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4-02 12:13:34杜晖
新加坡:赤道小红点(98)
1997年5月初,我带着80多岁妈妈到福建永春乡下省亲,那是我第一次下乡;我的祖籍是福建永春县姜莲村,我祖父和爸爸童年住过祖屋称为“茶林头厝”。
那一个建在山上的乡村,由永春城上去崎岖难行的山路大约还有十多公里。
但是,这村子里的人;我的先辈们在19世纪20年代以后随着新加坡开埠和整个马来半岛的大规模开发,急需大量劳动力而远渡重洋来到了南洋。
根据我家族的族谱--永春《鹏翔郑氏族谱》的记载,可以窥见到一点我们族人先辈在“海上丝路”的活动和历史贡献。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国际及中国国内各种矛盾的激变,特别是西方殖民者大肆掠卖“猪仔”,造成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民离乡背井漂泊在异地,并且在19世纪下半期更出现了大规模的海外移民浪潮。据中国华侨大学华侨研究所的郑山玉著《华侨与海上丝绸之路:部分侨乡族谱中的海外移民资料分析》一文中指出:中国海外移民的这种历史现象,在《郑氏族谱》中得到了充分的印证。1840年以前郑氏族人还只是零星、少量的出洋;而1840年以后,郑人的出洋则已形成浪潮之势,并且同样也在本世纪的后期达到了高潮。《郑氏族谱》所载实况,完全体现了中国海外移民的变化趋势。
“海上丝绸之路”的基本目的就是商业贸易,也是当时华侨的一项重要职业,特别是早期出洋的华侨尤其如是。我的祖籍永春县一向以“能商善贾”称著,民谚中更有“无永不成埠”、“垂永不开市”的美谈。据谱载资料,早在唐末五代,当有永春人以“陶瓷铜铁,贩运番国,取金贝而返”(见《留安刘氏族谱》及《蓬莱尤氏族谱》。所以,永春人的南来为时已久。
这一次下乡翻阅族谱,发现我族先辈与新加坡在海上丝路特殊地位的关系;我在《鹏翔郑氏族谱》记载中发现,我的族人先辈郑莲舫,他的字奕西,和我的祖父奕心是同辈份的,他在19世纪80年代就来到新加坡,他在一间“和丰轮船公司”里供职,“管带丰美、丰盛、丰扬轮船、川航于中国沿海及南洋各地口岸。由于他少具大志,长年的航海生涯中,凡航道上的急流险滩,海洋上的潮候奇诡,他积累了相当丰富的航海经验,因此,他能驾驶风云变幻,驰骋于七星洋上,所以我的族人先辈郑奕西(莲航)的航海业绩,为“海上丝路”以及新加坡早期航运作出了自己可贵的贡献!”
--------
印度人的到来已久
--------
印度族的到来新马,可以追溯到古代。而且持续一段很长的时期。
——在公元初,当中印两大文明古国交通时,马来西亚半岛上,成为印度人活跃的地方,当他们到中国去的时候,都经过这里,他们甚至在半岛上建立了许多印度化的古国!
