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5-17 17:30:26杜晖

新加坡:赤道小红点(137)

其他马来群岛的商人有阿拉伯商人,他们乘坐的是制作精良的柚木船。还有华人和马来人,他们用的是划船或者小帆船。这些商船运来爪哇、婆罗洲、苏门答腊和其他岛屿的产品,包括米、咖啡、胡椒、香料、燕窝、金砂及藤。*1

这种种的产品叫做“海峡物产”(Straits Produce)。其他的“海峡物产”还有苏门答腊的象牙、犀牛角和马来半岛的锡。

大多数的“海峡物产”贸易是以物物交换的方式来进行的——没有金钱的交换,而是以一种物产去换取另一外一种物产。拿个例子来说,华籍商人跑到马来群岛的各个小港口去,就以他们所携带的鸦片、棉布和中国茶去换取当地商人的胡椒、锡和藤。

新加坡开埠后的两年半里,约有380艘欧洲人的船舶前来。起初,到访的欧洲大船是从印度来的。他们运来大量印度出产的棉布和鸦片以及英国的工业制造品,特别是英国的棉制品。

接着,前来的其他欧洲商船,数目不断增加。他们运来的货品,除英国的棉织品之外,也有铁器、钢器、玻璃器皿、钟、枪和弹药以及新加坡欧籍商人订购的其他货物。

不久,欧洲商人的货仓就塞满了各种来自英国和别的欧洲国家的货品。欧籍商人把货物卖给新加坡的华商,华商再把货物转卖给武吉士和其他马来群岛的商人,马来群岛的商人再将货物带到群岛各地出售,或者交换“海峡物产”。

华籍商人是欧籍商人和马来群岛商人之间的中间人。在开始的时候,许多华籍商人没有本钱,而是以赊账的方式向欧籍商人采购货物,约定数个月之后还清。

-------
自由港转口贸易
-------

每年都有若干艘的中国帆船从中国的南部到新加坡来。开埠后第一艘到访的帆船最引人注意,它是一艘高大雄伟的船。这艘船到来的消息迅速地传遍了华人区,那些华人非常兴奋,很多人把工作放下,赶去海边观看它靠岸。

做生意的华人租借一切可以在水上浮起来的东西,诸如舢舨、舯舡等等,向着大帆船赶去,有一些在大帆船还离岸数公里的时候就赶上它了。当大帆船驶进港口时,它已经被小船层层包围着。

很多人爬上了大帆船。那些爬不上去的,只好留在自己的船上。他们大声呼喊,向船上的人尽量探问消息,那个在甲板上的船主也感觉到十分光荣。他大声的发号施令,希望在吵杂的声浪中,别人还能听见他的说话。#

----------------------------------
注:

*1 丁香(cloves)是香料的一种。在香料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干了的蓓蕾,整个或粉末都可以拿来煮食调味,人们也拿它来做咖喱粉。

----------------------------------
本文现在《光华日报》新风版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