空仔(台)
C.說一個人精神有問題是什麼意思?
我們說一個人精神有問題,從戲謔、開玩笑,到懷疑他腦筋真
的有問題都有可能,若不是玩笑話,大概有以下幾種意思:
1. 指某人講話語無倫次、顛三倒四,讓人無法了解。顯示出
思考好像出了毛病。例如:問:「你要去哪裡?」他卻答:
「我上個禮拜才吃飽。」
2. 一個人做出不符合社會規範之事,且不明白其動機為何。
例如:一個男人在大熱天穿著貂皮大衣在街上跑。
3. 舉止怪異,令人無法捉摸或猜測他下一步要做什麼,且行
為可能危及自己或他人的安全。例如:在餐廳吃飯時,一
位女士突然大吼大叫,拿起湯匙摔在地上。
D.心理生病與身體生病意義上有無不同?如何不同?
「身體疾病」讓人覺得此疾病是看得見的(用肉眼或科學儀
器),可以指出是身體哪細胞、組織或器官不正常。而「心理疾病」
除了是器質性因素(如腦傷)造成的之外,並無法確切說出是身體
哪裡出了毛病。而且「心理」、「精神」是抽象的東西,我們所知
有限,也較不容易瞭解,所以只能由形於外的舉止、思考、認知等
去推測某人得了什麼精神疾病。
所以,如果說生理疾病是一種具象、實體的存在的話,心理
疾病便是一種抽象、看不見的存在!
E.考慮一個人是否有心理疾病的指標為何。又,誰來判斷呢?
從專業人員,如醫生、心理師、社會工作者;到一般民眾,甚
至是患者本人,都有可能成為判斷是否有心理疾病的人。簡單來
說,有「旁觀者」般局外人的判斷,也有「當事者」般內省的覺察
(即病識感)。而判斷人人會下,但判得正不正確,可又是另一回
事了!
一般人可能會從外顯行為來下斷論。也許只要穿得破破髒髒
地,好像很久沒有洗澡,在街上晃來晃去,就會被說成精神有毛病。
所以沒有心理疾病知識背景的人們,大概都是從較表象的東西來推
估。穿著、打扮不符合社會期望(如穿得破破爛爛);可能具有攻
擊性(因無法預估其行為);表情、動作詭異(如一直傻笑);談
話內容讓人不解(如說自己是三太子降世),可能是民眾對精神疾
病患者的刻板印象,而這些刻板印象便成了大眾用來判斷是否有心
理疾病的指標。
事實上,精神疾病的種類何其多,並不是光從表面看看就能下
判斷的。醫學上專業的診斷,考量的層面便較廣。大略來說,精神、
心理在醫學上被認為是腦生理功能的展現,而精神可以區分為情
感、行為(包括儀態、動作)、認知(包括知覺、思考、判斷、記
憶等)與生理驅動力(包括自律神經功能、睡眠、食慾、性慾等)
四個層面。每個層面在質與量上發生異於常態的表現,就是所謂的
精神症狀。上述這些精神症狀,就是專業人員用來考量一個人是否
有心理疾病的指標。
而詳細推展開來,醫療界便衍生、歸納出一些診斷準則,如熟
為人知的DSM-IV…等。而實際在診斷時,可能還得輔以測驗工具
才行。
F.人們認為有哪些原因導致心理疾病?
最古老的看法大概是鬼神附身、衝煞到鬼神,驚嚇過度之類
的。講陰陽五行的人,則會搬出「金木水火土,相成相剋」等道理
來解釋精神疾病。這些都是民間承襲以久,且相當根深蒂固的觀
念。另一些則會說某人比較神經質、神經過敏,承受不了太大的壓
力,所以發瘋了。甚而受到電視劇的影響,覺得受婆婆虐待、經商
失敗、離婚、親人死去等重大壓力事件,也會讓人受不了刺激而崩
潰,最後導致發瘋。
醫學上則有不同的看法。大略說來,有某種特質的人,在某種
生活環境中,就有可能會形成各類精神疾病。這個大原則顯示出,
精神疾病的發病,有一個界線存在,當生活壓力引發腦功能障礙,
達到發病的臨界點時,才會發病,否則,縱使有生活壓力,也不會
發病。同一個壓力,對不同的人所引起的變化也不同。天生腦功能
彈性大的,可以忍受更多的生活壓力,反之,則一點風吹草動也可
能讓一個人失眠、不安或引發不可思議的精神疾病症狀。所以除了
考量外在壓力因素外,腦功能的脆弱性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顯
然,上述說法隱含有一種「生理決定論」的觀點在。甚至有持更極
端意見的學者專家假設,會不會發病乃是基因早就決定的。
以一個心理學家的立場看來,則可以從許許多多的人格理論來
找尋答案。例如精神動力論中,所談到的人格結構、焦慮、防衛機
轉等,都是可以用來推論精神疾病起源的架構。
G.想了解一個社會的居民心理疾病分佈情形,有什麼好方法?有哪些
限制?
可以查訪醫院的就醫記錄。或從各個疾病的發病率來推估整個
社會的居民之心理疾病分佈情形。但必須考量沒有進入醫療體系治
療的精神疾病患者,畢竟有些人是採民俗療法,甚或根本沒有加以
治療,而任其待在家中或在外遊蕩。因此光從醫院的統計數字我們
並不能得到完整的分佈情形。
因此,如果在人力和財力許可的情況下,以社區調查的方式實
施,結果可能較正確。
<結論> 我是”肖仔”嗎?
就像喝醉酒的人總是說”我沒醉......”, 有病的人, 除了自省
或自覺能力比較強的, 會覺得”我有病”外, ”肖仔” 通常都不知道自己
發瘋了. 而用發瘋一詞來涵蓋所有的精神疾病, 也是一種外行而不切
確的指稱. 就像二十一世紀的文明病 -- 憂鬱症, 我們並不能說病人
都發瘋了. 除了開玩笑之外, 現代人對”肖仔”一詞, 通常有著比較負面
的想法. 但是我們從歷史上可以發現, 很多瘋瘋癲癲的人, 通常有著極
高的創造力和悟性, 只是他們的行為不被外界接受或了解罷了! 因此,
在界定”正常”(normal) 和”異常”(abnormal)時, 我們必須了解, 那只
是類似一條光譜的存在, 正常和異常之間, 還存在著許多灰色地帶.而
我們並不能單用 ”異常” 一詞來解釋人類許多尚未被了解的問題. 這不
但不公平而且有失厚道.
我是”肖仔”嗎? 我”發瘋”了嗎? 放心! 會這麼覺得的人通常都沒病,
即使有病, 也都還有藥醫. 自助或尋求心理專業人員的協助, 絕對會走
出疾病的陰霾, 重新望見生命中的藍天!
參考文獻:
胡海國(民84)。當代精神醫療。台北市:正中書局。
小田普作;陳弘崇譯(民80)。生活一直線。台北市:
小知堂。
上一篇:[蠹姑隨筆] 一個作家之死
下一篇:[蠹姑隨筆] 佛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