印度人在那个时候,不但到这里经商贸易,他们也把文化、艺术、宗教以及政治都带来,使得在古代的马来西亚半岛上曾一度是印度人拓殖活跃的地方。
印度人和马来群岛的贸易,在公元七世纪的时候更加活跃,双方的贸易者互相访问对方的海港。那时候,由于印度通过在苏门答腊的兴都王朝室利佛逝的文化和宗教影响,对马来群岛的活动,更是进一步加强。
到了十五世纪马六甲王国的崛起,更促进了印度和马六甲的来往贸易更加频繁。两地之间的商人和移民的来往,就这样一直延续到16、17世纪的葡萄牙人和荷兰人殖民统治马六甲。但是,这类来往,主要是个人和独立性的,而且是属于少数的。
印度人的大量移殖入新马,是在19世纪英国人实施殖民统治以后,为应付经济开发的需求,大批的印度劳工才开始涌入。#
----------------------------------
本文现在《光华日报》新风版连载
那一个建在山上的乡村,由永春城上去崎岖难行的山路大约还有十多公里。
但是,这村子里的人;我的先辈们在19世纪20年代以后随着新加坡开埠和整个马来半岛的大规模开发,急需大量劳动力而远渡重洋来到了南洋。
根据我家族的族谱--永春《鹏翔郑氏族谱》的记载,可以窥见到一点我们族人先辈在“海上丝路”的活动和历史贡献。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国际及中国国内各种矛盾的激变,特别是西方殖民者大肆掠卖“猪仔”,造成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民离乡背井漂泊在异地,并且在19世纪下半期更出现了大规模的海外移民浪潮。据中国华侨大学华侨研究所的郑山玉著《华侨与海上丝绸之路:部分侨乡族谱中的海外移民资料分析》一文中指出:中国海外移民的这种历史现象,在《郑氏族谱》中得到了充分的印证。1840年以前郑氏族人还只是零星、少量的出洋;而1840年以后,郑人的出洋则已形成浪潮之势,并且同样也在本世纪的后期达到了高潮。《郑氏族谱》所载实况,完全体现了中国海外移民的变化趋势。
“海上丝绸之路”的基本目的就是商业贸易,也是当时华侨的一项重要职业,特别是早期出洋的华侨尤其如是。我的祖籍永春县一向以“能商善贾”称著,民谚中更有“无永不成埠”、“垂永不开市”的美谈。据谱载资料,早在唐末五代,当有永春人以“陶瓷铜铁,贩运番国,取金贝而返”(见《留安刘氏族谱》及《蓬莱尤氏族谱》。所以,永春人的南来为时已久。
这一次下乡翻阅族谱,发现我族先辈与新加坡在海上丝路特殊地位的关系;我在《鹏翔郑氏族谱》记载中发现,我的族人先辈郑莲舫,他的字奕西,和我的祖父奕心是同辈份的,他在19世纪80年代就来到新加坡,他在一间“和丰轮船公司”里供职,“管带丰美、丰盛、丰扬轮船、川航于中国沿海及南洋各地口岸。由于他少具大志,长年的航海生涯中,凡航道上的急流险滩,海洋上的潮候奇诡,他积累了相当丰富的航海经验,因此,他能驾驶风云变幻,驰骋于七星洋上,所以我的族人先辈郑奕西(莲航)的航海业绩,为“海上丝路”以及新加坡早期航运作出了自己可贵的贡献!”
--------
印度人的到来已久
--------
印度族的到来新马,可以追溯到古代。而且持续一段很长的时期。
——在公元初,当中印两大文明古国交通时,马来西亚半岛上,成为印度人活跃的地方,当他们到中国去的时候,都经过这里,他们甚至在半岛上建立了许多印度化的古国!
印度人在那个时候,不但到这里经商贸易,他们也把文化、艺术、宗教以及政治都带来,使得在古代的马来西亚半岛上曾一度是印度人拓殖活跃的地方。
印度人和马来群岛的贸易,在公元七世纪的时候更加活跃,双方的贸易者互相访问对方的海港。那时候,由于印度通过在苏门答腊的兴都王朝室利佛逝的文化和宗教影响,对马来群岛的活动,更是进一步加强。
到了十五世纪马六甲王国的崛起,更促进了印度和马六甲的来往贸易更加频繁。两地之间的商人和移民的来往,就这样一直延续到16、17世纪的葡萄牙人和荷兰人殖民统治马六甲。但是,这类来往,主要是个人和独立性的,而且是属于少数的。
印度人的大量移殖入新马,是在19世纪英国人实施殖民统治以后,为应付经济开发的需求,大批的印度劳工才开始涌入。#
----------------------------------
本文现在《光华日报》新风版连载
上一篇:新加坡:赤道小红点(97)
下一篇:新加坡:赤道小红点(99)